國盛證券:維持欣旺達(300207.SZ)買入”評級 加碼上游鋰電材料 生態佈局持續突破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盛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維持欣旺達(300207.SZ)買入”評級,預計2021E-23E實現營業收入376.78/508.65/661.25億元,同比增26.9%/35%/30%,實現歸母淨利潤10.43/21.48/28.26億元,同比增30.1%/105.8%/31.6%;目前對應PE84.4/41/31.2x。
事件:欣旺達公告與川恆股份共同投資建設甕安縣“礦化一體”新能源材料循環產業項目,恆欣礦業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000萬元,其中欣旺達擬認繳出資人民幣14,700萬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49%。本次合作項目計劃總投資70億元。
其中,一期項目投資約35億元,建設30萬噸/年電池用磷酸鐵生產線、20萬噸/年食品級淨化磷酸生產線、3萬噸/年無水氟化氫生產線及配套裝置項目;二期項目投資約35億元,建設30萬噸/年電池用磷酸鐵生產線、20萬噸/年食品級淨化磷酸生產線、3萬噸/年無水氟化氫生產線及配套裝置項目。
一期項目預期在2021年12月啓動,2024年初建成投產;二期項目預期在2024年啓動,2025年底建成投產。根據則言諮詢最新的12月份價格,磷酸鐵的價格目前在2.1萬/噸,後續項目達產之後也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利潤貢獻。
此外,根據該行的測算以及德方納米的公開資料,1GWH電池需要磷酸鐵鋰正極材料2200-2500噸左右,磷酸鐵鋰與磷酸鐵的比重達約0.96:1,部分廠家用量達到了1:1,因此一期和二期項目達產之後預期將能支撐欣旺達約280GWH~300GWH的材料需求。
另外,11月27日由陝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孵化成立的西安金藏膜與欣旺達電子、鹽湖工業、華友控股、華能投資等企業,同青海省政府簽署協議,以鹽湖豐富的鋰資源為基礎,開展上游純綠電鋰鹽項目、中游儲能電池項目、下游儲能系統集成及智能運維鋰產業延伸項目等多個項目建設。
國盛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強強聯合,生態佈局持續突破。
近幾次投資項目欣旺達與上游公司強強聯合,有利於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充分發揮欣旺達在鋰電池領域的技術研發優勢及川恆股份的磷礦資源,加快磷礦等礦產資源的開發,進一步擴大電池用磷酸鐵等產品生產規模,利於公司持續開拓上游產業鏈。
動力電池發展勢頭良好,動力電池超級快充將成為必然趨勢,不斷豐富產品矩陣。
動力電池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5.74億元,同比增長344.27%,上半年新增15款車型進入公告目錄,產品聚焦方形鋁殼電芯,覆蓋了BEV、HEV、48V等應用市場,公司已相繼獲得東風柳汽菱智CM5EV、東風E70、廣汽A9E、吉利PMA平台、吉利GHS2.0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等多家車企車型項目的定點函。2020年公司南京一期工廠量產交付,惠州和南京工廠預計到年底進一步擴產,同時HEV產線也將進一步擴充。
儲能邁入規模化發展,有望成為鋰電池下一個風口。
產業內生動力、外部政策及碳中和目標等因素多重驅動,我國儲能產業邁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隨着碳達峯、碳中和“30·60”目標的提出,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戰略地位凸顯,儲能作為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快速發展。欣旺達2020年全年總裝機量超800MWh,2021H1總裝機量超554MWh,電力儲能、家儲、網絡能源業務均呈上升趨勢。
鋰威迅速突破,產能規模持續增加。
公司積極佈局消費類電芯,鋰威迅速放量,電芯自供率逐年提升。電芯行業技術門檻及市場準入要求相對較高,欣旺達自2014年收購東莞鋰威以來積極切入消費類鋰離子電芯的賽道,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電芯自供率逐年提升。目前公司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華為、OPPO、vivo、小米、Moto、聯想、亞馬遜、谷歌、傳音等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中。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電芯自供率為27.39%;公司在建項目消費電芯產能為9,360.00萬隻,於2021年底達產,預期公司消費電芯自供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