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對美髮聲:反對限華正常經貿投資活動
“對其中部分條款,中方堅決反對。”8月18日,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美方出台《芯片和科學法案》,對美本土芯片產業提供鉅額補貼和税收優惠,是典型的差異化產業扶持政策,“中方將繼續關注法案的實施情況,必要時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將此前美國會通過的“芯片法案”簽署成法。該法案在未來五年撥款527億美元,鼓勵半導體企業在美研製芯片並提供25%的投資税抵免,同時提供2000多億美元的科研資金。專家分析表示,美國芯片法案中部分條款將可能導致全球“缺芯”加劇。
部分條款具有明顯歧視性
“其中部分條款限制有關企業在華正常經貿與投資活動,具有明顯的歧視性,嚴重違背了市場規律和國際經貿規則,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束珏婷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在美國芯片法案中最受關注的是,2022-2026年間聯邦政府將提供527億美元行業補貼,當中390億美元用於資助企業建設、擴大或更新在美國的晶圓廠,110億美元用於資助半導體的研究和開發,此外有關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享受25%的税收抵免。法案整體金額達2800億美元,分五年執行。
“事實上,美國這項法案就是想通過補貼來引導在華投資的美國芯片企業,尤其是具有技術優勢、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將供應鏈移出中國,通過人為製造芯片荒來封鎖中國,延緩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美國芯片法案其中還有一項內容是: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製程芯片,期限為十年。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公司或將需要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
“也就是説,半導體企業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2選1’,想要獲得美國方面的補貼,十年內就不能在中國大陸市場擴建工廠。”胡麒牧表示,“但芯片不能脱離下游製造業存在,由於全球最大規模的製造業在中國,所以中國是芯片最大的消費市場,作為芯片生產企業,如果用短期的補貼來換取十年的市場禁入其實是很不划算的。”
此外,胡麒牧認為,該法案並不具備較大的效力。“該法案補貼總額較大,但對於企業研發投入規模而言是杯水車薪。同時,一旦美國總統變動,補貼可持續性存疑,對企業來説存在政策性風險。所以這項法案的效果可能遠不如預期。”
在7月28日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如何發展自己是美國自己的事,但不應為中美正常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設置障礙,更不應該剝奪和損害中方正當的發展權益。中美科技合作有利於雙方共同利益和人類共同進步,搞限制“脱鈎”只會損人害己。同時,中國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任何限制打壓都阻擋不了中國科技發展和產業進步的步伐。
美濫用出口管制措施
除美國“芯片法案”落地外,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正在持續打壓。數日前,美商務部還宣佈,對設計GAAFET(全柵場效應晶體管)結構集成電路所必須的EDA軟件;金剛石和氧化鎵為代表的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燃氣渦輪發動機使用的壓力增益燃燒(PGC)等四項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相關禁令將在2022年8月15日正式生效。
資料顯示,EDA是指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來完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設計、綜合、驗證、物理設計(包括佈局、佈線、版圖、設計規則檢查等)等流程的設計方式,是芯片IC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目前,全球的EDA軟件主要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國企業壟斷。三巨頭牢牢佔據了全球超過70%的市場份額,能夠提供完整的EDA工具,覆蓋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全流程或大部分流程。
“美方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相關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必將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束珏婷表示。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美國EDA斷供目的是想讓中國內地沒工具設計3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設計卡死在5nm,製造卡死在7nm,從而拉開中美在高速運算、人工AI等方面的差距。
“芯片製造的複雜性,創造了一個由無數細分專業方向組成的全球化產業鏈。”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表示。根據星圖金融研究院公開發布的信息,作為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光刻技術基礎的極紫外線EUV應用,從早期的概念演示到如今的商業化花費了將近40年的時間,而EUV生產所需要的光刻機設備的10萬個零部件來自全球5000多家供應商。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全球化才有利於降低半導體成本、加快核心技術研發生產。”洪濤表示,而美國這一法案則不利於科技在全球範圍自由流動,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將可能導致疫情之下產能受創的半導體產業再次受到衝擊,使全球“缺芯”加劇。
就此問題,束珏婷表示,美方法案的實施應符合WTO相關規則,符合公開、透明、非歧視的原則,有利於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避免碎片化。“中方將繼續關注法案的實施情況,必要時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