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儲能概念掀起漲停潮,行業即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14日,儲能板塊全線爆發,大漲4.18%,全天成交額達1265億,主力淨流入超56億。其中,南網科技(20cm)、盛弘股份(20cm)、南都電源(20cm)、百川股份、川能動力、正泰電器等13只個股漲停,上能電氣、天能股份等8只個股漲超10%。
儲能支持政策頻發,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局面
2022年,新型儲能政策頻發。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佈《關於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明確“獨立儲能”的概念:“具備獨立計量、控制等技術條件,接入調度自動化系統可被電網監控和調度,符合相關標準規範和電力市場運營機構等有關方面要求,具有法人資格的新型儲能項目,可轉為獨立儲能,作為獨立主體參與電力市場”。
各地方也接連發布支持政策,其中江蘇規定,省內長江以南地區新建光伏發電項目按照功率8%及以上比例配建調峯能力,長江以北地區按照功率10%及以上比例配建調峯能力,時長均為2小時。在當前光伏裝機量攀升的背景下,儲能系統的銷量自然開始大幅增長。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1-5月,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371萬千瓦,同比增幅為139%。截至5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2789萬千瓦,同比增長24%。而隨着光伏市場的火熱,對於儲能的需求也持續增長,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據央視財經報道,江蘇常州某儲能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生產量是去年的5倍,但實際上接到的訂單量則是去年的8倍。產能跟不上訂單的增長速度。據瞭解,該儲能公司正是天合光能。
川財證券的研究觀點認為,由於海外能源價格飆升,儲能需求持續旺盛,盈利表現強勁。國內鋰電池企業憑藉先進的精益製造能力以及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全球產業鏈裏具備領先優勢,儲能領域或將是國內電池企業開疆拓土的另一個大市場。
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為當前主流技術路線
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需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規模建設,新能源發電有效運營需要新型電力系統的支持,新型電力系統正在經歷從“源-網-荷”到“源-網-荷-儲”的變化,在能源變革時代儲能有望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第四大基本要素。
在實際應用中,光伏發電功率受陽光強度、角度影響,且陽光與氣候、季節、區域強烈相關,甚至一日內的變化也極度明顯,隨機性強。風力發電則受風速影響大,自然風不是恆定的,導致風力發電輸出的電能也具有間歇性的特點。此外,風力發電具有逆調峯特性,即風力發電功率大的時段是用電負荷低的時段,進一步增加的電網的調峯難度。
因此,將光伏、風電發電系統與儲能系統併網,可以合理安排蓄電池的充放電、光伏電池和風機的出力,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延長併網供電時間的目的。
目前的儲能技術方案主要可以分為物理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電磁儲能和光熱儲能,其中物理儲能和化學儲能裝機量佔絕對比重,物理儲能最具代表性的是抽水蓄能,化學儲能最優代表性的是鋰離子電池儲能。截至2021年底,在全球儲能累積裝機中,抽水蓄能裝機依然佔據主力位置,佔比超過90%,主要得益於抽水蓄能較低的成本和滿足長時儲能的需求;而近些年來,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在新增儲能裝機中佔主要地位,主要得益於逐漸下降的成本和其靈活的調節能力。
隨發電時間的延長,儲能技術單位度電成本會顯著下降,這使得廠商通常不會採用複合的儲能技術。在當前主流儲能技術中,抽水蓄能的成本優勢最為明顯。這也是抽水蓄能最為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
憑藉着低成本、易於實施、壽命長、高效等優勢,抽水蓄能目前全球和國內裝機量遙遙領先,截至2020年,抽水蓄能在全球和國內裝機中分別佔比90.9%和90.5%,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其領先地位不會動搖。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這也將進一步穩固抽水蓄能在儲能領域的市佔率。
當然,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也在快速發展着。隨着全釩液流電池、磷酸錳鐵鋰電池等新興技術路線的不斷湧現,電化學儲能的多元化發展趨勢逐漸明確。
2025年儲能容量需求有望達235.7GWh
根據中信證券測算,按應用場景,可以將儲能劃分為發電側(可再生能源併網、減少棄光棄風)、電網側(電力調峯、調頻)、用户側(自發自用、峯谷價差套利)、輔助服務(5G基站備用、IDC)等多種用途。
綜合各個環節來看,2022-2025年全球儲能市場有望伴隨能源轉型與下游電力需求建設節奏,分別釋放32.7/52.5/65.3/93.2GW儲能建設需求,綜合備電時長下的容量需求預計分別為68.5/108.1/158.8/235.7GWh,有望帶動主要儲能技術類型及相關產業鏈採購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
其中從發電側來看:預計2022-2025年,光伏發電裝機的配套儲能需求為15.5/25.0/36.0/51.5GW,相應備電時長假設下的容量預測為35.3/62.4/102.6/163.6GWh;風電發電帶來的配套儲能需求為3.6/6.1/9.2/13.0GW,相應備電時長假設下的容量預測為7.3/12.2/20.2/32.5GWh。
由輔助服務帶來的配儲需求來看,預測存量改造與新增配儲需求將有望同步釋放。預計2022-2025年,調峯調頻配儲比例將持續提升,伴隨新增發電能力和電力需求的增長,預計調峯調頻儲能容量需求將有望達到7.9/11.0/11.2/14.2GWh。
從用户側來看:預計2022-2025年,伴隨我國及全球5G基站的大規模建設週期逐步落地,有望帶動配套儲能需求的裝機規模為4.3/5.4/5.9/6.1GW,對應備電時長下的配儲容量為17.3/21.5/23.7/24.3GWh。相應的,根據IDC的建設預期,2022-2025年IDC數據中心建設有望帶來年均約2.5-5GW的儲能建設需求,需求較為平穩。綜合來看,預計2022-2025年我國儲能建設需求2.9/3.4/3.8/4.7GW,對應儲能容量需求0.7/1.0/1.1/1.4GWh。
能源變革時代,儲能行業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
能源變革時代需要儲能同行。
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增加發電端出力的波動性,也對電網的承受能力提出挑戰,新能源穩定併網需要配備調峯、調頻裝置,而儲能是其中最重要的裝置。
電力體制改革、包括電價機制的不斷完善和輔助服務市場的興起,儲能支持政策持續推動,都在極大地支持着儲能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儲能設備貫穿於新型電力系統轉型的發電、輸配電、用電三個環節,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
國信證券表示,隨着儲能盈利環境的不斷改善,儲能項目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重點關注各類新型儲能項目的商業化效果。在輔助火電機組調峯場景下抽水蓄能電站的總體經濟效益仍然處於領先地位。今年來水偏豐,把握水電機會。
推薦有較大抽水蓄能和新能源規劃,估值處於底部的湖北能源;有抽水蓄能、化學儲能資產注入預期,未來輔助服務龍頭文山電力;推薦現金流良好,“核電與新能源”雙輪驅動中國核電;推薦積極轉型新能源,現金流充沛火電龍頭華能國際、中國電力等;有資金成本、資源優勢的新能源運營龍頭三峽能源;電能綜合服務蘇文電能。
中泰證券表示,十四五期間電網投資增長,配電網和智能化是主要方向,《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南網配電網建設投資規模為3200 億元,約佔總體投資一半,同時預計國網未來也將加大配電網建設投資力度,建議關注配電網工程建設和運維的蘇文電能。
儲能裝機規模有望顯著增長,建議關注通過收購進入新能源電站及儲能領域、具備儲能核心部件自主技術能力的同力日升;
儲能裝機增長帶來儲能熱管理市場需求爆發,帶來儲能熱管理市場需求爆發,建議關注工業温控專家,儲能熱管理大有可為的標的申菱環境。
電力緊缺以及峯谷價差持續拉大推動了企業能耗控制的需求,建議關注企業微電網綜合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安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