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持續從嚴 信託行業轉型加速

□記者 樊融傑

在中國現代信託業的發展史上,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在這一年,快速發展多年的信託業迎來了一次深入調整。在這一年,2家信託公司被接管、1家信託公司被管控,行業整體風險有所抬頭。在從嚴監管的環境下,整個信託業步入轉型階段,迴歸本源成大勢所趨。行業專家認為,隨着從嚴監管的持續,信託公司一方面要不斷提升現代公司治理水平,另外一方面還要加強風險管控能力建設以適應新的發展環境。

監管持續從嚴 信託行業轉型加速

風險暴露 積極應對

2020年,風險是整個信託行業揮之不去的陰霾。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僅僅在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業資產風險率為3.02%,超過了之前行業風險數值。

在經歷了來自新冠肺炎疫情等大背景下的衝擊後,信託行業的相關風險進一步暴露。年中,多家信託公司深陷武漢金凰案,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除武漢金凰案以外,在如海航、方正集團、泰禾地產等知名違約案例中,都不乏信託公司的身影。

“來自宏觀經濟方面的影響是信託行業風險有所增加的一個原因,但更為重要還是信託公司自身的原因。”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邢成認為,“信託公司傳統業務模式長期背離信託本源定位,信託公司資金信託業務的業務結構、產品結構被嚴重異化,部分信託公司內控治理混亂,信託公司的風控體系、技術能力較低下等四方面是信託公司在2020年風險集中暴露的重要原因。”

有行業人士預計,2020年相關風險項目的增加,將對信託行業的利潤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當前出現風險事件信託公司屬於少數,屬於個別案例,因而對整體信託行業影響較小,不會影響到信託行業的平穩發展。” 普益標準研究員於康表示。

於康認為,對於發生風險的信託項目,信託公司一是可提前終止信託計劃,做到早發現早處理,督促融資方還本付息,儘可能降低損失;二是可尋找第三方資金接盤,盤活風險資產;再者也可選擇進行司法處置,通過對抵押物處置或找擔保方追責等方式,保障投資者利益。

從嚴監管 迴歸本源

隨着的風險不斷提升,2020年信託公司更是受到了來自從嚴監管的繼續持續加強。

2020年2月,為了加強信託公司股權管理,規範信託公司股東行為,保護信託公司、信託當事人等合法權益,銀保監會發布了《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

2020年5月8日,《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資金信託新規”)發佈,推動資金信託迴歸“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私募資管產品本源。

11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有發佈《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一步強化信託行業監管引領,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本源業務。

“2020年,監管部門從不同維度、層面密集出來了多項政策規範信託行業,其根本目的是要求信託公司轉型迴歸本源,真正實現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邢成表示。

“其中,資金信託新規對信託公司政策導向是非常具體和清晰的,而其他政策也都對信託公司的內控治理管理架構和規範運作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邢成認為。

“從以上的監管政策來看,監管機構始終致力於明確信託行業的准入標準,規範信託公司的經營活動,優化信託公司的公司治理機制,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本源業務。監管機構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助推信託行業的轉型發展,迴歸信託行業的本源,充分發揮信託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信託資金脱虛向實發展。” 普益標準唐春豔表示。

除了對行業的整體從嚴監管外,部分信託公司在2020年也迎來了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7月,新華信託、新時代信託相繼被接管。12月末,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同時,多家機構也在2020年收到了來自監管部門的罰單。

唐春豔認為,在2020年嚴監管的環境下,信託業轉型已取得一定進展,信託業繼續迴歸本源,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但由於疫情的影響,風險事件不斷頻發,因此,2021年信託業監管也不會放鬆。一是防控風險,信託業的經營活動總是與風險相伴,因此防控金融風險是信託業永恆的主題;二是促進行業轉型,2020年通道類業務規模持續回落,信託公司的業務結構持續改善,主動管理能力有所提升,但信託通道類及融資類業務還存在一定的壓縮空間,仍需監管持續監督壓降,優化業務結構,鼓勵開展服務類型託,促進信託業的轉型。

邢成認為,未來監管的趨勢重點應該是業務、治理和法人監管。首先,資金信託新規下,信託公司必須堅定轉型。其次,對於信託公司,應該加強治理和法人監管,以嚴格規範和提升信託公司現代治理體系,從而適應轉型的趨勢。

推動轉型 提升能力

向哪個方向轉型,如何在轉型時同時滿足短期效益和長期風險的平衡,成為了許多信託公司在2020年思考的重點。

“資金信託新規主要是限制了非標融資業務,但是並未限制和發展非標投資、標品投資及融資業務。信託公司要加快非標轉標的步伐,以及壓降非標融資規模,在轉型的過程中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的道路來。”邢成表示。

2020年以來,不少信託公司相繼推出瞭如ABS、固收等標品業務。相關數據顯示,一些靈活性高、淨值型、標準化的產品被許多信託開發和設計出來,以符合客户資產配置需求,部分標品業務正逐步成為信託的新賽道。同時,為了更高效地開展標品業務,部分信託公司加速了在智能投顧、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方面的投入。

除資金信託外,近年來被監管倡導的服務信託也在2020年得到了蓬勃發展。

2020年4月,中信信託擔任計劃管理人並主導實施了信託行業內首單單層SPV(特殊目的載體)結構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類資產證券化產品(CMBS)。這也意味着在開展資產證券化(ABS)業務中,信託公司已有能力單獨承擔投行職能。

從“廚師”升級為“管家”的行動還不止於此。2020年8月,有信託公司成功入選廣東省職業年金受託人。此外,多家信託公司在2020年也入選了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受託管理人名單。

普益標準研究員康箐芸認為,服務信託是基於委託人訴求提供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可以很好地體現信託的制度價值。考慮到目前我國高淨值人羣數量不斷增加,私人財富市場藴含着巨大的市場價值,成立家族信託傳承家族財富的業務需求旺盛,在家族信託中整合財富管理、慈善信託等業務,或將是一條較為可行的服務信託發展路徑。特別是在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後,在婚姻、遺產繼承等領域的制度變化使得家族信託在未來將更具發展前景。

長期以來,服務信託就在行業內被認為是“叫好不叫座”的業務,不能成為行業利潤的支撐點。對此,邢成並不完全認同認為,他以服務信託中的資產證券化業務舉例:“資產證券化在中國有着龐大的市場,為什麼別的金融機構能掙錢,但信託公司就不能掙錢。關鍵是信託公司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如果信託公司只是長期擔任被動管理型的通道型的一個SPV的話,自然無法掙錢。但如果從基礎資產的設定與開發,到產品的設計,到風險的控制,到產品的營銷等等,所有的重要環節核心環節都是由信託機構來主導,那麼資產證券化業務就對行業利潤將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所以,在服務信託中,信託機構要有更專業的能力、特色、團隊、技術,這是需要信託公司不斷提升的。”邢成認為。

弘揚慈善信託也是2020年信託行業的焦點話題之一。

在年初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慈善信託發揮獨特能。截至2020年年末,全國共備案抗疫相關的慈善信託91單,財產總規模達1.47億元,有效抗擊了新冠疫情。此外,在支持復工復產、扶貧攻堅的過程中,慈善信託也發揮了極為積極的作用。

康箐芸表示,未來,信託公司一方面可以探索家族信託與慈善信託相結合的模式,藉助高淨值客户資源優勢,在家族信託業務中挖掘客户的慈善需求,幫助客户在完成財富管理與傳承的同時提供一定的家族慈善精神傳承服務。另一方面,信託公司可以與慈善組織合作,充分運用互聯網、區塊鏈技術等科技手段,提升慈善信託的信息披露和可信度,為信託公司積累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聲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5 字。

轉載請註明: 監管持續從嚴 信託行業轉型加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