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7.22萬億!私募管理規模連續9個月創新高,量化私募輪坐備案量頭把交椅,管理人數量不增反降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17.22萬億元!2021年3月私募管理基金規模連續9個月再創歷史新高。不過,與私募管理規模再上台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一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數量卻不增反降。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3月私募管理基金規模達17.22萬億元,連續9個月續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3月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24533家,比去年同期下降51家。

與公募機構的步調一致,過去一年私募行業大爆發,但在行業內部加速分化、優勝劣汰的態勢也愈發明顯。就在頭部私募基金產品“秒殺”、爆款的同時,一些慘淡經營的私募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台。

私募規模連續9個月創新高

從14.25億元到17.22億元,國內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這一次淨增3萬億元,僅用了1年時間。過去12個月,私募基金行業就像是“開掛”了一般,僅在去年6月盤整了一個月,其他月份均創歷史新高。

相比日新月異的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國內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數量卻一直不温不火,一直維持在25000家上下,甚至還從去年3月份的24584家,跌至2021年3月份的24533家。

4月12日晚間,中基協公佈了新一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產品備案月報(2021年3月)——截至2021年3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533家,較上月減少90家,環比減少0.37%;管理基金數量102852只,較上月增加2084只,環比增長2.07%;管理基金規模17.22萬億元,較上月增加587.95億元,環比增長0.34%。

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928家,較上月減少6家,環比減少0.07%;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984家,較上月減少44家,環比減少0.29%;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9家,與上月持平;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612家,較上月減少40家,環比下降6.13%。

不難發現,即便是私募基金行業迎來空前的大發展,具體到不同類型的私募機構,也不盡是同一片天空——二級市場得益於股市的火爆,基金管理人仍有增長;一級市場遇冷,股權私募增長遲緩,甚至多個月份出現下跌。

中基協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數量從8885家增至8928家,而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的數量卻僅從14974家增至14984家,漲幅明顯落後於前者。

私募行業加速分化,“北上廣”佔據前三

一邊是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迭創新高,一邊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不漲反跌,如此分化、割裂的一幕,不僅出現在似曾相識的資本市場,也出現在過去一年私募基金行業。

“私募基金行業加速分化,一方面是存量私募機構市場格局的重構,老牌百億私募遭遇新鋭量化私募顛覆;一方面是激烈競爭下,私募行業優勝劣汰,失聯私募漸被市場出清。”私募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

2021年3月,中基協中止辦理25家相關機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152家。當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趕不上被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數量,參與者不增反跌就不難理解了。

過去一年A股市場高度分化,基金抱團股漲勢如虹,而以“招保萬金”為代表價值股卻備受市場冷落,一些順勢而為的新鋭私募爆款迭出,而堅守後者的老牌私募漸漸失寵,不得不將江湖席位拱手讓人。

新增私募基金的備案數據更能反映高度競爭的格局。2021年3月,新備案私募基金數量3435只,較上月增加926只,環比增長36.91%;新備案規模1215.81億元,較上月減少114.55億元,環比下降8.61%。

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785只,佔新備案基金數量的81.08%,新備案規模730.01億元,環比上升0.86%;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37只,新備案規模295.19億元,環比下降32.66%;創業投資基金313只,新備案規模183.61億元,環比上升20.60%。

而在其中,上海迎水投資、上海明汯投資、寧波靈均投資、廣州玄元投資……今年以來,這些面孔陌生、名字繞口的量化私募機構,輪番霸佔中基協月度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備案量的“頭把交椅”。

從地域分佈情況看,截至2021年3月末,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從註冊地分佈來看,集中在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浙江省(除寧波)和廣東省(除深圳),總計佔比達70.15%。

其中,上海4625家、深圳4439家、北京4324家、浙江省(除寧波)2071家、廣東省(除深圳)1752家,數量佔比分別為18.85%、18.09%、17.63%、8.44%和7.14%。

從管理基金規模來看,前5大轄區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浙江省(除寧波)和廣東省(除深圳),總計佔比達69.30%。其中,上海市41065.75億元、北京市37911.79億元、深圳市20722.85億元,規模佔比分別為23.84%、22.01%和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