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A股今年以來融券餘額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科創板開板導致券源大幅增加,此前想融券的人很多,但是缺乏券源,所以融券業務長期名存實亡,即使現在融券業務大幅增加,與融資業務的體量相比也是小兒科,投資者無需對此過度解讀,而且融券業務量的增長也是市場成熟的體現之一。
一直以來,融券業務都發展緩慢,相比如火如荼的融資業務,融券業務基本被投資者和券商忽略,除了指數基金有少許的券源可以融出外,具體的個股基本沒有券源可融,所以融資融券業務也就被投資者理解為融資,融券基本被忽略。
近期融券業務量出現較大規模的增長,主要還是受到了科創板持續擴容的影響。根據規定,科創板的融券業務比較寬鬆,券商和投資者有可能拿到券源使用融券業務。此時由於融券業務本身具有一定的新鮮感,所以不少投資者願意嘗試,加上科創板的股價估值確實存在分歧,對於一家公司的股價定位,必然存在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的情況,否則也不可能出現成交,既然有人看空,那麼在賣出自己的全部持股之後,他還會選擇進一步融券賣空,於是融券業務也就出現了長足的發展。
在本欄看來,融券業務本身應該和融資規模的體量差不多,如果融資餘額達到一萬億元的水平,那麼融券餘額的規模也不應該少於5000億元,存在一定規模的融券餘額,可以為看多的投資者提供更為充足的流動性,同時也能有效抑制股價非理性上漲。
從全球股市看,指數的長牛都是需要大量的做空機制加以護航。存在做空機制,股價就不會過快漲過估值上限,從而引發長線投資者離場,而當股價出現大幅回落的時候,融券的平倉盤也能維護股價,防止股價出現非理性下跌,所以投資者要正確理解融券業務的發展,明白融券業務是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只有成熟的融券業務存在,A股市場才能更加成熟。
事實上,A股市場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毫無做空機制,不管是股指期貨還是個股期權甚至是股指期權,都是存在做空機制的,但是目前真正直接做空個股的板塊只有科創板。
本欄認為,主板的融券業務雖然也零星存在,但是可以理解為券商和投資者的對賭。具體來看,融券的券源一般是券商的自營多單,投資者幾乎沒有辦法通過轉融券獲得賣空券源,而如果券商自營不看好的個股,券商就不會買入並提供給投資者融券。因此,往往融券需要投資者先向券商提出申請,而後券商找自營團隊詢問,標的股票後市是否看好,如果自營團隊看好,券商就自營買入,然後再融給投資者。所以本欄説現在主板市場的融券業務基本就是投資者和券商的對賭,如果是券商不願意對賭的股票,投資者根本無法融到,而券商願意對賭的股票,投資者又能有幾分勝算?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