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記者(ID:zhongguojizhe2021),作者:郭宏超,題圖:視覺中國
過去一年多時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經歷了較大跌幅,一些股價腰斬,跌去八九成股價的比比皆是,據測算市值合計損失了10萬億元左右。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內外部環境並沒有發展到足以產生如此破壞作用的地步!回溯事件發展,發現很多原本並不敏感的信息,在信息碎片、流言蜚語和片面新聞報道的發酵下形成了一場針對中國公司的“海嘯”。
中概股市值最大的30家公司的加權指數一年時間暴跌79%。
這正是當下的現實,有指向性的新聞報道把很多並不關聯的信息連接起來,形成對經濟的直接衝擊力。我們來看看它的威力!3月14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羅馬會面之前那兩天,中概股大量殺跌,很多公司每天的跌幅都高達百分之幾十。此時謠言滿天飛,像中美關係走向決裂、俄烏戰爭影響到中國等等!路透社甚至發出來一箇中國政府即將分拆騰訊的假消息。雖然後來做了更正道歉,但是騰訊應聲跌去的股價損失無從挽回了!
2022年3月15日中午路透報道稱中國要分拆騰訊,當天下午六點又撤回了這一錯誤的報道。互聯網信息渠道的更加多元化,使公眾大量獲得的是碎片化信息,信息來源的繁雜、信息內容的片面、公眾獲取信息方式上的散亂,使信息本身的內在邏輯被嚴重破壞,公眾對於信息的研判就像過山車,被各種詮釋帶着節奏。尤其讓人頭疼的是,政策執行者、企業經營者甚至普通公眾都要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一個個決定!
新聞的定義是報道過去和現在發生的事情。但是經濟新聞其實並不只此,它還預測趨勢,還起到正確引領輿論的作用,以及穩定經濟。公眾從信息中更清晰瞭解政策,更準確把握機會,減小信息不對稱,這才是經濟新聞的題中應有之義!公眾通過新聞媒體認知宏觀經濟形勢、瞭解經濟政策、獲得商業機會,經濟報道也成為穩定公眾預期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防止公眾對於無知的恐慌,另一方面又能產生確定性的安全感。
生活中,每個人對信息進行理解時,往往帶有不同程度的偏見,特別是涉及利益時,會拼命尋找各種原因維護自己的內心想法。在經濟新聞操作中這種現象也不少,最終造成了誤解誤讀,誤導大眾。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專業問題,立場問題,認知問題,甚至流量的考量,經濟報道也會出現謬誤,帶來很大的麻煩。
一、避免對政策的誤讀
當一個政策出來時,有些媒體喜歡賦予它特別的意義,顯得自己的解讀與眾不同高人一籌;事實上卻造成了政策解讀的錯誤。例如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佈,這是為了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網絡上有人開始解讀為這是否要重回計劃經濟。對於“統一”“調配”這些詞望文生義過於敏感。這就需要經濟報道進行正確而全面的解讀,讓公眾明白打通堵點不是計劃調配,區域協調不是整齊劃一。
更誇張的是,去年11月,商務部的例行文件《關於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這一句話被很多媒體迅速做成了標題,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造成公眾對於糧食短缺等的解讀!
對政策的誤讀成為經濟報道問題的重災區,而且具有相當的危害性。今年2月份,央行通知稱,對於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户收款條碼,不得通過個人收款碼收款,這個本意是堵漏個人收款碼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隱患,結果被誤讀為“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於小微商户收款”,使他們擔心經營成本繼續上升。這個確實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媒體在報道時如果不能研究透徹,稀裏糊塗地進行報道就會造成嚴重後果。
去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最新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有媒體專門抽出關於新聞媒體採編播發業務的部分進行解讀,導致很多人以為這是要對自媒體平台進行禁止的政策。事實上,這個清單裏的規定過去一直都是這麼執行的,並不是什麼整頓的信號。一些媒體人對媒體本行業的規定都如此糊塗!
二、不要讓謠言化身新聞報道
當然更惡劣的還是無中生有的造謠。這個在資本市場的新聞報道中是常見的,捕風捉影某企業高管被帶走造成股價大跌,還有發佈虛假的利好信息帶動股價上漲等等。更有甚者針對政策的謠言帶來更大的破壞。
去年在網絡上突然流傳一張所謂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風險提示”的圖片,聲稱人民銀行將對全國地區各大銀行展開個人儲户用户排查業務。很多媒體在沒有去原網址核實的基礎上就把這個謠言編成新聞發了出去,造成了非常大的猜測,導致央行被迫專門闢謠並報警。
還有更離奇的謠言。去年3月開始,“國家鄉村振興局:23類項目可以申請補貼,數個超千億”的信息被很多媒體發出來,有些企業的負責人看到後到處託人打聽申請這筆補貼的方法和路徑。後來國家鄉村振興局闢謠説,這是一個假冒的所謂機構“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辦公室”胡拼亂湊出來的不實信息!信息造假者也是煞費苦心,從發出來的信息中可以看到,裏面既有具體的產業分類和申報渠道,也有補貼資金的具體金額,通過媒體的背書後,就難免讓一些人信以為真了。但問題是,媒體應該慎重核實,不能連這個機構的真假還沒搞清楚,就輕信其有。
三、經濟報道不能一味追求流量
經濟類媒體的從業人員都非常清楚一個現實,專業嚴謹的經濟報道一直都不是流量高地,一方面經濟新聞的受眾一般要具備相當的經濟知識,而且經濟新聞更多對公眾體現為有用性和相關性。
但是隨着流量為王時代的到來,經濟新聞要和娛樂新聞、社會新聞、時政新聞、體育新聞等等同台廝殺爭取流量。在這個過程中,經濟新聞必須具備的邏輯性漸漸被很多媒體拋棄,事實邏輯形成的趨勢性讓位於迎合大眾自嗨的算命式口號,為了造成爭議性故意站隊。特別是關於宏觀經濟的新聞報道,理性的梳理分析有時被主觀判斷的語言取代,加入很多個人的情緒進去,有的經濟報道更是用偏激的觀點只講一面不講另一面,罔顧宏觀經濟的複雜性,標題黨一樣隨便下結論。中美貿易談判時,像《中國亮出撒手鐧,美國嚇到了!》這樣的標題,事實上對於公眾正確判斷局勢只能起到負面作用。
我曾經拿着一篇記者採訪紮實、中正平衡的報道與一位自媒體號作者探討,我們該怎樣突破流量束縛?他做了個劈刀的姿勢告訴我,你把這個文章的事實分開,各發一篇,肯定比你現在這樣流量好很多……事實上很多經濟新聞在這樣論戰式的報道中成為爆款文章,大量媒體跟風進來,集中對一件事情反覆解析,各自站隊,最後成了觀點觀念之爭,到最後沒有人在關心事件本身的真相。相比於優質嚴肅的經濟報道,偏激的文章更能帶動情緒,有更好的流量。碎片化閲讀的快感,使讀者也慢慢開始忽視文章質量的差異。
四、經濟報道也是一種預期管理
我們都知道,信息在經濟活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交易很多生意都是來源於這點。因此經濟信息的傳播速度影響市場,經濟信息的正確解讀更加重要。一個經濟事件中包含着非常複雜的信息,不能用簡單的邏輯、單線的分析、碎片化的文章呈現,而是需要嚴肅嚴謹的層層遞進的邏輯鏈條來説明白。經濟新聞尤其是宏觀經濟新聞,基於當下對未來趨勢做分析正是其價值所在,就像上市公司的股價反映着未來一樣。所以經濟報道本身充滿着預期管理的味道,引導公眾對政策有預期、對經濟發展有預期。
首先,不能用簡單的邏輯看待問題。例如今年3月21日東航MU5735事件發生後兩個小時就有微信公號推送出題為《東航墜機:上百億鉅虧壓力下嚴控維修費用、壓降成本》的文章,在搜救還沒展開的時候,就簡單粗暴把這樣的邏輯嫁接在一起,讓公眾誤以為是東航為節省成本在飛機維修上偷工減料了。在報道複雜的經濟事件時,一定要儘可能地還原新聞事實全貌,表達清楚矛盾和利益衝突。不能對事件的來龍去脈都不瞭解,就基於有限的事實就開始對該事件進行定性或者定論。
其次,多重重壓之下要善待企業。有媒體曾經寫過一家零售企業,通過寫關店、寫虧損、寫融資不暢等等內容,得出這家企業商業模式完全行不通的結論。事實上,在兩年多的疫情之下,線下零售企業普遍遭遇到外部環境的嚴重影響,這樣的情況也不是這一家企業獨有,這樣的結論很難令人信服。
在經濟大環境困難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的困境並不能説是自身的經營管理問題。例如股價暴跌導致前兩年很多上市公司瀕臨爆雷,這個時候再去踩上一腳於事何補?只能加快它的爆雷,這也不是對投資者負責人吧!房地產行業也是一樣,劃定三條紅線是為了讓它們整改變好,而不是加速它們倒閉!媒體在選在這類選題時,不能只考慮流量,不考慮企業不考慮企業背後的千千萬萬個家庭。當宏觀經濟艱難,企業困難是普遍現象的情況下,媒體報道要謹防對企業造成誤傷。
再次,媒體要做好預期管理的傳聲筒。我們總説在經濟環境低迷期,信心比黃金還重要。信心其實就是要穩住預期,穩預期是“六穩”的落腳點。從經濟報道來説,要加強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那麼媒體就要做到準確把握宏觀政策方向,引導市場各方正確認識經濟形勢,增強市場預期和發展預期。在具體的新聞報道中,例如對央行降準的報道中,只是關注降了多少,釋放多少資金,效果並不好。要更進一步追蹤資金流向的邏輯鏈,反映資金是否切切實實進入實體經濟。
近期互聯網大廠裁員的新聞鋪天蓋地,以至於中央網信辦都要拿數據出來進行闢謠,其實總員工人數還是上漲的。但是這類報道瀰漫着互聯網大廠不行了,正常的監管也被理解為國家要打擊它們,局部的裁員成了衰落的標誌。事實上,大企業在經濟大環境好的時候採用積極策略,投入資金支持遠景創新項目,這是正常的操作。而在經濟大環境差一些的時候,採取防守策略,精簡虧損部門,減少對遠景創新的投入,是一家健康公司的正常操作。
當下經濟內外大環境複雜多變,再加上疫情的重壓,市場和公眾對於各地的經濟政策信心還不是很足。那麼政策要發揮經濟撬動效應,必須要穩定住預期,增強信心。越是在這個時候,經濟類報道越是要準確甚至精確傳遞政策和經濟信號,警惕錯誤解讀引發政策傳達打了折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記者(ID:zhongguojizhe2021),作者:郭宏超,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現代廣告雜誌總編輯。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