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定增“補血” 估值已達歷史最低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銀行定增又重新啓動了。10月26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在上交所發佈公告稱,當日召開的董事會已表決通過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相關議案。根據公告,郵儲銀行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不超過67.77億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0億元(含本數),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對保持未來業務穩步發展、提高盈利水平和抗風險能力、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兩家銀行先後定增

據郵儲銀行發佈的定增預案,此次定增發行股票不超過67.77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人民幣450億元,發行對象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股票定價方面,定價基準日為發行期首日,發行價不低於定價基準前20個交易日(不含定價基準日)公司普通股股票交易均價的80%,與本次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除息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資產值的孰高者。本次發行定價最終將根據發行對象的申購報價情況確定,如按照2021年末除息後每股淨資產測算,本次發行底價將不低於6.64元/股,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充分保護了中小股東利益。

發行對象方面,為不超過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特定對象,包括符合法律、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其他機構投資者、法人和自然人等。由於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不參與認購,市場普遍預計郵儲銀行此次將引入市場化投資者,進一步實現股權結構的多元化。據瞭解,2021年3月,郵政集團曾獨家認購郵儲銀行300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

郵儲銀行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569.31億元,同比增長7.79%,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738.49億元,同比增長14.48%。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為0.83%,撥備覆蓋率404.47%。

郵儲銀行定增預案落地的同時,華夏銀行的定增也完成。10月19日,華夏銀行公告稱,第一大股東首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集團”)和第四大股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公司”)分別認購非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50億元和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披露當日,華夏銀行A股收盤價為5.04元/股,而首鋼集團和京投公司的每股認購價格為15.16元,定增認購價格較股價溢價超過兩倍。

10月21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華夏銀行股權變更及有關股東資格的批覆。批覆顯示,同意華夏銀行向京投公司非公開發行1.98億股A股股票。股權變更完成後,京投公司合計持有華夏銀行約17.2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0.86%。

定增完成後,首鋼集團的持股比例由20.28%升至21.68%。前十大股東中的其餘8家持股比例均有所減少,不過排名並未發生變化。

此次定增計劃始於去年。2021年5月,華夏銀行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預案顯示,華夏銀行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5億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此次定增相比預案也大幅縮水。

僅有一家銀行沒有破淨

不難發現,不論是郵儲銀行還是華夏銀行,定增價格相比股價都有一定程度的溢價,華夏銀行甚至溢價2倍一下。招商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指出,銀行作為國有金融機構,其定增價格存在約束,股東之所以願意以高溢價參與定增,是從長期戰略合作業務的角度支持銀行的發展轉型。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銀行定增出現高溢價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銀行市淨率小於1,跌破了淨資產,在這種情況下,定增的價格不能低於淨資產的價格,否則就會涉嫌利益輸送,因此定增價格就必然高於股價,所以出現了比較高的溢價。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認為,高溢價定增的銀行有定增價格高於每股淨資產的要求,而當前這些國有銀行股價普遍低於淨資產。其次這些銀行有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迫切需要,定增參與方是國有資本,實力雄厚, 注重長期資本回報和定增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能夠且願意高溢價參與定增。銀行股股價普遍低於淨資產,估值非常低,處於歷史最低分位。

溢價發行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銀行板塊的股價不振。根據統計,目前42家銀行中,僅有寧波銀行一家的市淨率超過1倍,為1.13倍,稱為板塊僅有的“獨苗”。

成都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市淨率的破淨幅度較小,都在0.9倍之上。 10月13日,招商銀行A股以30.47元開盤後持續下跌,當日收盤報29.89元,下跌3.42%。據中報,招行截至2022年6月30日每股淨資產為30.17元,這意味着其A股股價已跌破淨資產,為2016年2月25日以來首度破淨。招行H股股價於兩日前的10月11日收盤後就已破淨。招行一直被市場稱為“銀茅”,因此其破淨對於市場的衝擊較大。

不過對於銀行目前的表現,市場卻認為需要辯證的看,多數分析認為銀行股的估值已經達到歷史最低,所有利空幾乎全部反應,已經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袁華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銀行股股價普遍低於淨資產,估值處於歷史最低分位。銀行是順週期行業,當前宏觀經濟承壓,存在銀行資產質量惡化進而衝擊盈利的可能性。另外近期的政策環境有利於科技成長產業,偏傳統的銀行板塊受到一定壓制。當然從一個更長視角看,中國經濟韌勁和潛力決定了國內銀行業的長期發展還是有保障的,未來政策環境也有調整的空間,結合銀行板塊當前的低估值水平,銀行板塊的中長期投資價值還是比較突出的。

浙商證券分析師梁鳳潔更是建議當前大膽用優質銀行股置換現金倉位。主要考慮:一是估值方面,當前銀行板塊估值已經回落至歷史最低位。二是策略方面,當前資本市場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低估值、低波動的銀行股具備較強的防守屬性。三是基本面方面,穩增長持續發力,地產政策持續優化,預計經濟將繼續呈現修復態勢。買銀行等於買入經濟的正向期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53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定增“補血” 估值已達歷史最低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