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 中小銀行面臨理財業務轉型

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 中小銀行面臨理財業務轉型

資管新規過渡期只剩下4個月,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轉型進程備受矚目。相對於大行、股份行及頭部區域銀行,多數中小銀行受制於自身投研能力、資本、人才等資源劣勢,不具備成立理財子公司的條件。這些中小銀行的理財業務將走向何方?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未來監管政策或將正式出台“未設立理財公司的銀行將無法再新增理財業務,即存量規模將逐步消化”的政策。

早在3年前資管新規出台時,市場主流觀點就預判,未來一些小銀行的理財業務或走向終結。一些長期依賴委外模式的中小銀行,在淨值核算、流動性風險管理、投研體系等方面的機制和主動管理能力嚴重欠缺,在過渡期結束後,其理財業務勢必陷入困境。

區域銀行自然不甘心放棄自營理財業務。“我們有意願也有能力開展理財業務,但最終會出台什麼政策,具體怎麼執行,我們靜觀其變。”華東地區一家未設立理財公司的城商行資管部業務人士表示,對接下來的具體政策走向非常關注。

“投研體系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一些成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其產品合規性也面臨整改。”對於資管業務在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或將退出歷史舞台,華北地區一家城商行資管部業務經理也頗感無奈。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27傢俱有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應在過渡期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其餘銀行也可選擇申請設立理財子公司,也可繼續以銀行自身為主體開展理財業務。但後者或因無法實現真正獨立運作,並不被看好。

一位華東地區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業務人士認為,一旦中小銀行未來退出理財自營業務,監管政策或會有過渡期、控制規模等方面的具體細則出台,監管希望理財業務能實現風險隔離、打破剛兑,這正是成立理財子公司的最終目的。

“基於客户的需求,中小銀行不可能放棄理財業務。但如果規模小的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則存在資金、人才、技術能力及監管等方面的限制。如果單家銀行申請,未必均能獲批,那是否可以整合幾家銀行的人才、資源,合資成立理財子公司,為各成員行服務?”蘇州銀行董事長王蘭鳳此前就合資成立理財子公司提出過這樣的設想。

市場人士預判,未來中小銀行的理財業務將由資管業務轉向財富管理業務,即從自營理財業務、發行自營理財產品,轉型到代銷業務。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認為,投研能力跟不上,導致中小銀行開展的資管業務本質上都被做成了類信貸業務。理財子公司的核心是投研團隊和產品淨值管理,多數中小銀行暫時不具備這些能力。而代銷實際上屬於零售或財富管理部門的業務,和資產管理部門沒有關係,這意味着如果不設立理財公司,一些小銀行的資產管理部將會逐步萎縮直至取消。

華北地區某城商行資管業務人士認為,即使轉型代銷業務,仍需要銀行具有一定的自營理財能力。“現在確定性機會是財富管理和零售轉型,沒有產品留不住客户,這是零售或財富管理未來發展的核心。但資管能力不可或缺,如果沒有自營理財業務,缺乏專業人才,就不能瞭解外採理財產品運作機制和投資策略。未來代銷也需要懂產品的專業人員和機制來准入。”他強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7 字。

轉載請註明: 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 中小銀行面臨理財業務轉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