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送”馮小剛8個億,華誼兄弟憑什麼對他那麼好?
文/王涵
在全文回覆深交所的問詢函之前,華誼兄弟率先回應了馮小剛業績補償一事。
5月24日晚間,華誼兄弟發佈關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2020年度業績承諾補償完成的公告,截至公告日,東陽美拉老股東馮小剛已根據協議約定,以現金的方式按期支付1.68億元的業績補償。
公告稱,馮小剛需支付鉅額賠償是由於2020年疫情影響,東陽美拉的項目進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延遲,未達成對賭協議的1.749億元利潤目標。
5月17日,針對馮小剛對賭失敗,深交所向華誼兄弟發年報問詢函,要求説明業績承諾方應向公司補償的具體金額,截至目前補償事項的具體進展,最後補償期限,是否存在承諾方無法完全履行補償義務的風險。
這起事件,讓人更多關注的不是賠償金額,而是馮小剛究竟能從中賺到多少。
2015年12月,華誼兄弟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目標公司70%的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後,華誼兄弟持有東陽美拉70%的股權。
對賭協議指出,2016年東陽美拉的淨利潤需達到1億元,從2017年到2020年淨利潤每年增長15%。即2016-2020年每年税後淨利潤分別為1億元、1.15億元、1.32億元、1.52億元和1.75億元。若未能完成要求,馮小剛需同意於該年度的審計報告出具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補足目標公司未完成的該年度業績目標之差額部分。
可以看出,即使五年時間裏東陽美拉一分不掙,馮小剛也能白拿3.76億。很多人不解,對賭協議和送錢沒什麼兩樣,華誼為什麼對馮小剛這麼好?
華誼的天下,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王中磊曾説,“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
這話確實不假,華誼兄弟2009年上市時的《招股説明書》顯示,馮小剛的《集結號》和《非誠勿擾》兩部影片約佔華誼兄弟電影業務收入的40%和總營業收入的18%。馮小剛以288萬股的股票佔公司總股份2.29%,在華誼兄弟一眾明星股東中,成為持有股份最多的“大明星”。華誼兄弟上市一年後,馮小剛賣掉了手中所持原始股,套現2億元。
馮小剛和華誼兄弟的感情不止如此,他出任2014年春晚總導演後,馬年春晚儼然成了華誼兄弟的大腕集結地。馬雲作為華誼兄弟的股東亮相現場,參與演出的姚貝娜、楊坤、姚晨、主持人張國立等明星大腕,都是華誼簽約藝人;就連韓國明星李敏浩也早早是華誼獨家戰略合作伙伴。
2015年9月,馮小剛的東陽美拉成立。僅隔兩個月,東陽美拉就被華誼兄弟收購了70%的股權。但此時的東陽美拉卻是個實打實的空殼公司,註冊資金500萬、總資產1.36萬元、淨資產為-0.55萬元。
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馮小剛本人即是重要的IP(知識產權)資源,他的個人導演的總票房在32億-33億之間,這個數據還不包括他監製的影片。也就是説10.5億元買到的不是公司,而是馮小剛的IP。
馮小剛這樣的手筆,並不是華誼兄弟的首創。早在2013年,華誼兄弟就開始玩起資本遊戲並嚐到甜頭。通過三次減持掌趣科技,華誼兄弟一共套現3.78億元,獲得投資收益3.16億元,佔到2013年華誼兄弟一半的淨利潤。隨後又斥資6.72億元收購遊戲公司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
但資本遊戲的紅利是暫時的。2014年,華誼兄弟主業影視劇發生震盪,票房收入較2013年下降約10億元,最終讓出票房冠軍寶座。
也是在這一年,華誼兄弟20週年慶典上,王中軍提出“去電影單一化”,其目的是保持電影業務核心地位的同時,尋求多元發展、打通產業鏈、減輕電影業務的業績貢獻壓力,然後華誼兄弟開始發展實景娛樂、投資等相關業務。
按照這個計劃,華誼兄弟的算盤是,把“後方陣地”電影交給了馮小剛坐鎮,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則開始尋求在資本市場上衝鋒陷陣,在外界的質疑聲中,王中軍認為,“自己非但沒有不務正業,還為華誼兄弟找到了正確的道路”。隨後,華誼兄弟又佈局了電影小鎮、電影世界、電影城和文化城4種產品形態的多個項目。
大手筆投資之後,華誼兄弟卻沒能像他自己想象的那樣重整旗鼓。
2016年,掌趣科技與銀漢科技的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實景地產投入的成本回收遙遙無期,華誼兄弟不得不減持套現,但結果卻是淨利潤不增反降。
2018年,華誼兄弟出現了上市十年以來的首次虧損,歸母淨利潤虧損10.93億元。2019年,華誼兄弟虧損再次擴大至39.63億元,成為2019年虧損最多的影視公司。
而被華誼兄弟拋諸腦後的主業,已然成為資本遊戲裏的陪葬品。
最後只留下王中軍的一句感嘆,“想過做互聯網線上娛樂,但沒這個能力走向互聯網化。”
華誼落難,能指望馮小剛?
華誼落難時,有很大一部分希望都寄託在“兄弟”馮小剛身上。
王中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過,“小剛導演的電影在前幾年表現非常突出,不管是從票房上,還是從電影類型上,這也是華誼這個平台給予的。”
《大腕》《手機》《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非誠勿擾》等爆款電影的出現,既成就了華誼兄弟,也成就了馮小剛。
但好景不長,2018年,因為《手機2》項目,崔永元對馮小剛、范冰冰“陰陽合同”的質疑,娛樂圈最轟動的“黑天鵝”事件浮出水面。馮小剛也因此元氣大傷。隨後,《只有芸知道》口碑與票房雙雙撲街,預示着華誼兄弟和馮小剛正與當代年輕人脱節。同時,徐崢、吳京、賈玲等半路導演的殺出,屢屢創電影票房新高,馮小剛這個大IP的神話,已經留在過去。
在馮小剛泄氣後,華誼兄弟則更無自救之力。經過電影行業重新洗牌過後,華誼兄弟的老對手光線傳媒已經變成了遙遙領先的“新一哥”,王中軍卻在賣設備、賣藏品、賣房子的路上奔波,努力還債。
2021年5月10日,據天眼查顯示,王中軍、王中磊、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於5月7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超3億元。
如今,馮小剛對賭欠下的1.68億,成了華誼兄弟的救命錢!饒是如此,馮小剛還是在華誼兄弟身上撈出了8億多的油水。
華誼兄弟發佈的2020年年報顯示,2015年華誼兄弟斥巨資10.5億收購的馮小剛的公司——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僅實現淨利潤552.38萬元,低於業績承諾1.749億元。
根據對賭協議,馮小剛需要賠付業績補償款約1.68億元。然而,這並非馮小剛第一次賭輸。2018年,東陽美拉因實現淨利潤6501.50萬元,低於業績承諾1.32億元,還需賠付業績補償款約0.67億元。兩者相加,馮小剛需賠付2.35億元。
這代表着,即使馮小剛賠付2.35億元后,也已有8.15億元落袋為安。
説白了,商場上的“兄弟情”,必須用人民幣做成的月老紅繩才能綁得牢靠。這場賭局,華誼兄弟不一定贏,但馮小剛至少沒有輸。
華誼兄弟有機會翻身嗎?
華誼兄弟的頹勢不可逆,但王中軍仍在努力補救中。
為了不讓華誼兄弟資金鍊斷裂,王中軍搭上十幾二十年的交情,求助了馬雲、馬化騰、史玉柱、盧志強、柳傳志、胡葆森、王玉鎖等等兄弟。曾經喜歡畫畫、收藏、玩車、品酒的王中軍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麼都可以賣”的華誼兄弟董事長。
同時,王中軍用情懷忽悠華誼員工跟他一起節衣縮食。有媒體報道,華誼中高層管理人員因為“調整薪資結構”的由頭變相降薪,年終獎也不如前些年那麼穩定了。
公司遇難,華誼兄弟的員工前所未有的團結,轉發預告片、宣發內容,抱團打擊鍵盤俠,爭論立場問題、歷史問題……在片場有員工哭了,不是矯情,是這幾年華誼太難了。
最後,華誼將其全部心血傾注在電影《八佰》上,為了拍攝《八佰》,華誼甚至還在蘇州陽澄湖旁一塊200畝地上1:1進行實景搭建,投資巨大。
影片上映前,為了確保能掙錢,華誼顧不得影院先觀影后分賬的老規矩。有影院反映,需要提前支付一筆保底分賬發行片款,才可以正常參與點映及正式放映,並美其名曰:此舉是疫情過後考慮市場潛在風險,防止偷票房現象。
孤注一擲的華誼最終稍有成效,《八佰》最終拿下31億的票房,並問鼎2020年度全球電影票房總冠軍。
但很可惜,憑《八佰》一部電影就翻身的想法,未免太過幼稚。
實際上,華誼兄弟只是《八佰》的參與者之一。據燈塔專業版顯示,《八佰》背後出品發行公司高達29家,其中,出品公司2家,為華誼兄弟和梁靜為法定代表人的北京七印象文化;聯合出品公司19家,其中包括騰訊影業、阿里影業、上海電影、完美影視、光線影業等頭部公司。而《八佰》只能貢獻約6.3億元營收,在鉅額債務面前杯水車薪。
根據華誼2021年Q1財報顯示,華誼的短期借款為19.15億,一年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為4600萬元,應付債券為2.22億元。
即將油盡燈枯的華誼兄弟還在指望馮小剛,也不得不繼續指望馮小剛。
2021年馮小剛的新作品《北轍南轅》瞄準了投入成本低、回報高的網劇市場,即使馮小剛+網劇的組合,就像用山珍海味做成路邊麻辣燙一樣讓人不適應。
老人們還在拼盡全力挽回敗局,但華誼兄弟真的有希望翻身嗎?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對於華誼兄弟來説,主要業務都依賴影視,所以風險波動性很高,業績起伏就很大。特別是近年來,文化政策又開始收緊,影視企業的生存環境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華誼的業務現在要分散風險,但為時已晚,一方面可拓展項目少,另一方面可投入的資源有限。可能要先通過傳統影視業務積累實力,再尋求平衡風險。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也並不看好華誼兄弟的前景。他對記者表示,作為“中國電影第一股”上市的華誼兄弟,上市前五年風風火火,後五年因盲目多元化而找不到北,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去年疫情來襲,一下子掉入深淵,公司瀕臨退市。即便後期能夠繼續推出爆款電影產品,短期內也很難改變虧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