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民財評:讓貨幣“水渠”暢達實體經濟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這樣的部署,抓住了當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關鍵環節,將進一步釋放貨幣政策穩增長的空間和潛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

貨幣如流水,調控引導得當,就會成為支撐經濟穩定運行的源頭活水,讓實體經濟茁壯成長。正如人們修建水利工程是為了精準調控水流,貨幣政策實施的重要目標也是精準調節資金量,將更多資金配置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近年來,我國始終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顯示了高超的宏觀調控能力。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同程度存在着成本高企、訂單不足等問題,需要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充分準備。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貨幣政策有空間有手段。要強化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讓資金活水暢達市場主體,關鍵在於貨幣政策的“水渠”要更通暢,引導資金重點流向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實現精準滴灌,滋養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疏通貨幣“水渠”,要在結構上下功夫。當前,我國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資金活水在總量上不存在問題,關鍵是要把充足的資金引導好,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讓金融供給精準匹配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比如,對製造業來説,長期穩定的信貸資金能夠鼓勵企業心無旁騖做實業,這就要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滿足其對長期資金的需求。而對一些小微市場主體來説,融資需求往往“短頻快急”,需要提高金融服務靈活性,及時高效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疏通貨幣“水渠”,要在成本上下功夫。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來説,融資服務不僅要“貸”得到,更要“用”得起。過高的融資成本將減少經營利潤,抬高融資門檻,最終堵塞資金通達經濟“細胞”的毛細血管。降低融資成本,必須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讓企業真正貸得起、用得好,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疏通貨幣“水渠”,要在機制上下功夫。我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企業主體的異質性、融資需求的多樣性、面臨問題的差異性,決定了金融服務需要分類施策,精準發力,貨幣政策很難用一個機制和辦法解決所有問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必須持續創新。近年來,央行通過定向降準、增加支小再貸款額度、創設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方式,很大程度上破解了長期存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今年,還要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持續推進供應鏈金融、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等方面建設,用好政策有形之手,借力市場無形之手,讓貨幣之“水”更有效率、更精準地流向實體經濟。

日趨成熟的宏觀調控能力是我國的一大優勢,也是中國經濟在壓力下保持強勁韌性的重要支撐。我國貨幣政策空間足、調控工具儲備多,只要科學把握調節力度,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精準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就一定能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讓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馳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