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究報告稱,2021年中國股市在“虛實收斂”背景下“整體平淡、結構亮點”的特徵符合預期。2022年疫情尾聲可能“曙光在望”,中國與主要發達市場政策與增長週期再次反向。儘管仍面臨一定不確定性,該行判斷中國市場機遇大於風險,繼續看好中國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等結構性趨勢。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展望一:A股“有驚無險”。儘管2022年盈利增長受到上游行業拖累整體可能並不出色,中國政策逐步趨松、整體估值不高、流動性有支持,疫情影響逐步淡出,2022年A股可能機會大於風險。A股權益類公募基金年度收益中位數可能會明顯高於2021年。
展望二:港股“均值迴歸”。內外部多方面因素導致港股市場近年連續大幅跑輸A股。2022年海外科技監管趨勢仍值得關注,但中國科技監管政策出台高峯漸過,港股新老經濟估值低、賣空交易佔比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倉位偏低,中國香港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方向未變,港股可能在2022年迎來階段性明顯修復。
展望三:成長跑贏價值。中國“穩增長”階段偏成長板塊表現可能會受抑,待增長預期穩定,市場風格可能會轉向偏成長的風格。全年來看,利率不高、整體增長偏淡的環境中,有可持續增長的成長風格可能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重點。
展望四:電動車產業鏈及新能源行業高景氣將擴散到相關領域。雙碳趨勢日益深化,2022電動車產業鏈及新能源的高景氣可能擴散至電網及汽車零部件等相關領域。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可能正在走出2010年之後中國手機產業鏈類似的道路。中國製造業基於內需大市場的優勢正在走出產業升級的道路,逐步從此前的“三低一弱”特徵正在走向“三高一強”特徵。近年也經受了中美摩擦升級、疫情衝擊等考驗,整體趨勢未改,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展望五:泛消費領域可能是2022年亮點之一。疫情對服務和消費等影響大於對生產與製造的影響,當前市場對消費領域預期仍偏悲觀,但2022年疫情影響可能進一步淡出。疫情可能的好轉可能會帶來線下活動的明顯恢復。同時中期來看,中國糾正發展失衡、堅持房住不炒、完善社保和養老體系等舉措,對釋放消費潛力有利。
展望六:商品市場趨弱。儘管油價在全球經濟繼續走向重啓的背景下仍有衝高的可能性,但從2020年開始的商品牛市帶來的供應側調整效果將逐步顯現,而總體需求可能並不強勁。除了部分有結構性因素支持的商品外,主要商品可能在2022缺乏趨勢性機會,表現將比2021年遜色。
展望七:公募基金新增份額超過3萬億份。該行在2020年6月發佈《迎接居民資產配置拐點》專題分析,強調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可能正在迎來加大金融資產配置的拐點,財富及資產管理規模預計將快速增長。近年公募及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長足增長,估計2022年公募基金新增份額可能超過3萬億份,且互聯互通南下投資港股的潛力依然較大。
展望八: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超過3000億元。2021年滬深港通北上/南下資金淨流入分別達約4322/3791億元,其中淨流入A股重要的方向就是製造業。不少投資者考慮到2022海外流動性可能收緊,擔心中國面臨資金流出的壓力。該行判斷“政策內鬆外緊、增長內上外下”、中國仍是全球成長機遇最好的市場之一,滬深港通北上資金淨流入可能仍會達到或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展望九:債務問題在2022年仍值得重視。地產整體逐步下行壓力凸顯、地方換屆等因素,可能仍使得信用債包括地方政府相關債務成為階段性關注焦點。
展望十:美股2022年漲幅將明顯收窄。美國在疫情後的大幅政策刺激在股市反應得較為充分,但當前通脹壓力已經較大、貨幣政策已經開始收緊。2022年美國將面臨中期選舉,政策刺激持續性存疑。綜合來看該行判斷標普500指數在近三年連續獲得15%-30%的漲幅後,2022年漲幅將明顯收窄。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中金點睛”,作者:王漢鋒、劉剛等,智通財經編輯:楊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