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瀟湘)訊,今年以來,全球各地的民眾無疑“苦高油價久矣”。而這裏的油價,可不光光指原油、汽油和柴油等工業燃料,還有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缺的食用油!
全球食品價格在年內已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上週發佈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自去年夏天以來已上漲了逾三分之一。而在這背後,植物油價格的上漲首當其衝,其經常被用於食物製作和作為眾多日常主食中脂肪的重要來源。
自去年6月以來,糧農組織的全球食用油指數上漲了91%,這一漲幅在主要分類中獨佔鰲頭。而業內人士預計,隨着各主要經濟體在新冠疫情封鎖解除後重新開放,進一步推動相關食品和燃料消費,該指數還將繼續攀升。
注:白線為食用油價格目前,全球主要食用油種植和出口國一直在與一系列生產困擾作鬥爭,包括勞動力短缺、乾旱天氣和蟲害,這些障礙正推動那些全球消費量最大的食用油(棕櫚油、大豆油、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總庫存降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
馬來淪陷
世界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眼下的艱難處境,無疑最具有代表性。
這一佔全球棕櫚油出口約33%的東南亞國家,1-6月棕櫚果串的平均產量從一年前的每公頃7.85噸下降到7.15噸。根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alaysian Palm Oil Board)的數據,原棕櫚油的平均產量已從去年同期的每公頃1.56噸下降至1.41噸。
疫情下的人力緊張無疑是馬來西亞種植園近期面臨的最大困境。由於當地政府因疫情擴散而切斷了來自印尼和其他南亞的移民流動,許多種植園的勞動力目前只有所需勞動力的三分之二或更少。不少種植園主表示,由於招不到人,他們不得不將採摘時間從14天延長到40天,這一採摘時間的拖延最終將影響到棕櫚果串的品質,導致部分關鍵養分丟失。
"在沙撈越(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情況尤其糟糕,由於收割人手不夠,一些公司的產量下降了50%,”一位種植園經理表示。另一位種植園經理則抱怨稱,為了留住工人,他被迫將工資提高了10%。
維持種植園的人力減少也意味着害蟲增多,包括老鼠、飛蛾和結草蟲。沙撈越的一名林業官員Andrew Cheng Mui Fah稱,“這營造了一個適合老鼠築巢、覓食和繁殖的環境,光靠自然界的捕食者難以消滅它們。”
在斯利姆河地區,當地一家佔地2000公頃的種植園管理人員Ravi表示,大約四分之一的莊園正面臨着蟲害的侵擾,“它們會把樹葉啃得乾癟,導致小(果)串的形成”,他指的是在樹上生長並以樹為食的蛾類幼蟲。
印尼困局
馬來西亞的鄰國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在那裏,眼下所面臨的挑戰則與馬來西亞有所不用。印度尼西亞沒有類似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隨着棕櫚樹種植面積的擴大,預計今年的產量還將會上升。
然而,印度消費品公司Godrej International的負責人Dorab Mistry表示,印尼棕櫚油加工廠的運營受到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的影響。棕櫚油加工廠會將棕櫚果加工為原棕櫚油。
他在8月25日舉行的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年度會議上表示,“馬來西亞和印尼各地棕櫚油工廠的關閉對產量造成了巨大打擊。”
據Refinitiv Commodities Research在8月4日發佈的數據,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2021年的總產量預計為6620萬噸,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總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90%。
與2020年相比,這一數據基本持平,但分析師表示,如果勞動力短缺和蟲害惡化,可能會進一步向下修正。
全球風暴
與此同時,全球各地的植物油種植加工生產也面臨着各種各樣的挑戰。今年春天,加拿大西部的農民不得不在一個世紀以來最乾旱的土壤中種植油菜籽,這導致5月初油菜籽期貨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7月的熱浪隨後進一步“燒焦”了加拿大大草原的農作物,導致美國農業部(USDA)將其預估的油菜籽產量削減了420萬噸,至1600萬噸,為2012-13年以來的當季最低水平。
在加拿大馬尼托巴省温克勒附近種植油菜籽近50年的Jack Froese表示,“幾乎沒有多少雨水,作物正在枯萎,這非常令人沮喪”。Froese預計每英畝產量僅為去年水平的四分之一。
美國大豆也受到了乾旱影響,美國農業部8月的產量預估較上月下調180萬噸,預計這將使美國大豆油庫存降至8年低點,美國大豆油出口降至10年低點。
“我們目前的作物種植還算正常,因為我們比較幸運,農田有一些底層土壤的水分,”美國北達科他州(位於美國中西部)農場主Jared Hagert表示,“但你只要再往西不用走多遠,就會看到大批受乾旱影響的作物。”
通脹加劇?
在食品油生產領域,目前也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好消息:據農業諮詢公司Datagro估計,受作物種植面積增長4%的推動,2020/21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1.4406億噸。此外,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預計最大的葵花籽生產國烏克蘭今年產量將比2020年受乾旱影響時的收成提高18%。該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葵花籽油出口預計將從上一季的538萬噸增加到635萬噸。
然而,一些分析師認為,食用油生產的整體前景依然將不佳,庫存吃緊的局面將延續到明年,並進一步增加全球面臨的通脹壓力。
Godrej International的Mistry指出,“我們在全球食用油供應方面面臨多重問題——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加拿大的菜籽油以及拉尼娜現象仍可能抑制南美的大豆產量。我們預計由於乾旱,加拿大油菜籽作物的含油量會下降。植物油供應緊張局面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
目前,庫存壓力已經影響到了消費價格,而且上漲趨勢預計還將持續,尤其是在加工企業為彌補原材料成本飆升而抬高價格的情況下。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糧油巨頭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表示,今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飆升與消費者價格上漲之間存在時間差,對利潤率產生了負面影響。東南亞食用油脂企業Mewah Group則指出,其大宗商品和消費品的平均銷售價格今年上半年同比分別上漲了近54%和24%。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食品和農業企業研究部門高級分析師Oscar Tjakra稱,“供應鏈上的每個人都在消化部分成本上升。而這一局面將在明年繼續。”
令人尤為感到擔憂的是,由於糧食需求缺乏彈性,食用油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料將使許多窮人愈發生計艱難,他們在過去一年裏本就因疫情大流行而忍飢挨餓。最近幾個月,包括尼日利亞、埃及、土耳其和菲律賓在內的幾個國家的食品通脹都出現了大幅躍升。由於供應商將更高的食用油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價格壓力可能會持續下去。
LMC International東南亞業務主管Julian McGill表示,“即便是在消費者會更多受到高油價影響的較貧窮地區,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食用油)消費也只是略有下降。想要在飲食中規避植物油幾乎不太可能,這方面幾乎是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