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指標折射中國經濟加快復甦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經濟觀察)多重指標折射中國經濟加快復甦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16日公佈,多重指標顯示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
GDP同比增速升至18.3%
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
GDP增速大幅回升,與去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因疫情出現負增長,基數較低,以及市場需求逐漸恢復、就地過年等因素有關。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稱,綜合多方面指標判斷,目前總體經濟處於穩定恢復的狀態中。
新動能快速成長
據官方數據,一季度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2%,兩年平均增長12.3%。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9%,兩年平均增長9.7%,均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了37.3%,兩年平均增長9.9%,快於全部投資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長了15.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接近22%。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動能加速成長,表明中國經濟質量提升,內生動力和增長後勁越發強韌。但製造業投資兩年平均下降2%,目前只相當於疫情前的96%左右,意味着在新動能提速的同時,一些傳統領域仍未完全恢復元氣。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提醒説,這種非均衡的復甦需要引起重視。
消費持續回暖
消費是疫情中深受打擊的“重災區”。去年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中,中國只有消費沒有恢復疫情前水平。但今年一季度消費明顯改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環比增長1.86%。其中,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稱,消費數據的增長並不是價格上漲引起的,而是消費本身正在加快恢復,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積極動態。
劉愛華表示,從未來看,隨着經濟的穩步恢復,居民就業收入將繼續改善,有利於進一步增強消費能力。
外貿外資雙雙好於疫情前
一季度,中國外貿外資雙雙迎來“開門紅”。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2%,增速創2011年以來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8.7%,進口增長19.3%,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擴大690.6%。與2019年同期相比,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0.5%、22.5%和18.2%,也處於較高水平。
同期,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39.9%,比2019年同期增長24.8%。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超過1萬家,同比增長47.8%,比2019年同期增長6.7%。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認為,今年中國外貿、吸收外資規模都將創歷史新高,其中吸收外資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基本沒有問題”。
失業率和居民收入一降一升
作為衡量民生冷暖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完成了全年預定目標任務的27%。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2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
同期,中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人民幣,同比名義增長13.7%,兩年平均名義增長7.0%。就業增加,收入上升,兩個指標都表明中國經濟正在穩定恢復。
市場主體活力持續釋放
在經濟持續向好帶動下,今年以來中國市場主體快速增長,日均新設市場主體都呈現了兩位數增長。企業預期也穩中向好。3月份,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預期指數、非製造業企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都在60%上下,都保持了比較高的水平。
劉愛華稱,市場主體活力、經濟內生動力和供給質量都在改善,這些領域的恢復態勢和中國物質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整、人力資源豐富等長期優勢相結合,可以很好將供需兩方面因素結合,對全年經濟保持目前的恢復態勢“充滿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