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 房企如何踩剎車
剛剛年報季,是地產人最忐忑的兩個月,因為數十家上市房企都在此期間公佈了公司年報。房地產作為社會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地產公司自然要被擺放在顯微鏡下細細觀察。大眾也希望能通過了解地產公司發佈的各項財務數據,來判斷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勢。
在這個年報季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去年發佈的“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已經顯現出威力。以高負債著稱的開發商們,紛紛調轉船頭,開始表現出全力降低杆杆,手握更多現金的新生態。
不過,舉債狂奔十餘年的積累,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扭轉的。數萬億計的債務壓力,就像電影《懸崖之上》,在主人公跳傘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置身於天羅地網之中。曾一度風光的泰禾、華夏幸福成了在2020年裏首先被債務擊倒的TOP級房企。如何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房企們在過去的一年裏絞盡腦汁!
33家房企成功“降檔” 1家“升檔”
每一家高速擴張的房企都無法避開高負債。或者説,恰恰是高負債支撐着這些行業巨頭們一路拿地擴張,走向今天的規模和地位。
直到“三道紅線”的融資新規的出台,房企被分四檔。未踩線的綠檔,踩中一條線的黃檔,踩中兩條線的橙檔和三條皆踩線的紅檔。一旦成為紅檔房企,意味着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融資將受到極大限制。
這就讓習慣了高負債,擅長用金融機構的錢再生錢的房企們,體會到了懸崖之上的危機感。
房企們不得不開始將經營重心轉移到優化財務指標上,通過增加在手現金、減少有息負債等方式的進行“降檔”。
於是,我們在近期密集發佈的年報中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房企們在規模和收入仍持續增長的同時,卻要一面急踩剎車,放緩速度;一面嘗試各種新的金融手段,尋找最有效的“鍊金術”,終極目的就是實現由紅到綠的降檔。
貝殼研究院提供給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的數據顯示:截止4月30日,共統計了82家上市房企(A股和港股)關於“三道紅線”的財務情況。
其中31家為零踩線的綠檔房企,包括了保利地產、華潤置地、世茂股份、龍湖集團等。34家為踩中一條線的黃檔房企,包括了碧桂園、萬科A、新城控股等。8家為踩中兩條線的橘檔房企,包括中交地產、首創置業等。三條監管紅線全部踩中的為9家,包括中國恆大、綠地控股、富力地產等。
具體來看,在這82家上市房企中,有33家房企在過去一年裏明顯改善了財務情況,減少了負債,成功實現降檔。包括中國金茂、中駿集團、融信中國、金輝國際等房企成功從黃檔轉為綠檔。佳兆業和融創中國則降兩檔,從紅檔轉為黃檔。
只有蘇寧環球成為了統計裏唯一一家負債情況加劇,由綠轉黃,反升一檔的房企。
數據的統計顯而易見,在過去的一年裏,房企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絕大多數房企的財務指標明顯改善,債務壓力有所緩解。
多回款、少拿地
能有這樣的改善,得益於去年眾多房企將銷售回款作為硬指標進行管理,同時因為土地投資支出減少等因素,在手現金上升明顯。
觀點指數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40家典型房企在手現金總和為35884.4億元,同比增長15%,增幅較2019年擴大4個百分點。
現金增多的同時,房企普遍加大項目的合作開發,從減少資金投入和增加少數股東權益的層面進行降檔。
在最近北京土拍中就可以看到,很多高價熱門地塊,都是由房企聯合體的形式競拍。這些房企品牌能力較強、項目合作多,通過股權合作的方式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取項目,用更少的資金撬動更多優質資源、實現規模擴張。
統計數據顯示,百強房企2018年全年權益銷售金額總額80,298.9億元,平均銷售權益比為86.54%。在2019年裏,全年權益銷售金額總額85,268.8億元,平均銷售權益比為76.54%,銷售權益比中位數為74.64%;到了2020年,權益銷售金額總額持續增長,但平均銷售權益比下降為73.52%。 側面反映了房企拿地權益比例逐漸下滑。
銷售回款增加、拿地力度減弱之後,一加一減,房企負債開始明顯改善。
中房協研報顯示,TOP500房企2020年資產負債率均值為78.77%,較上年下降0.89%,為201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淨負債率均值為85.08%,也較上年下降11.62%;短期償債能力則略有下降,流動比率均值為1.4倍,較上年下降0.05。
“拆”出來的黎明
房企的“鍊金術”不只是增回款和減收入。部分房企還在通過上市IPO或者分拆子業務上市,來達到快速降檔的效果。
以金輝控股為例,2020年10月,金輝控股在港交所敲鐘上市,募資款項淨額為25.8億港元,計入股本和股份溢價,這導致金輝控股的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同比增長28%至216億元。金輝直接降低兩檔,成為綠檔房企。
已上市的房企,則熱衷於分拆子業務再上市,募集大量資金。以融創中國為例,2020年11月,融創中國通過發行新股的方式,將旗下物業板塊融創服務分拆於港交所上市,此次分拆募集款項淨額為75.92億元。
融創年報顯示,分拆物業上市後,疊加2019財年的利潤結轉(356億元),使其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從2019年末的831億元增長至2020年末的1256億元,最終實現淨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兩項指標大幅改善,成功邁入黃檔企業範疇。
類似的還有恆大,2020年底,市值最大的物管股恆大物業在香港上市,定價為8.8港元/股。截止今年5月初,恆大物業市值超過了1300億港元,直逼母公司恆大地產的1600億市值。如果再算上去年更名的恆大汽車超過4500億港元的市值,恆大系通過分拆獲得的資金,極大地緩解了自身的債務重壓。
雖然未能實現降檔,但恆大自身的有息債務已經從2020年3月底的8743億元降至年終的6740億元,大幅下降了2000億元債務。
同樣善於拆拆拆的還有中原霸主建業地產,2020年11月,建業啓動分拆代建公司 “中原建業”赴港上市。如果IPO成功,胡葆森將在港股將擁有建業地產、築友智造科技、建業新生活和中原建業四家上市平台。這也為建業的地產主業務開創了更多的融資渠道。
1.2萬億債務懸頂待解
為了“降檔”,房企招數百花齊放,也確實改善了年報的財務數據,但這並不意味着2021年就可以鬆一口氣。貝殼研究院發佈的房企債務報告顯示,2021年房企到期債務規模(不含2021年將發行的超短期債券)預計將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36%,並歷史性地突破萬億大關。
雪上加霜的是,作為融資渠道之一,境外發債規模今年明顯下降。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四月境外累計發債摺合人民幣約1257億元,同比下降約36%。主要受到一季度內房企債務違約事件影響,海外資本市場信心削弱,致內房企境外發債規模萎縮。另外,境外疫情的反覆,對經濟預期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境外債市持續維持高不確定性。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自2020年下半年起,不少房企難以通過境內發行債券實現新增融資,需要通過其他渠道籌措資金償還到期的債券。大部分房企償付債券基本上都是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發債規模的持續降低勢必會影響到其借新還舊的能力,這也更加考驗房企的主業現金回款情況以及多渠道的融資能力。”
貝殼研究院也認為,融資新規後,新增發債規模不及到期債務規模已成為新常態,並且兩者規模差距不斷增長。今年下半年,房企的到期債務規模將居高不下,這將是對房企融資能力的更大考驗。
能否在2021年裏進一步成功降檔,房企的“鍊金術”是否還能奏效,下半年的融資和償債表現,值得持續關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桁
編輯/劉洋-廣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