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機構調研不妨學學滬深交易所 確保問出“真”公司
朱寶琛
如果去調研一家上市公司,你是走馬觀花看一遍,聽聽公司高管的介紹,還是會提前做好功課,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想必,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因為通過問,能夠問出一家“真”公司,問到一些有含金量的信息。
筆者日前注意到一個現象:隨着A股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報披露收官,機構的調研熱情正不斷升温。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8月31日到9月6日,滬深兩市共有181家公司接待了機構來訪。
調研是瞭解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徑。在這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向公司提問。往往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實現“雙贏。當然,這就需要調研者和被調研者雙方都要提前做好、做足功課。
機構們不妨學學滬深交易所對科創板和創業板申報企業事無鉅細地問詢,通過問詢將上市公司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讓市場和投資者來判斷這家公司的投資價值。
這就涉及到調研者怎麼問、問什麼和上市公司怎麼答、答什麼。筆者認為,對調研者而言,問的問題一定要專業,要切中要點。需要説明的是,這裏的問,不是咄咄逼人的“拷問”,而是出於價值投資判斷需要的正常發問。
然而,不得不説的是,機構前往上市公司調研,被質疑所提的問題不專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一些券商分析師發佈的研究報告中,不乏出現“翻車”的,甚至,有券商分析師因為撰寫的研究報告不嚴謹而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比如,曾有研究報告全部失實。最終,兩名分析師被監管部門處以罰款。
所以,對機構而言,在調研前,一定要做好功課;在調研過程中,不僅要問出專業的問題,更要走到一線去,以對公司有更為深入、直觀的瞭解。這樣,後續才能真正地寫出一份優秀的、有參考價值的研究報告。
那麼,上市公司如何作答,才能讓機構在調研中有所收穫,感到真誠呢?筆者認為,首先是要坦誠。所謂坦誠,並不是別人問什麼就答什麼,口無遮攔,而是要在確保合規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把問題説清楚、講明白。更不能一味吹捧,只展示好的一面,卻對問題遮遮掩掩,避重就輕,甚至閉口不提。
怎麼問、問什麼,怎麼答、答什麼,都是藝術。希望機構在調研提問時,能問到點上;上市公司在回答問題時,同樣能答到點上。一問一答間,向市場呈現一家“真”公司。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