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專家將現在這種市況比成一個新時代的崛起!
碳中和也好,碳達峯也罷,都已經在一條不能回頭的路上狂奔。今天,連“千年難得一漲”的國電電力(3.260, 0.30, 10.14%)都以漲停收報,整個電力板塊有27只個股漲停,板塊市值狂增1800億,實在是罕見。引發這一波狂漲潮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綠電交易市場開啓,據説規模巨大;二是核電板塊迎來重磅利好,引發整個板塊上演漲停潮。
除電力之外,房地產也是暖風頻吹。坊間傳出,恆大的事情有新進展,部分地區國資開始有一些動作,不過這一消息未經證實。更為重要的是,《經濟日報》評論稱,下一步,房地產調控政策應更加優化,不斷滿足剛需羣體的購房需求。而在日前舉辦的“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更是指出,在大覆蓋面上來説,我國房地產發展未來的主題詞是“成長性”,而不是斷崖式回調,“至於有些説法提到全面拐點或者個別城市崩盤,從全局來説這都是危言聳聽。”
從週四即將出現的三大變數來看,似乎也有新的轉機:
一是明天的恆大債兑付也有最新消息;
二是美聯儲議息可能不會太過於鷹派;
三是美國債務危機得以短暫緩解。
不過,供應鏈風險依然很大,現在這成了導致全球物價飛漲,經濟前景黯淡的主要原因。
A股被“電”到
受中秋假期外圍市場波動影響,9月22日,A股全線低開。但在電力、能源、房地產等板塊的爆發加持之下,上證指數低開高走,午後翻紅並收於日內高點。兩市成交1.15萬億元,上日為1.34萬億元。兩市成交額連續44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打破歷史紀錄。
相對於A50而言,上證指數的獨立走勢顯示出A股韌性的一面。
盤面上,電力股全面爆發,三峽能源(7.280, 0.66, 9.97%)、中國核電(7.590, 0.69, 10.00%)、華能水電(7.950, 0.72, 9.96%)等多股封板,板塊市值狂漲1800億。煤炭、石油天然氣、中國神華(23.780, 2.16, 9.99%)、兗州煤業(34.350, 3.12, 9.99%)、中國石油(6.110, 0.41, 7.19%)漲超7%。特高壓、大基建央企、磷化工、光伏板塊同樣活躍,中國核建(10.860, 0.99,10.03%)、中國電建(8.940, 0.81, 9.96%)、太陽能(10.620, 0.97, 10.05%)等上板。
從貢獻度來看,今天這些股票對上證指數的貢獻非常大。
分析人士認為,電力股崛起主要與綠電交易規模巨大有關。有券商研究表示,證電一體化綠電為製造業企業加持“綠卡”。綠電交易,是以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的中長期交易。與始於2017年的綠證相比,綠電的證書與物理電量捆綁銷售,權屬清晰,用户可在綠電市場交易直接購電+獲得綠證。目前,綠電的用户主要包括出口企業、 承諾未來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公司和國內自願承諾購買綠電的公司。未來,如碳邊境調節税開徵,鋼鐵、鋁等高耗能企業也將進入綠電交易市場。中長期綠電交易或至千億千瓦時級別市場。首批綠電交易達成交易電量79.35億千瓦時,預計2022年,隨着綠電市場的推進,市場規模至少在200-300億千瓦時(2021年僅半年規模);2023年後,如歐盟碳邊境調節税啓動,將有更多高耗能企業進入市場,綠電交易規模或有望看到千億千瓦時。
房地產吹暖風
今天,還有一個板塊值得關注,那就是房地產。中秋節假期,港股房地產板塊崩跌,但今天A股地產股卻表現出了強勢的一面,地產指數上漲2.55%,招商蛇口(11.780, 1.07, 9.99%)更是強勢漲板。
那麼,究竟是何邏輯,支持着A股地產板塊走強呢?分析人士認為,首先,地產板塊跌幅已經巨大;其次,盤面上也是暖風勁吹,給了市場想象力。
央媒《經濟日報》發表評論稱,樓市調控應注意滿足剛需。文章指出,近日,兩組關於房地產市場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一方面,最新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漲幅下降的城市數量較上月均繼續增加,創年內新高;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各地房地產調控累計突破400次,樓市調控次數創歷史新高。密集的調控舉措,對於抑制投機炒房、穩定樓市預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調控政策應更加優化,不斷滿足剛需羣體的購房需求。
另外,從恆大事件來看,9月22日,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佈2020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2021年付息公告,將於2021年9月23日支付“20恆大04”債券於2020年9月23日至2021年9月22日期間的利息。據知情人士透露,關於本期債券的付息方法,雙方已經通過場外方式協商解決。雖然不知道場外方式是什麼方式,但多少給這個事件帶來了一些轉機。此外,坊間還傳出,陸續有地方國資着手處理恆大事件。
最後,在日前舉辦的“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指出,在大覆蓋面上來説,我國房地產發展未來的主題詞是“成長性”,而不是斷崖式回調,“至於有些説法提到全面拐點或者個別城市崩盤,從全局來説這都是危言聳聽。”賈康認為,行政手段的“治標”如何對接基礎性制度支撐的“治本”、形成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是房地產領域的關鍵問題。
外圍變數
除了恆大事件出現一定程度的轉機之外,美聯儲議息和美國債務危機也有變化。
美聯儲將於美東時間週三下午2點發布貨幣政策聲明,預計會維持基準利率在接近於零的水平不變並討論縮減每月1200美元的購債規模。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會發出減碼暗示,並在11月正式宣佈。但市場認為鮑威爾將淡化加息前景。
先前預期的10月份美國債務危機也有可能不會出現。美國國會眾議院21日晚通過一項臨時撥款和債務上限法案,以確保聯邦政府有足夠資金繼續運營到12月3日,同時暫停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生效直至2022年12月,即允許美國財政部在這段時期內繼續發債。
不過,外圍市場並不一定會因此一片太平。當下,最值得關注的是供應鏈危機。安聯首席經濟學家默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日前表示,全球各地的供應鏈中斷將持續一到兩年,並警告稱,價格上漲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回到上世紀70年代式的滯脹環境。目前,無論是企業主,還是政策制定者似乎都認為,這一危機很快就會過去,所以也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