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70倍與7倍估值收斂是必然
上證指數自7月見反彈高點3458點以來的調整已五週,當下指數依然運行在3300點一線,如果單從上證指數來看,其實整體調整很温和,也很從容,畢竟連續越過五個百點整數位後,當下調整百來點感覺再正常不過了。
但從行業個股乃至創業板指數來看,調整似乎更劇烈一些,前期最佳的三個黃金賽道“消費、醫藥、科技”在本次調整中幅度較大,很多個股跌幅接近30%,當然對於在低位長期持有這些個股的投資者來説,這樣的調整完全可以理解,畢竟這些個股的漲幅都是以倍數來計算的,獲利回吐再正常不過。不過,對於在7月剛入場的投資者來説,一個月浮虧20%以上,似乎與牛市的印象完全不同。這也告訴了投資者,無論什麼市道,追高似乎都是一個下策。
本週的調整,很多人認為是社融收緊信號引起的,但其實貨幣政策下半年的適度收緊在之前的重要會議上早已透露,應該算是預期中的落地,至於未來貨幣的穩健或是常態,不過財政依然將有利於經濟復甦。因此,對於高彈性和高估值品種的調整,更多其實是由於估值過高而對流動性邊際收緊的一種敏感反應罷了,這就是我們常説的“藉故而跌”。
70倍的黃金賽道與7倍的藍籌,當歷史估值再度達到極值時,調整與收斂往往是必然,因為歷史的每次極值都意味着在某個時段對某類品種的過度熱愛與對其它的品種過分忽視。
“市場先生”就是這樣的陰晴不定,總是過於偏愛或冷落,也許在未來某個時段,7倍的藍籌也會因為經濟復甦或是其它原因受到“市場先生”的寵愛,而醫藥、科技等又會被它忽視,屆時我們應當如何呢?
近幾年,主流買方機構對於指數的關注越來越少,更多精力都在行業和個股的選擇上,而個人投資者則更偏愛每天對指數的關注,其實對於指數只要判斷有沒有系統性風險即可,如果有就大幅降倉持幣,沒有就安心做好持股,更多在持股結構中做文章。
因此,當下操作應儘量多研究下半年的投資機會,多利用“市場先生”在冷遇處找到更有性價比的投資對象。在市場中,有時候如果你想面面俱到,投資將變得異常艱難;但如果你能抓住要害,懂得取捨,則投資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下半年,我們適度放低預期,或許會常伴有驚喜,反之如果預期過高,則也許常有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