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取消對華加徵關税:背後意圖何在?若成真哪些行業受益?
圖/ic
近期,關於美國或將取消對華加徵關税一事引發市場關注。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5月3日宣佈,四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税的兩項行動將分別於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結束。即日起,該辦公室將啓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複審程序。
隨後,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取消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加徵的關税,但尚未就此作出決定。
針對相關言論,外交部、商務部均進行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税戰沒有贏家。美方單邊加徵關税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也不利於世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則回應稱,在當前高通脹形勢下,美方取消對華加徵關税符合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根本利益,有利於美國,有利於中國,有利於世界。
背景是什麼?
中美貿易摩擦4年有餘 直接推高進出口成本
本輪發端於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至今已四年有餘。
2018年3月份,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税,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説,涉及徵税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
所謂的“301調查”,是2017年8月份美國對中國發起的一項調查,根據的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調查將判定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等方面的政策行為是否不合理或限制美國企業或對其歧視並造成負擔。
調查的結果如上所述,美國向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税,但規模遠不止600億美元。
記者綜合各類公開數據梳理發現,2018年3月以來,美國多次向中國加徵關税,總規模約為5500億美元。
具體來看,2018年7月6日,美國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税;2018年8月23日起,美方決定對16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税;隨後的2018年9月24日,美國再次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税,2019年5月份,美方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税從10%上調至25%。
2019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再度宣佈將對約3000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税,當年9月1日,美國對華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中第一批加徵15%關税措施正式實施。
當然,針對美國加徵關税的相關舉措,中方也採取了對等措施。
加徵關税最為直接的影響是提高了進出口成本,招商銀行研究院的一份研報數據顯示,經過多輪關税的加徵,美國對華關税的平均税率由2017年末的3.1%大幅提升至17.8%。
為何此時提及?
美國國內的高通脹或許是主因之一
加徵關税的做法顯然是不利於中美雙方的貿易交流的,在中美簽署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也涉及了降低關税相關內容,但總的來説,整體税率仍較高。
也正因此,拜登此次表明正在討論是否取消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加徵的關税一事引發了廣泛關注。
在本輪中美貿易摩擦中,加徵關税是美國對華施壓的主要手段之一,此時談起取消,意圖何在?美國國內的高通脹或許是主因之一,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3%,以近40年來最快的年增長速度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拜登此次提出擬取消對華關税背後的原因主要是美國經濟方面壓力較大,特別是通貨膨脹壓力已達40年來高位,這不僅僅影響民生,更對民主黨今年11月份的中期選舉的選情構成了重大威脅。而通過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徵的關税,可以緩解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助力中期選舉。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是極其不願意這麼做的,但現實情況又迫使其不得不如此。美國通貨膨脹較高,如果關税仍較高,會對通貨膨脹有所影響,目前,為了應對高通脹,美國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太明顯,此外,高通脹會影響拜登政府中期選舉的支持率,為了拉選票,其也不得不考慮更多的應對措施,取消對華關税便是其中之一。此外,從現實效果來看,即便美國對華加徵關税,中美之間的貿易仍在增長。
的確,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中美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而2021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額達4.88萬億元,整體呈增長趨勢。今年前4個月,美國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1.56萬億元,同比增長8.7%。
不過,白明表示,美國取消對華關税會對緩解當地通脹有一定影響,但效果不會是立竿見影的,因為通脹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美國超發貨幣及疫情防控存在一些問題。
梅新育進一步表示,其實,自拜登勝選之後,業界對於取消對華關税的呼聲就非常大,但其上任一年多,相關舉措仍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因此,我們對於此次美國擬取消對華關税的呼聲也要保持冷靜。
若取消加徵關税意味中美貿易摩擦緩解?
專家:只能説美國感到對華加徵關税的手段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正如前述提及,加徵關税是美國對華施壓的主要手段之一,那麼,若美國最終取消對華關税,是否表明中美貿易摩擦有緩解之勢?
業界對於這一問題多持有否定觀點。白明表示,即便美國真能取消對華關税也是被迫取消而並非主觀意願上願意取消的,其目的並不是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加強與中國之間的經貿關係,而是於己作為一種救急手段。
梅新育則稱,若美國此次真能取消對中國額外加徵的關税,也無法表明其對中國的遏制及中美貿易摩擦有削弱的趨勢,只能説美國感到對華加徵關税的手段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砸得太狠了,所以不得不換一種方式對華施壓。
若取消加徵關税利好中國哪些行業?
分析:機械、家電、汽車等行業受益
當然,無論如何,美國取消對華關税對於中國而言都是一個利好。“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一齣口大國,取消額外關税可以減輕出口負擔,對美國出口較多的產業、企業都會受益,覆蓋面比較廣,整體而言,我國對美國出口規模非常大,今年前4個月我國對美國出口達1.18萬億元,同比增長12.6%,若取消額外關税,將進一步擴大中國今年的貿易順差。”梅新育稱。
此外,根據公開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預計將從5月7日到7月5日就第一批價值約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以及從6月24日到8月22日就第二批價值約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收集行業意見。
興業證券研報顯示,借鑑美國出台關税排除清單的歷程,在美國調整對華加徵關税政策時,或先影響美國對華進口金額規模居前的商品。
據該研報梳理,在340億美元加徵關税清單中,進口金額規模最高的項目所在大類前5對應的中信行業分別為機械設備、電機及電氣設備、精密儀器、乘用車及其零部件及商用車及其軌交裝備,綜合可得,若有針對340億美元加徵關税清單的政策調整,可能相關的行業包括機械、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家電、電子、醫藥和汽車。
而在160億美元加徵關税清單中,進口金額規模最高的項目所在大類前5對應的中信行業分別為電機及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塑料製品、精密儀器、乘用車及其零部件。綜合可得,若有針對160億美元加徵關税清單的政策調整,可能相關的行業包括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家電、機械、基礎化工、電子、醫藥和汽車。
整體而言,若相應的美國對華額外關税被取消,機械板塊的通用設備、專用機械和儀器儀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板塊的電氣設備;家電板塊的黑色家電;電子板塊的光學光電和元器件;醫藥板塊的醫療器械;汽車板塊的汽車零部件、乘用車和商用車等行業將受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