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開放報告2021》將於11月5日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佈

《世界開放報告2021》專題新聞吹風會11月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理事長顧學明就該報告的重要意義、特色亮點、主要內容和正式發佈安排做了詳細介紹。

顧學明介紹,《世界開放報告2021》將於11月5日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發佈,並圍繞“世界開放的現狀與前景”召開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和政策決策人士把脈世界開放態勢。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新冠疫情加劇了大變局,全球化出現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愈演愈烈。世界究竟該不該開放?該怎樣開放?兩家資深研究機構聚焦世界開放,無疑是在高舉開放大旗,為擴大國際開放鼓與呼。

中國開啓對外開放進程四十餘年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二十年來,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成功實踐成為世界開放的“模範生”。張宇燕認為,《世界開放報告》聚焦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不僅將弘揚全球開放的正能量,而且將提高中國的國際話語權。

顧學明表示,《世界開放報告2021》分為世界開放全貌和中國開放實踐兩大部分,共十二章。第一部分包括前6章,重在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描述世界經濟的開放發展,探討經濟全球化與世界開放大勢,研究世貿組織與全球經濟治理,梳理國際貿易投資的實踐和成效等。第二部分包括後6章,回顧中國特色開放發展之路,總結中國開放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主要經驗,梳理自貿區港、進博會、“一帶一路”等重要開放實踐的進展,總結中國參與多邊和區域經貿合作的實踐,論述如何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通過全景掃描世界各經濟體對外開放態勢,《世界開放報告》可幫助讀者識別全球開放“高地”與“窪地”,便利開放“高地”與“窪地”之間互學互鑑,動態平衡開放各方的開放損益,提升世界開放治理能力,從而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張宇燕認為,《世界開放報告2021》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是世界開放指數。這個指數測度的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經濟開放以及同經濟開放直接、密切相關的跨境社會開放和文化開放,包括開放政策和開放績效,形成可統計測算的29項具體量化指標,對129個經濟體2008年至2019年的開放度進行排名。這個指數實現了對外開放概念、理論、方法、數據與實踐的嚴謹一致,在國內尚屬首次,同國外類似指數相比也具有明顯特點和優勢,比如平等對待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以及重用對開放動態較敏感的“快指標”。

顧學明表示,該報告之所以選擇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佈,是因為二者都突出開放發展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希望將《世界開放報告》打造為自己的拳頭產品,從而打造國際一流論壇,以推動中國和世界的開放。(經濟日報記者 孫昌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1 字。

轉載請註明: 《世界開放報告2021》將於11月5日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