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騰訊發佈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騰訊2021年全年營收5601.18億,同比增長16%;全年淨利潤2248.2億元,去年同期1598. 47億元,同比上漲40.64%。截止2021年12月31日,騰訊擁有員工112771名,年度總酬金為955.23億元。
這樣一個全年營收超5000億、人均月薪7.05萬的“龐然大物”,卻被馬化騰稱作是“一家普通公司,隨時都可以被替換”。一邊是越來越低調的“普通公司”,一邊是一年淨賺兩千多億的互聯網巨頭,這種強烈的反差,何嘗不是當今互聯網行業的矛盾及焦慮所在?
無奈之舉?
2021年互聯網行業的主基調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阿里、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也成為了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新京智庫統計,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1年發佈的89起關於互聯網企業反壟斷處罰案例,罰款累計已經突破了200億元。
其中,騰訊收到的罰單也較多。2021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佈了43起行政處罰案例,其中13起涉及騰訊。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佈了13起行政處罰案例,9起涉及騰訊。這些處罰案例多與投資併購案有關,處罰原因是“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
再加上全球經濟下行、新冠疫情、地緣衝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外界對於騰訊的擔憂首先反映在了其股價上。2021年,騰訊股價經歷了腰斬式下跌,盤中曾一度跌破300港元,自股價最高點累計跌幅超60%,市值也自高點以來蒸發超4萬億港元。儘管如此,截至3月23日收盤,騰訊3.4萬億港元的市值在港股市場中依然是市值最大的公司,比第二的阿里巴巴多了近1.2萬億。
在外部環境和內部壓力的持續作用下,騰訊也發生變化。2021年7月,由騰訊主導的虎牙鬥魚合併案被禁止;同年8月,騰訊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責令後宣佈放棄網絡音樂獨家版權。
2021年12月23日,騰訊控股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以實物分派京東集團股份的方式宣派中期股息。京東集團也同時發佈公告確認此事。此次派發後,騰訊控股對京東集團的持股比例將由17%降至2.3%,不再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
“騰訊減持京東”一事引發了外界的熱烈討論,有分析認為騰訊此舉有着配合反壟斷政策的原因。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東興證券研究報告認為,騰訊減持京東集團,是“主動梳理內部業務的政策風險,向監管部門釋放積極配合反壟斷政策的端正態度”。
在這種大背景下,也有不懷好意的人“乘虛而入”,擾亂視線。2月21日,某雪球用户發佈的“騰訊將被重錘”一事在業內得到廣泛討論,帶動了市場的恐慌情緒,當日騰訊股價下跌逾5%。
雖然最後該雪球用户清空發言並主動銷户,騰訊集團公關總監張軍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該消息為“謠言”,但仍能反映出外界對於騰訊的一點“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而騰訊在這種高度關注下也選擇越來越低調。
“不普通”變“普通”
在2021年底的員工動員大會上,馬化騰曾這樣表示:騰訊只是國家社會大發展期間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國家發展浪潮下的受益者,並不是什麼基礎服務,隨時都可以被替換。未來,騰訊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時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連接器。
從馬化騰有關騰訊未來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其實他所説的“普通公司”也可以視作騰訊開始撕掉互聯網公司標籤的標誌。零壹財經分析,在未來,騰訊將會助力產業互聯網,成為新產業的“孵化器”,諸多新產業將會在它的助力下衍生。這方面,京東努力向“新型實體企業”的轉型並獲外部認可,無疑提供了示範效應。
此外,從微信公眾號騰訊產業互聯網發表的名為《2021全年財報發佈:騰訊變“重”了》文章中,也可對於騰訊未來的佈局發展方向一探究竟。文章表示,騰訊堅持“數字化助手”定位,通過為各行各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追求用户、產業、社會三者價值的有機統一。
根據最新公佈的財報,騰訊備受關注的To B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第四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至人民幣480億元,首次超過網絡遊戲,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過去一年,騰訊繼續深入實體經濟,推進數實融合,乾重活。”2021年,騰訊聯合廣州地鐵集團發佈了新一代軌道交通操作系統穗騰OS 2.0;和寧德時代牽手,攻關新能源質檢世界級難題;結合強大的遊戲引擎和數字孿生技術,騰訊將城市、交通、工地等產業場景進行“實時孿生”;助力教育公平化、智慧化和個性化,騰訊教育累計服務了1000 多個省市區縣的教育主管部門等等。
騰訊通過賦能和改造的方式讓更多傳統產業發生蜕變,從而實現新的增長點。教育、民生、產業等方方面面,騰訊都有在佈局。
“持續加重技術研發投入,為數字基建夯實底座。”財報顯示,2021年,騰訊全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518.8億元,同比增長33%。騰訊持續發力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等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
其中騰訊雲已經成為國內算力最強的雲廠商,大數據日實時計算量超200萬億;數據存儲規模突破10EB,服務的客户超過 180萬家。目前騰訊雲在全球運營的可用區達到70個,覆蓋27個地理區域,全球化佈局全面加速。
2021年4月,騰訊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推動戰略落地,計劃投入1000億元,助力共同富裕。
馬化騰也在財報中表示;“我們相信,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結構性地邁向更健康的模式,迴歸以用户價值、科技創新及社會責任為中心的本源。我們正在積極適應新環境,降本增效,聚焦重點戰略領域,爭取長期可持續增長。”
以上種種,或許也表示騰訊正慢慢從一家“不普通”的互聯網公司變成“普通”公司。外界對於騰訊的關注是否也可恢復本質,多關注騰訊幹了什麼、取得了什麼成績,而不是關心騰訊是否會被“重錘”、又罰款了多少?如此輿論環境,怎能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