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俄烏衝突影響,歐洲深陷能源危機,通脹加劇,歐元疲軟。13日,歐洲外匯市場交易中歐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歐元對0.998美元,為近20年來首次。
荷蘭國際集團策略師稱,從期權市場的預測區間來看,未來四周歐元對美元最低可能跌至0.9545。上一次,歐元對美元達到這一低點還是在2002年。歐洲央行預計將在當地時間21日宣佈其11年來的首次加息。
美國靠製造地緣政治危機打壓歐元
一方面是美聯儲為規避風險收緊貨幣政策、多次加息,將危機轉嫁他國的考量;另一方面則是歐洲本身疲軟的經濟表現及其在俄烏衝突中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等行為,都讓歐元暴跌成為意料之中的現實,歐洲在俄烏衝突中替美國買了單。而回顧歷史,儘管歐元曾經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形成對美元霸權最大的潛在挑戰,但20年過去,依然只是潛在的挑戰。這其中少不了美國為維護美元霸權對歐元進行的打壓--過去20年美國製造或大力拱火的幾次地緣政治危機,無一例外都增強了美元的地位。
1999年1月1日,歐元作為記賬和轉賬貨幣在11個歐盟成員國啓動,標誌着歐元誕生。這被視為國際貨幣史上的重大事件,歐洲通過統一貨幣整合了內部力量,歐元被外界寄予厚望。
而就在兩個月後,美國帶領北約未經聯合國授權,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義危機”的旗號,悍然轟炸南聯盟,科索沃戰爭爆發。戰亂讓本來對歐洲十分看好的國際資本極為恐慌,紛紛外逃,尋求更安定的經濟環境,導致歐元從誕生開始對美元的匯率就一路走跌。儘管科索沃戰爭在1999年6月結束,歐元卻依舊錶現疲軟,在1999年底,歐元對美元匯率跌破1歐元對1美元的平價水平。
2000年11月,伊拉克政府宣佈將石油銷售從美元改為用歐元結算,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多次表示考慮改用歐元結算,與石油緊密掛鈎的美元霸權地位受到威脅,再加上2002年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開始流通後,歐元對美元匯率逐漸恢復至平價水平,之後歐元匯率繼續升值。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起軍事打擊,打的旗號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動武后沒找到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是讓伊拉克的石油恢復用美元結算、放棄了歐元。
時任美國眾議員 羅恩·保羅(2006年):最重要的是,美元與石油的關係必須得以維持,讓美元保持優勢地位,任何對這一關係的攻擊都會遭到強力反擊。2000年11月薩達姆要求用歐元給伊拉克石油計價,他的傲慢是對美元的威脅。
美國信用評級機構在歐債危機中推波助瀾
除了發動戰爭,美國在維護自己美元霸權地位上還不吝惜使用其他的手段。在歐洲遭遇主權債務危機時,來自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不斷推波助瀾,輸出和轉嫁美國的次貸危機風險,提振美元的同時令歐元承壓。
2007年到2008年,美國遭遇次貸危機,經濟遭受重創。為了救市,美聯儲開啓量化寬鬆,大量印刷美元,美元不斷貶值。從歐元對美元的走勢可以看出,從2007年8月到2008年3月,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一路走高,從2007年8月的1:1.36,一路攀升到2008年3月的1:1.58。在這樣的情況下,海量資金從美國外逃至歐洲。
而當時,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一場危機正在悄悄醖釀。2009年10月,希臘政府曝出債務問題。當時,由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讓希臘的兩大支柱產業:旅遊業和航運業進入寒冬,希臘的財政狀況糟糕。2009年12月,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和惠譽應聲而動,下調了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危機率先在希臘爆發。不僅是希臘,三大評級機構還連續下調了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愛爾蘭的主權信用評級,使得這些國家融資難度上升、成本提高,令它們的公共債務狀況更加惡化。這種惡性循環令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更難走出困境,助推了危機向更深的程度發展。而反觀美國,2011年下半年之後國內經濟復甦企穩,隨着歐債危機升級,國際資本的避險需求大大增強,資本紛紛迴流美國。
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就曾發出質問: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這樣敏感的事項,只掌握在三個機構手中,而且這三個機構都來自同一個國家,這合理嗎?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李永: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信譽大跌。美國資深媒體人丹·托馬斯認為,美國主權評級機構一直在政治中發揮作用。標普並不諱言評級中的政治因素。這三大評級機構在歐債危機期間對歐盟連連發難,卻長期無視美國的債務問題,掌控國際評級話語權的美國評級機構出於維護美國利益而採取“雙標”,是不能客觀揭示國家信用風險的。歐債危機背後摻雜着更深層的較量。也就是美國和歐洲展開的貨幣主導權和債務資源爭奪的大戰。
(wc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