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剛: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流通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吳志剛: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流通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圖片來源:Pexels

新京報訊(記者 王春蕊)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具有重要價值,但在實際使用中卻面臨着許多挑戰和問題。近年來,國內互聯網飛速發展,但行業管理規制粗放,應用程序禁止用户分享部分外部鏈接等互聯網平台濫用支配性地位的情況層出不窮,造成了用户使用互聯網應用的不便。

為了響應國家關於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決策部署,推動數據資源產權、數據流通利用、數據安全治理等制度完善,支撐數據驅動的科技創新,清華大學智能法治研究院、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等清華大學的五家智庫機構聯合發起了數據利用與數據治理的系列論壇。首期研討會“企業數據利用與治理”於2月5日成功舉辦。

會上,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軟件測評中心副主任吳志剛闡述了數據要素如何轉變為數據資產,並指出數據要素轉化為數據資產,是數據有效管控的關鍵。同時,他詳細闡述了數據資產管理化的關鍵步驟,以及提升數據資產管理化的能力。

從資產管理化的視角,看待數據

吳志剛表示,中央之所以把數據看作為一個重要的要素來看待,還要追究到數據的基本概念。其實,數據是我們原始信息基礎的原材料,它構成了我們圍繞着一種數據的加工,上升到知識,以及應用到知識過程中的能力。比如,我們人類區別於動物所不同的是,在於認知的方式。

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對信息和數據處理的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個過程中,數據從原來作為記錄的載體,變成了知識時代的一種要素,生產的要素。

比如,我們進入信息時代時,數字技術給人類帶來,更為主要的數據高效運轉能力和處理效能。並且,這時期算力算法數據,成為了擴大平台的一種方式,使得載體、工具都發生變化,形成了新的生產要素。

從數字技術的紅利,比如精準營銷、數據決策、數據營銷,數據思考,可看出新的數據治理體系發生變化,並重構了新的數據生產關係。萬物互聯已不是一個口號,已經成為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

數據就如同泉水一樣,進入到智能化時代,語言翻譯、智能汽車駕駛、無人車應用,都來源於對高質量數據的有效管控。這就是數據發展的新趨勢。

對於如何對數據進行有效的管控,吳志剛認為,這主要取決於怎樣看待數據。隨着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們通過知識、數據來帶動信息流,通過數據的高速轉動,來擴大土地利用,降低勞動力成本,促進資本快速流轉,加快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快速傳播。

因此,中央逐漸把數據作為新的戰略,並且,世界各國將數據作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來加以控制。

那麼,將這些無序的數據,進行有效提煉,成為真正的黃金,真正的資產,就如同將一堆沙進行有效提煉,才是對這些海量數據加以有效利用的關鍵。

數據資產管理化的關鍵步驟在於形成有效對應

對於數據資產管理的步驟,首先要把分散在一個機構內不同系統上的系統有效的匯聚起來。我們要看到電子數據都是依託於相關的平台,這樣我們找到數據的對應點,將原有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盤點。

同時將來源的過程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將各種數據按類別、按業務線以及相關係統線進行管理,按照相關的重要性視角進行有效管控。

工業大數據的分級分類方式,就是首先要把自己的資產家底摸清摸透,然後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有效治理,進行資產的登記。然後依託相應的大數據相關的專業化機構進行有效的授權化的運營,在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下對數據進行加工,把原始的數據要素加工成產品,而不是把原有數據進行交易。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企業應該把自己相關的數據治理好,形成一個有效的對應,通過這種方式,將原來的無序化的數據進行有序化的管控,來加以管理。這樣的話,才能夠促進有效發展。

提升數據資產管理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而需要全體部門、各個單位所有各方共同參與,共同努力。

編輯 柯鋭 校對 王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8 字。

轉載請註明: 吳志剛: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流通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