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最嚴"限塑令"下 上游助推中下游企業轉型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財經

  最嚴“限塑令”下上游助推中下游企業轉型

  上游企業佈局原料提升產能 降低原料成本是關鍵

  3月10日至12日,“2021 中國(廣東 佛山)國際橡塑產業博覽會” 在廣東省佛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為響應國家環保號召,展會特增添生物降解材料展區。

  從“限塑”到“禁塑”,從“一次性塑料”到“全生物降解”,相關政策的發佈也進一步對行業進行着影響。從去年至今,一路上漲的生物降解材料價格,在上游頭部企業佈局材料生產後,儘管產能會有所增加,但今年生物降解材料PBAT價格或將繼續維持高位。而上游、中游、下游企業的相互影響下,有望能夠五年內完成“禁塑”的階段性目標。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武威

  從“限塑”到“禁塑”

  2008年6月1日是我國“限塑令”實施首日,從該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在2025年以前完善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2020年7月11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禁限管理的細化標準進行了詳細界定。

  針對“限塑”與“禁塑”,武漢市政協委員、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斌介紹,2008年的“限塑令”是專門針對商超的購物袋這一個產品的要求,限制超薄的購物袋,並且需要收費。他認為,此次的《意見》是“限塑令”的升級版,禁止生產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既不讓生產、也不讓銷售,這是和2008年最大的不同;另外,此次是全方位的,並不是一禁了之。“第一是減量,第二是替代,用可降解替代不可降解。第三點則是循環,當替代不了的時候,就要循環使用,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對環境的污染。”張立斌説。

  “2008年的‘限塑令’只提到了開始,並沒有提到結束的時間和達成的目標;而此次《意見》則明確了從2020年到2025年的五年時間週期,不但有時間表,還有禁塑目錄,以及各個行政區劃級別的相關指南。我覺得用五年的時間去解決一次性塑料的問題是有把握的。”張立斌説。

  生產原料價格短期仍在高位

  “找塑料網”總裁牟斌則認為,新版“限塑令”不應被定義為“禁塑”,“塑料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可以説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塑料。目前,國家的政策是限制一次性塑料消費品,主要是一些一次性的塑料購物袋、垃圾袋,還有一次性的餐盒,要先把這些塑料產品限制住,這樣做對全球的環保都是非常有貢獻的。”

  牟斌表示,新版“限塑令”出台之後,整個行業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很多原先做不可降解餐盒、塑料袋的企業都在努力地嘗試轉型做全降解的餐盒。另外還有上游做塑料改性、新材料的公司,他們之前主要是做普通塑料改性,如今也在朝着全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嘗試。

  牟斌介紹,當前生物降解材料PBAT的價格上漲很厲害,生產PBAT的原料BDO(1,4-丁二醇)也供不應求,價格已從7000多元每噸漲到3萬多元每噸,這直接影響到PBAT的價格,目前PBAT價格是35000元每噸,原料供不應求、價格過高是困擾行業的最大問題。

  他表示,目前已有30多家企業正在擴大PBAT的產能,綜合統計下來,未來將有三四百萬噸的產能。但PBAT的價格要降下來還要一段時間,短時間內價格仍將維持在高位。

  蘇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黃仁洪認為,原材料投入產出需要一個過程,當原材料供應充足之後,市場形成使用習慣也需要一個過程。“政策下來之後,能推動上游繼續投入大量資金生產,這樣中下游才有積極性跟進。”他表示,隨着產能增加,整個鏈條發展起來,加上市場培育,才能真正達到“限塑”目的。

  去年全省塑料製品加工業營收4721.7億元

  自去年1月《意見》出台後,省級“禁塑”政策出台明顯加快。去年9月,廣東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實施,明確到2020年底,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廣東省塑料工業協會會長符岸表示,《意見》中的政策措施涵蓋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環節,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有利形成塑料污染治理長效機制。此外,《意見》也考慮了不同區域和行業的差異性,按照重點突出、有序推進原則,分時間段、分地域、分步驟,積極穩妥推進。

  符岸介紹,2020年全國塑料製品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達到16592家,資產總額達到16452億元,塑料製品產量為7603萬噸,營業收入達18890億元。我國是塑料生產、消費大國,廣東也是塑料大省,全省去年塑料製品加工行業營收4721.7億元,佔全國統計數22.05%。

  學界:五年將PHA成本降低至12000元每噸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陳國強研究生物降解材料PHA已有36年時間,他和團隊正爭取用5年時間將PHA成本降低至12000元每噸,一旦實現,意味着未來生物降解袋將與目前的塑料袋價格相當。

  陳國強介紹:“在學術上,我國多年來一直對生物降解材料領域有很大的投入,其中,清華大學發表的關於PHA的論文從質量到數量都是全世界第一的;而在應用領域,全世界做PHA的公司中,中國數量最多。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產業方面,中國在這個領域都是領先的。”他告訴記者,相較其他的生物降解材料,PHA材料有很多無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它的結構多樣、性能多樣、生產原料多樣,同時具有強生物降解性、海洋溶解性、動物可食用性等多重優勢。“PHA的所有原料都是種出來的,在生產過程中採用全生物發酵,無需高温高壓,無需有機溶劑,成品用完之後搗碎可以用來餵豬、餵魚,也可以用堆肥方法降解,整個過程達到100%的碳中和。”

  陳國強表示,目前困擾PHA發展的問題還是成本,用於生產PHA的原材料每噸售價高達四五千元,而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還有生產規模小;但他的團隊目標是5年內將PHA成本降低至12000元每噸,這將讓PHA製成的生物降解袋成本與目前塑料袋價格差不多,“這樣大家在用的時候就不用考慮價格的因素了,當然我們要付出很多努力。” 陳國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