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些失去“獨角獸”地位的新氧 狀況不容樂觀

來源: 中訪網財經

近日,新氧發佈了最新財報。儘管新氧是去年為數不多仍然持續盈利的同類公司之一,投資者仍然不太能接受它的最新業績。

報告出爐後,它的股價下挫近17%,使得公司險些失去“獨角獸”的地位,市值僅略高於10億美元的門檻。

近年來,網紅經濟興起、直播行業如火如荼,顏值經濟成為新的經濟風口。

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醫美產業的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

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這意味着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即使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也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

險些失去“獨角獸”地位的新氧 狀況不容樂觀

目前,中國合法合規的醫美機構僅有12%,合法合規的醫生只佔24%,而近九成的“黑醫美”機構中這些“黑醫美”場所使用的90%以上的流通醫療美容設備都是假貨。

這意味着,每8家醫美醫院只有1家合法,4個醫生只有1個合規,整個行業的非法從業者高達10萬以上,而每年因醫美致傷致殘的消費者也高到10萬人以上。

作為擁有最多流量紅利的新氧,卻沒有沾到這個光。

數據分析顯示,2020年新氧平台上24%診所銷量為0,逾50%診所銷量不多於50單,遠沒有達到宣傳的效果。對此,新氧方面發表聲明稱藍鯨資本的報告存在多處錯誤,為此新氧將對稱職的第三方諮詢機構開放現金核查和盡職調查。

在報告中,從抓取到的數據顯示,有超過3000家診所在新氧平台以平均每年267895元的價格在新氧平台做廣告,但是2020年,這其中24%的診所在新氧平台的銷售額為零。

並且從平台上提供的數據找到某醫院,但該院並沒有整形外科,而且名單中的醫生要麼在其他科室工作,要麼根本不在該醫院。新氧涉嫌利用網絡爬蟲技術,在平台大量錄入虛假醫生和醫院。

訂單方面,在新氧平台僅45個工作日就有70多億人民幣的交易額,這個數字讓人難以置信。

調查人員也聯繫到入駐新氧平台的武漢憶美凱德整形醫院工作人員,對方稱該院醫生一般一天只做3~4台手術。但是在新氧平台上,該院某醫生45天完成了803例雙眼皮手術、165例隆鼻手術,231例自體脂肪面部填充手術,以及312例脂肪切除手術,就算無論類別,該醫生每天至少得完成33台手術……

更誇張的是在平台上,還有一名醫生在45天內完成了4425次自體脂肪面部填充手術,也就是説,每天得進行98台手術。據該院工作人員回應,新氧顯示的手術預約數量至少誇大了28倍!

在新氧的平台上,一端是醫生和醫美機構,一端是求美者。

新氧提供的價值在於,幫助醫生和醫美機構進行信息化建設,以及為用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內容。這背後考驗的是,新氧是否具備引導行業走向標準化、信息化的能力。也就是説,新氧不僅是中間方,更承擔着醫美行業數字新基建的角色。

從這個角度出發,衡量新氧的價值就要看供需雙方實打實在平台上的投入成本。

數據説話,去年第四季度,新氧的總營收、月活躍用户數、入駐機構數分別保持了18.6%、142.3%和40.5%的高速增長,2020年全年總營收同比也增長了12.4%。

新氧平台的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醫美非手術品類同比有了更大增長,是2019年的115.6%。但是,有一個數據卻格外抓眼:新氧去年的淨利潤出現了同比97.24%的大幅下跌。這背後,是新氧多項成本的上漲。

如果新氧在垂直領域構建起足夠強的平台效應,在市場逐步形成“醫美即新氧”的認知,情況會有所改變嗎?

有支持者看好新氧未來競爭格局的優化,認為醫美行業市場細分,獲客成本高昂、B端資源壁壘高,市場終局會是“常見市場格局”,即“一個超級寡頭主導市場 少數玩家聯合瓜分剩餘少數份額”的格局,成為“超級”的新氧將強化領先優勢,後進入的玩家即使是美團、阿里這樣的巨頭,也很難改變什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3 字。

轉載請註明: 險些失去“獨角獸”地位的新氧 狀況不容樂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