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新規!還有公司在保殼,A股的殼為何這麼迷人?

正所謂“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對於一個健康的市場,不僅要接納新的優秀成員,更要把落户的成員淘汰出去,這在A股上就是退市機制。

而近期,上交所更新了退市機制,此次的更新將更精準的打擊空殼公司。不過仍有公司不信邪,還是開展了一些“保殼”的行為,那麼這種行為真的有用嗎?還有哪些公司在新股後也面臨退市風險呢?

上交所發佈新股

11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2號—財務類退市指標:營業收入扣除》、《科創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業務指南第9號—財務類退市指標:營業收入扣除》,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指南》旨在明確財務類退市指標中營業收入具體扣除事項,提升財務類退市指標可執行性,落實落細退市新規。

在具體措施上,一是堅持目標導向原則,精準打擊空殼公司。二是採取“定義+列舉”方式,明確營業收入扣除事項。三是強化審計機構核查要求,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根據退市新規,2021年年報披露後,上市公司若首次觸及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財務類退市指標,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即*ST公司,2021年若繼續觸及退市指標,將直接退市。

那麼有哪些公司會在明年有較大的退市風險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以滬市上市公司為例,截至10月31日披露三季報口徑,12家公司淨資產為負,12家公司營業收入低於7500萬元且淨利潤扣非前後孰低為負,根據折算全年可能觸及營業收入低於1億且淨利潤扣非前後孰低為負。

其中,包括*ST實達、*ST拉夏、*ST商城、*ST易見、*ST中新、*ST天成等在內的12家公司可能觸及淨資產為負。*ST海創、*ST環球、*ST中新、*ST天成、*ST明科、*ST昌魚、*ST遊久、*ST中房等12家公司可能觸及營業收入低於1億且淨利潤為負的組合指標。

另外,還有一些公司2020年審計報告為無法表示意見,比如*ST濟堂、*ST西水、*ST明科、*ST天成、*ST中新、*ST易見等,其觸及無法表示意見的事項可能仍然沒有得以徹底解決,也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還有公司在保殼

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此次的新股就是為了更好的打擊空殼公司,其中明確提到:為防止公司通過各種類型的其他新增業務保殼,《指南》將“未形成或難以形成穩定業務模式的業務所產生的收入”作為“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的兜底條款。

但依然有公司開展了保殼行動。

11月22日晚,*ST華資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包頭華資貿易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食品生產、銷售、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等,擬組建業務團隊在2021年11月下旬起開展業務,擴大收入規模。

*ST華資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96.80萬元,同比下降2.17%,淨利潤882.63萬元,同比下降71.22%,基本每股收益為0.02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466.17萬元。

與此同時,*ST新億公告稱,公司擬受讓博阿斯所持億翔源23%的股份,鑑於博阿斯的該部分認繳出資尚未形成實際出資,本次交易價格為0元。

*ST新億10月29日晚間發佈業績公告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71億元,同比增長4433.1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187萬元,同比增長363.3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0796元。

A股的殼為何如此迷人

除了保殼以外,我們經常還可以看到有公司借殼上市的消息,那麼A股的殼到底有何魅力,使得許多公司甚至要借殼上市呢?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許多公司之所以選擇借殼上市,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可以有許多優勢。

首先是減少審核等待的時間。借殼可以繞過監管部門審查,快速上市,大大縮短了上市時間。在A股市場IPO排隊的時間太長了,而借殼上市,幾個月就能走完流程。借殼上市相當於走了一條捷徑。

其次是降低門檻。在A股直接上市,對於主體資格和財務會計方面有較多的要求,比如要求:經營年限需持續經營三年以上;主營業務最近三年內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三年內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等。

股本總額少於3000萬人民幣的企業不準上市。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足 5000 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不足3億元,不能上市。

並且不是一股一權的不能上市。當年的阿里巴巴,就是因為阿里巴巴公司內部的股權架構相對比較複雜,導致其赴港上市失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5 字。

轉載請註明: 不懼新規!還有公司在保殼,A股的殼為何這麼迷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