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經濟數據出爐!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意味着什麼?
據新華視點,國家統計局28日發佈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預計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2.3%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2月28日消息,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7.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4.5%。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5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2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7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預計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0%。
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預計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7746元/人,比上年提高2.5%。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長2.0%。國民總收入1009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9%。
據盛來運介紹,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十三五”時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名義增量達到6.5萬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多1.0萬億元。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十三五”時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2045元,比“十二五”時期多增156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年均減貧1115萬人。
據中國新聞週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陳憲表示,中國達到人均GDP(GNP)1萬美元的水平,下一個目標就是高收入國家的入門標準了。按照2020年世界銀行的標準,一個國家的人均GNP超過12535美元,就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今後若干年,中國經濟增速仍有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不難推算,未來五年左右,中國的人均GDP將達到高收入國家的入門標準,即在“十四五”規劃結束的2025年,大概率將躋身於高收入國家。
達到高收入國家標準,就意味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嗎?陳憲表示,如果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僅僅是總量標準的話,這麼説沒有什麼錯。但是,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等收入陷阱是結構性矛盾所致,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長期導致低收入人羣人力資本投入不足,短期致使他們的消費能力低下,進而陷入較長時期的低增長甚至零增長或負增長。所以,一個國家在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同時,要致力於反貧困,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才能在成為高收入國家後,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進入中等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行列。實際上,中國在反貧困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兩個方面,已經並將繼續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中共中央在展望2035年遠景目標時,根據成為發達國家多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在提高收入水平和縮小收入差距方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羣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人均的總量性指標有着固有的侷限性,需要結構性指標的支撐,二者要同時實現。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