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增產、電價調整,這個冬天會“暖”嗎?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寒冬將至,煤炭和電力供應卻頻現緊缺信號。雖然“一刀切”的拉閘限電已被叫停,但煤炭、電力整體供需偏緊的形勢必須正視。近期,國家各層面各地方及相關部門和企業均對今冬明春的煤炭、電力供應作出表態,政策相繼落地。

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冬明春的煤炭、電力供應,作出六點安排,包括增產增供、電價調節、遏制“兩高”盲目發展等。10月11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餘兵率隊調研國家能源集團,從上游供給側入手,提出加快釋放產能、加大煤炭供應。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進一步深化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從下游需求側入手,通過調節電價進而調節市場需求,理順“煤電”關係。

同時,自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來,作為能源“國家隊”的多家央企和全國多省份均已表態,全力抓好今冬明春保供工作。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多種因素導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現拉閘限電,已經影響正常經濟運行和居民生活。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做好有序用電管理,糾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產限產或“運動式”減碳,反對不作為、亂作為。

企業用電成本有所增加,居民電價水平不變

10月12日,一份被官方視為“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的文件發佈。這份名為《關於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對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相關部署加以落實。

從我國電價改革的時間軸來看,2004年以來,我國逐步建立燃煤發電標杆上網電價及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到2019年,電價機制經歷深化改革,煤電上網電價進入“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階段;再到如今,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機制迎來進一步深化改革。

此次改革涉及4點核心變化,包括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市場,推動工商業用户全部進入市場,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範圍,保持居民、農業用電價格穩定。

4點措施繼續遵循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要求。特別是在“放開兩頭”,即發電側和用電側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在發電側,改革將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也就是説,改革後,燃煤發電電量將全部進入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在“基準價+上下浮動”的範圍內形成上網電價。據悉,目前我國有約70%的燃煤發電電量已經進入市場。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表示,由於我國燃煤發電佔比高,燃煤發電電價有“錨”的作用,此舉將進一步帶動其他類別電源發電電量進入市場,為全面放開發電側上網電價奠定基礎。

在用電側,改革將推動工商業用户全部進入市場,按照市場價格購電,此前執行的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將被取消。屆時,目錄銷售電價將只保留居民、農業類別,居民、農業用電價格、方式保持不變。據瞭解,目前,我國有大約44%的工商業用電量已經進入市場。

與此同時,此次改革還擴大了市場交易電價的上下浮動範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其中,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彭紹宗表示,市場交易電價出現一定上浮,企業用電成本會有所增加,但總體有限。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鼓勵地方採取階段性補貼,減輕這類企業的用電負擔。同時,改革提出高耗能企業電價不受上浮20%的限制,意味着用電多、能耗高的企業就要多付費,也倒逼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記者注意到,“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範圍分別不超過10%、15%”的定價標準是2019年確定的。國家發改委當時表示, “全國電力供需相對寬鬆、燃煤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低於正常水平。”

時移世易,當前燃煤發電的供需形勢與2019年時已有很大不同。萬勁松表示,此次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核心是真正建立起了“能跌能漲”的市場化電價機制。

國家發改委同時表示,改革不會影響居民用電,改革後,居民、農業購電用電方式不變,電價水平不變。對企業來説,用電成本會有所提高,但總體有限。對整體物價水平也影響有限。

保供大省增產增供,內蒙古核增煤炭產能近億噸

電力的上游是煤炭生產與運輸。近一段時間,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煤炭需求超預期增長,助推煤炭價格走高。

煤炭價格高企,而市場定價的煤價與“半計劃、半市場”的電價之間尚不能形成有效疏導,一邊是“煤價翻了1倍”,一邊是“發一度電賠一毛錢”,虧本運行嚴重抑制了煤電企業的供給積極性。

因此,除了從下游需求側入手,通過調節電價來調節市場需求,理順“煤電”關係,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對上游供給作出部署,要求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儘快釋放產能,加快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礦投產達產。交通運輸部門要優先保障煤炭運輸,確保生產的煤炭及時運到需要的地方。

記者注意到,煤炭保供大省,如內蒙古、陝西、山西等近期均有政策落地。

10月7日晚,網傳一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於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10月9日的內蒙古日報確認了該通知的真實性。

根據通知,內蒙古將核增72處煤礦的產能,即日起可臨時按照擬核增後的產能組織生產。名單顯示,72處煤礦主要集中在鄂爾多斯市,共建議新增產能9835萬噸,在原有17845萬噸/年的生產能力基礎上增長55%。

10月10日,鄂爾多斯市與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等18個省區市簽訂四季度煤炭保供合同,涉及保供量5364萬噸。據悉,9月份以來,鄂爾多斯市累計補籤四季度煤炭中長期合同突破1億噸,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全市正常生產煤礦229座,日均產量超220萬噸。

同為煤炭保供大省,山西與內蒙古2020年原煤產量合計佔全國的53.7%。9月29日,山西與14省區市簽訂了煤炭保供合同,涉及保供量5500萬噸。山西省能源局局長姚少峯表示,承擔保供任務的企業要不打折扣落實合同量,分解到月,合理安排發運、接卸,保證履約率。

不過,山西近期遭遇的罕見強降雨或使煤炭保供面臨不確定因素。據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消息,截至10月8日,全省已停產煤礦60座,部分煤礦運輸線路嚴重受阻。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降雨對煤炭開採的影響整體有限,但短期會對運輸形成衝擊。

同樣遭遇暴雨的煤炭保供大省還有陝西,目前,陝西官方並未發佈煤礦停產消息,並對網傳的“榆林地區煤礦停產停銷”消息進行闢謠。截至10月11日,榆林市157處煤礦正常生產建設。

根據陝西省發改委消息,該省已組織省內重點煤炭企業增產,並編制了國家下達陝西的保障湖南、湖北等14省份3900萬噸煤炭保供任務分解表。

除燃煤發電外,在此輪電力短缺中,水電、風電、天然氣等發電量不積極,沒能起到彌補缺口的作用。作為火電之外的第二大供電來源,今年前5個月,水電僅佔全國總供電量的11.6%。對此,今日發佈的電價改革通知中提出,進一步放開各類電源發電計劃。

能源“國家隊”表態,多地要求確保羣眾温暖過冬

寒冬將至,民生用能需求增加,多地多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已經表態,堅守民生用能保供底線,堅決避免壓限居民用能的情況發生。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民生用能佔整個供應的比重不高。居民用電佔全部用電的比重不到20%,民生用氣佔全部用氣的比重不到50%,有能力、有條件給予全額保障。

中央企業提供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煤炭產量。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日前主持召開能源保供工作專題會議,電網、發電、煤炭、石油石化等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蔘加。郝鵬強調,最大限度保障電力平衡,嚴格落實“限電不拉閘”要求,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優化有序用電方案。

作為能源“國家隊”,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石油等多家大型能源、電網、煤炭、油氣企業近日緊急召開專題會議,再部署今冬明春電力、熱力保供工作。國家電網表示,將通過強化電網安全管控、科學合理餘缺調劑、加強設備運行維護等多種方式,確保羣眾温暖度冬。

電力短缺嚴重且冬季異常寒冷的東北地區受到更多關注。近日,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向東北地區傾斜資源,全力保障東北能源運行平穩。

記者注意到,9月27日至28日,東北三省政府“一把手”均對保障民生用能提出要求。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鬍昌升指出,優化完善有序用電方案,優先保障疫情防控、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重點企業用電需求,特別是要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確保冬季居民住上暖屋子。

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表示,必須把煤炭保供和電力穩供作為當前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任務,千方百計保供電、保供暖、保民生、保生產,決不能因缺煤缺電影響羣眾正常生產生活、影響吉林振興發展大局。堅決防止對城鄉羣眾生活用電和基本民生基本公共服務用電拉閘限電,確保重點工業企業用電。

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寧要求,按照優先級安排企業避峯讓電,有序壓減高耗能企業用電,確保重點工商業企業用電。切實保障羣眾生活、城市運行和基本公共服務用電,全力謀劃供暖期電煤供應,決不能因缺煤缺電影響羣眾正常生產生活,確保全省人民羣眾温暖過冬。

至此,這場自9月下旬開始,從華東、華南一路北上至華北、東北的“電力供需緊張潮”已經席捲20餘地,嚴峻程度為近年之最。

早在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就指出,針對電力供需形勢的新變化、新特點,國家能源局已經深入研究完善電力供需平衡預警機制,加強對全國各地今年和未來三年的電力供需形勢預測預警,合理安排電源建設,提前做好應急預案,確保有關重點地區迎峯度夏、度冬期間電力平穩有序供應。

可見,全國範圍內的大面積電力短缺並非一日之故。破解疫情後經濟快速恢復、用電負荷攀升、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等多重背景下的供需失衡仍需時間。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見習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57 字。

轉載請註明: 煤炭增產、電價調整,這個冬天會“暖”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