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股神”和企業家,巴菲特的任何言行都會在商界掀起波瀾,引起媒體的爭相報道和熱烈討論。我們向巴菲特學習,到底學的是什麼?
5月4日,盛景網聯董事長、盛景研究院院長、盛景嘉成母基金創始合夥人彭志強,在圓石投資人俱樂部發表了以《巴菲特,你能學會嗎?》為題的在線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而成,略有刪節。
作者 | 彭志強
圖源 | 作者供圖
今天這個時點討論巴菲特有重大意義。
為什麼?因為A股又跌破3000點了,移民搜索的關鍵詞熱度也出現了指數級增長,企業家和投資人面對當下的環境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疑慮。
我們做創投,屬於典型的長週期投資,短則7+2(年),長則10年以上,是重倉國運、重倉中國未來,這一點和巴菲特非常類似。我們認為當下恰恰要堅定對國運的信心,在這個時點學習和研究巴菲特具有重大意義。
伯克希爾的本質
1、伯克希爾哈薩維:多元化實業控股集團+保險業浮存金雙輪驅動
巴菲特本質上是一個多元控股實業集團的企業家,投資只是他的一種手段。從早年的參股型投資,到今天的控股型實業併購,他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成為了價值投資的典範與標杆。
他早期的參股型投資目標是煙蒂股、差公司、價格便宜,後來逐步進階到投資優質公司、淨資產有很大折扣的價值性投資,成功的關鍵則是控制了美國經濟各類基礎設施企業。
大家過去可能更多關注到的是巴菲特股東大會談到的投資觀點,但伯克希爾最大的優勢是超大規模、幾乎沒有成本、長週期的保險浮存金。
超大規模是多大呢?到去年年底,伯克希爾保險浮存金的規模是1470億美金。現在巴菲特的保險集團由數十家保險公司構成,去年的營業收入規模是751億美金。這樣規模的保險浮存金幾乎是沒有成本的,在覆蓋了保險賠償金額以後,保險資金就可以用於投資。
保險公司每年有賠償支出,同時不斷有保費滾入,金額不會有大規模的下降,所以保險浮存金可以做長週期投入。
這是巴菲特巨大的發動機、巨大的優勢來源,是很多人學不了巴菲特的重要的背景。
巴菲特除了做控股型收購之外,還進行參股型、高股權佔比的股權投資,這樣他才有話語權、對這個公司才有影響力。伯克希爾不斷通過持續擴大的保險浮存金、投資收益,以及它旗下企業的經營利潤,不斷壯大投資和收購能力。
因此,伯克希爾的商業本質是一家進取性極強的保險(控股投資)公司和實業產業公司雙輪驅動的公司。
我們在中國看到很多保險公司做投資,都是一些非常保守的小股權比例投資,投資回報率低得驚人,只有3%—4%。而巴菲特做投資,主要精力放在控股型收購上,即使是參股也是追求高股權佔比。
這和傳統保險公司完全不同,他在一定程度上重構了保險公司商業模型。一家VC/PE投資公司,難以獲得像保險浮存金這樣超大規模、超長週期、超低成本的資金,所以伯克希爾不是一家傳統認知意義上的投資公司。
再來看伯克希爾哈薩維的股東架構,它是使用了美國很多公司使用的A/B股結構,B類股票可以獲得的股息和分配權相當於A股的1500分之一,投票相當於A股的1/10000。
巴菲特擁有16.2%的整體股東權益和32.1%的投票權,查理芒格擁有0.3%的整體股東權益和0.6%的投票權,保險業務主席和非保險業務副主席持有的投票權和股東權益均不到0.1%。
2、巴菲特:多元控股實業集團企業家
巴菲特的父親是股票經紀人,後來競選了國會議員。巴菲特在父親的公司實習了幾年。
5歲的時候,就從祖父的雜貨店批發可口可樂零售給鄰居,做報紙投遞生意,可以説是家學淵源。
客觀地説,巴菲特本質上是美國的頂級企業家,投資只是他經營企業一個手段。2019—2021年,伯克希爾的保險和實業企業每年貢獻可用於投資的淨現金流達到了390億美金,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即使在扣除鐵路和能源業務相對龐大的資本性支出後,依然有非常充足的現金流可以用於未來投資。
伯克希爾重倉了美國的基礎設施,遍佈各行各業且資產龐大。
比如鐵路業務,巴菲特認為北伯林頓鐵路業務如果改成卡車運輸,美國的碳排放就會爆棚,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被取代。這家公司在去年創造了60億美金的淨收益,這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伯克希爾花了260億美金重倉收購的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實業公司。
再比如能源業務,這塊業務貢獻了9%的營業收入和10%的利潤。它是個公共事業的集團,在風能、太陽能這些新能源領域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
巴菲特曾經説過,他的主要工作是看年報,要看到伯克希爾控制公司的年報、季報,同時還要看5—8家競爭對手的財報。
大家可能對規模沒有概念,下面來看一下這是多麼龐大的工作量。
先看伯克希爾的製造業,收入和利潤貢獻則更是雙雙超過25%。涉及了60多個國家、全球將近660多個工廠,包括工業品、建築產品、消費品,多數是隱性冠軍企業。
工業品領域代表性企業IMC是切削刀具公司,是以色列伊斯卡的母公司。我們帶着企業家LP去以色列考察時,他們下午3點多鐘就下班了,都去海灘玩兒了。中國的企業家問他們為什麼工作這麼輕鬆?他們的回答觸動了我們的靈魂深處:“只有站在價值鏈的頂端,才有資格享受生活”。
工業品領域還有馬蒙公司(Marmon),這一家公司就有10業務羣,涉及到餐飲、水處理、汽車後市場等等。還有金霸王這樣的電池品牌,也是伯克希爾收購的製造業的公司。
再看一下分銷業務,麥克萊爾(Mclane)是給各種各樣的便利店、銷售商、藥店等提供雜貨配送、餐飲服務、飲料配送,即供應鏈服務。給沃爾瑪提供的分銷業務16.5%,7-11佔13.9%,百勝品牌佔11.5%,大客户佔了麥克萊恩業務的40%。
第三塊是服務和零售業務,比如説NetJets,是共享包機航空服務,這家公司還是非常有特色的,讓大家可以共享私人飛機的航時,是比較早的共享經濟。當然還有比較熟悉的DQ冰淇淋。零售業裏面有非常多的企業,國內用户熟悉的企業比如喜詩糖果。
一定程度上,巴菲特不光是投資大師,更是領導力大師。能夠把各行各業的這麼多企業領導好,是非常有難度、非常驚人的一件事。伯克希爾的基本盤是各行各業實業資產和保險業務,然後才是他的非控制性投資業務。
如果説巴菲特是個企業家,很多人會認為和我們中國人關係不大,但當傳播他是“股神”的時候,就一下受到了上億股民的關注,就“出圈”了。
在伯克希爾的主要持倉中,佔美國運通公司股份的19.9%,在蘋果持股5.6%。蘋果現在持有的股票價值達到了1610多億美金,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麼大體量,賺了5倍。
再有就是股民們津津樂道的投資可口可樂,佔比9.2%。另外他最近連續買入了日本的幾家公司,伊藤忠、三菱、三井等等,這都是非控制性投資業務。
伯克希爾持有了美國眾多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等等,是美國的基礎設施企業,各行各業的產業毛細血管。很多人在問,如果巴菲特不再擔任伯克希爾的董事長或者CEO,退休了,伯克希爾會怎麼樣?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伯克希爾的基本盤就是美國的基本盤,只要美國基本盤不崩,伯克希爾就會持續地穩健地發展和成長。
中國很多媒體上傳播巴菲特是“股神”,為了實現傳播效果,説伯克希爾以小博大,只有一個不到30人的極小投資總部,以此創造神話一般的傳説。其實截止到2021年底,伯克希爾及其合併子公司在全球僱傭了37.2萬名員工,其中77%在美國。
真正的伯克希爾是一家多元實業控股集團,伯克希爾的基本盤是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和實業資產,幾乎可以等同於美國的底盤。巴菲特要做的就是讓控股企業獨立經營自運轉,而巴菲特專注負責做好企業的資本配置和CEO選擇。
如何向巴菲特學習?
成功無法複製,智慧可以傳承。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絕對是可以借鑑的。
巴菲特每年的年報、股東大會,觀點很類似,看幾份年報、股東大會就差不多了。他並沒有什麼新東西,講的都是常識。
巴菲特特別推崇的理念叫做“一致性原則”,十年幾十年前講的話,今天還這麼講、還這麼幹,不是每天變來變去。
迴歸到巴菲特幾十年來原則性的理念和智慧,一定對你的企業事業、家族的傳承、幸福人生等方方面面有所啓發和啓示。
1、堅持長期主義
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核心底層邏輯是:長期主義。
我們看到他會持續60年觀察一家保險公司,會用長達40年的時間從調研到參股、最後全資控股Geico保險。所以他一再強調,如果你沒有持有一家公司股票十年以上的預期,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鐘,根本不要買它。
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好公司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既然全世界的好公司這麼少,決定投資時就要重倉,就要通過高股權比例確保話語權。
比如蘋果公司的回購問題,是把大量的閒置資金用於股票回購還是不回購?這對於蘋果市值影響非常大,在當年蘋果股東里的爭論、爭議非常大。這個時候你有話語權,才能確保你的投資收益更為主動。
長期主義關注企業內在價值的長期性和護城河,市場價格和企業內在價值會背離,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忽略掉市場價格的噪音。
為什麼巴菲特要待在奧馬哈那樣一個小鎮上,遠離華爾街?不僅是他的個性使然,很大程度上也是要想關注長期的事情,屏蔽掉短期干擾。
巴菲特所投資的公司是長週期的成功,源自於他的思考:這家公司看着好像是普普通通,但是它是有護城河的、它是能夠與時俱進共同演進的。
巴菲特對科技公司,或者狹義上説對互聯網公司比較保守,就是這些公司看起來不太容易構成護城河。不僅要關注內在價值、護城河,還要相對低點買入,這個時候就把大多數企業淘汰掉了。按照巴菲特導師格雷厄姆的原則,要低於淨資產的2/3買入,這種機會太難等了,除非遇到股災、天災或者人災。
巴菲特説這幾年沒有什麼投資的機會,因為他的標準要求太高了。
我在十年前也研究巴菲特,在這十年來,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企業間的歷練越來越多,真的發現巴菲特的投資紀律太嚴格太苛刻了,所以也造成了他在投資這家公司以後,管理是相對寬鬆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巴菲特苛刻的選擇標準保障了良好的開端。
伯克希爾所投資的公司,不僅獲得股價上漲的收益,同時還獲得股息的收入,是雙重收益。
伯克希爾的長期主義投資這件事情,看着難,但我認為通過理性思考、不懈努力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相比之下,短期判斷宏觀經濟、股市、公司股價都是超高難度的決策,幾乎和擲硬幣擲色子是一樣的,我認為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在這方面經濟學家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雖然他給你講出一堆模型,但也是擲硬幣碰運氣。
巴菲特長期主義的投資哲學,是一個不斷修行、修煉的過程,等有一天像巴菲特一樣老成精了,可能你就掌握這些本領了。
當年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經問過巴菲特一個問題“你的投資策略實在太簡單了,為什麼沒有人複製你呢?”
巴菲特講了一句非常睿智的回答,“因為沒有人想要慢慢變富”。
如果這句話放在美國是非常恰當的,我想放在今天的中國則是振聾發聵了。
今年巴菲特表示説:“我91歲了,但仍然很健康。芒格98歲了,相比來説,我還只是個孩子!我們在做着繼承者的準備,但我還沒有準備要退休,我目前仍在加班工作,從來沒有覺得累。我從事的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工作”。
為什麼?就是做這件本身。
我們看到的是熱愛,説不出為什麼,就喜歡做這件事情。你生來就是做這件事情的,你做這件事情你是最擅長,這種成就感讓你覺得最有意思,既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我們找到這種感覺,無論做投資、做企業、做慈善、做政府公務員、做教師,都會覺得非常有意思,用巴菲特的話講“跳着踢踏舞去工作”。
2、把握複利原則
巴菲特投資理念的第二層,叫“複利”。他説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搭檔芒格説過:“當你認識到複利的價值和難度,你就明白了一切”。
這裏有段故事是伊斯蘭教學者在1256年記載的,巴菲特在各個場合都講過這個故事,聽着像個成功學的故事,但巴菲特真正相信這個故事背後的複利邏輯,並且終生實踐着複利的底層邏輯。
傳説古印度的國王想要獎勵發明國際象棋的宰相,宰相説:“陛下,我不要您的金銀珠寶,你只要在我的棋盤上獎勵一些麥子就可以了,第一格放1粒麥子,第二格放2粒,以此類推後面一格是前一格麥子數量的2倍,一直這樣放滿64個格子就行。
那麼放滿一個棋盤需要多少小麥?5500多億噸,2021年中國小麥產量也只有1.37億噸。
很多人把這種像成功學的故事當作垃圾扔掉了,其實我們要理解的是故事背後的哲理和邏輯。
巴菲特聽到這個故事是怎麼想的?他覺得他找到了商業的真經。
巴菲特不僅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他是真正用複利原理賺到錢的人。
我們中國在過去三十年裏,經濟增長平均水平每年在10%—15%之間,經濟總量增長了數十倍,我們是受益者,身在其中。
現在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80%,只要再有10年的時間,即使每年只有大約5%的增長率,我們的經濟總量就能超過美國,因為通過複利公式是能算得出來的!更何況中國按照平均購買力計算,現在已經是美國的115%,按照5%的增長速度再給我們10年,中國將重新成為世界中心之國。
我們各位企業家,如果未來的十年按照每年30%的複利增長,到時的規模就是今天的13.79倍,今天一家5億的公司,在10年之後就是一家60多億營業收入的公司。所以我們想的事情應該是企業未來十年能不能實現30%複利的增長,即使是20%增速,十年後也會有今天的6.2倍,同樣是很振奮人心的數字。
所以説複利,它看起來平淡無奇,卻又那麼神奇,只是它需要長週期,需要時間。
互聯網高歌猛進的時候,我們很多人覺得,巴菲特老爺子過時了。隨着互聯網經濟的治理、股市的打擊和疫情帶來的衝擊,我們回想巴菲特的話,會覺得更常態化、更具普適性。
1965—2021年伯克希爾的股票表現與標普500指數對比,57年之間標普500指數10.5%的年化複合增長,累計增長30209%,即300倍,表現出色。
但是當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歷史上不同時期美國的股價動盪非常大,越戰、石油危機、互聯網泡沫、次貸危機、新冠疫情都對美國股市造成了巨大沖擊,短週期慘不忍睹。但是長週期看標普500表現非常亮眼。所以巴菲特説“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該怎麼選股,就買指數基金,尤其要買標普500的基金”。
與標普500指數對應的是,伯克希爾哈薩維股價在同一時間段內實現20.1%的複利增長,累計增長3.6萬倍。每一年的年化差距,一個是10%,一個20%,每年差得不多,但是以57年為週期,一個是300倍、一個是3.6萬倍。
2015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的時候,大家不太在意巴菲特的長期主義和複利邏輯,但是在今天這個時點上,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事情,我也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慢慢變富,因為你只能慢慢變富,過去快速變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再看一個例子,能幫助我們加深對複利的理解。
一個紙板後只有1釐米,對摺20次最後的高度是多少?會達到飛機的高度,10485米。如果每次對摺完以後消掉30%,最終的厚度會急劇下降,只有406米。
由這個例子引出的話題是格雷厄姆教給巴菲特投資原則中非常核心的一條,“本金安全”。
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長期的複利,要盡最大努力去避免中間的虧損,可以少賺錢,但是原則上不要虧錢,一旦虧錢對於複利進程的損耗遠遠大於想象。
我們注意看巴菲特這些理念是一環連一環,是自成體系、邏輯自洽的,成為了可以閉環的投資理念和哲學。
要長期主義,關鍵在於複利;在追求複利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你的“本金安全”,中途不要有大的虧損和折損。
3、專注於自己的能力圈
堅守長期主義、期待複利奇蹟,不僅要看到今天公司的價值,更要看到公司十年、二十年以後的內在價值和護城河,所以你對行業和企業要有深度的研究才能賺到這筆長期主義的大錢。
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則是説:凡是在能力圈範圍裏的錢,就應該賺到。超出了能力圈範圍,跟我沒有什麼關係,這份錢本來就不該我賺。如果你在能力圈範圍內的錢沒有賺到,那叫遺憾;如果超出能力圈範圍內賺到了錢,也沒有價值和意義,因為早晚會賠回去。
要識別自己能力圈的範圍,要確認你自己是不是真懂。正是對能力圈有敬畏,所以巴菲特很少介入科技公司,或者更準確地説是“互聯網公司”。
不是説科技公司不好,是因為他的能力圈有限,駕馭不了這些投資。
當然,人的能力圈可以拓展,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説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喬布斯去世之後,巴菲特選擇投資蘋果公司,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孫女一直玩手機卻不和他聊天。同一時間,他的投資助手推薦了蘋果公司。從消費公司角度巴菲特理解了蘋果公司,最終做出了投資決策。另外,我相信未來巴菲特的接班人會增加科技的投資。
還有一種拓展能力圈的方式是,通過委託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士。巴菲特把他的主要財富委託比爾蓋茨基金會做慈善,而不是自己做。
4、擁抱國運
第四個非常重要的、也是巴菲特非常有特色的投資理念——擁抱國運。
在今天這個時點,對今天的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乃至股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這裏我願意閲讀巴菲特2019年年報中的原文,與大家共同感受。
“到今年3月11日,是我首次投資一家美國公司77週年的日子。那一年是1942年,我11歲,花了114.75美元購買了城市服務公司3股優先股,同時動員姐姐也買了3股,後來也賺到了錢。
在1942年的春天,美國及其盟友在三個月前才捲入的一場戰爭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壞消息天天傳來。儘管有令人震驚的頭條新聞,但幾乎所有的美國人在那年的3月11日都相信會贏得戰爭的勝利。他們的樂觀也不侷限於這一勝利,撇開先天的悲觀主義者不談,美國人相信他們的孩子和後代,生活會比他們自己的要好得多。
我們國家幾乎難以置信的繁榮是以兩黨合作的方式實現的,自1942年以來,我們有7位共和黨總統7位民主黨總統。在他們任期內,這個國家在不同時期經歷了病毒式的通貨膨脹、達21%的最優惠利率、代價高昂的戰爭、總統辭職、房屋價值全面崩潰、導致社會癱瘓的金融恐慌以及一系列其他問題,所有這些都產生了可怕的頭條新聞,而現在一切都已成為歷史。
查理和我高興地承認,伯克希爾過去77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應該被稱為‘美國順風’的產物,在未來77年,我們的主要收益幾乎肯定將來自‘美國順風’。”
我想對“中國國運”的投資也是這樣,大家很彷徨、很迷惑的時候,長遠看,當下的困難也會成為歷史。我們終將邁過今天的挑戰,因為中國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巨大市場的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大的成功,這是一個歷史必然。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煩惱、憂慮,每個人也會有生死離別的各種憂愁。從個體來講,它確實是座大山;但是從國家來講,它真的是一粒塵埃。歷史的車輪,一定會向前發展的,從國家的整體大勢上來講,一定會不斷進化和進步。
中國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的財富,未來只有一個可能,多數企業只能立足於中國本土市場,這是我們的Home market(母市場),國外市場更多是母市場的延展和外延,所以我們應該熱切地企盼“中國順風”。
即使有些企業家選擇了移民,但是你的員工、客户、事業都在中國,我相信未來你的財富將依然主要來自於中國。這是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就決定了的。
巴菲特説他作為一個美國男孩出生是80分之一的概率,所以人生中第一張彩票是“卵巢彩票”。在這個時點上,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大家可以抱怨,但是抱怨之後,還是要投身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建設之中,更重要的是建設性建言獻策,是親手創造未來的財富。
可能每個人的觀點不太一樣,這是我思考後的一個結果。
企業家如何學習巴菲特?
1、用12個宗旨審視自己的企業
首先是按照巴菲特的投資眼光,審視自己的企業。每一個企業家都是自己最大的投資人,你把自己的金錢、家族的金錢、你的時間、你家族的時間都投資在了這個企業裏,所以要學會用投資人的眼光看這個問題。
從經營宗旨層面看:
●業務簡單易懂嗎?
●企業是否有一致的經營歷史?
●業務是否有良好的長期前景?
從管理宗旨上講:
●管理層是否理性?
●管理層是否對股東坦誠?
●是否會抵制慣性趨勢的誘惑?
財務宗旨:
●關注ROE淨資產收益率;
●計算“股東贏餘”;
●尋找高利潤的公司;
●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確保創造至少1美元的市值;
市場宗旨:
●企業的市場價值是多少?
●能否以大幅低於價值的折扣價格購買企業?
2、二級市場:學習巴菲特的長期主義
除了企業經營之外,巴菲特投資二級市場的策略,也是我們企業家進行資產配置時可以學習的。
二級市場投資,巴菲特會選擇具有長期護城河、高ROE、高淨利潤水平的公司並長期持有,至少十年以上。在二級市場賺長錢,看似難度大,其實有機會。
伯克希爾公司前十大持倉公司裏,我們可以看到蘋果是神一般的存在,ROE達到了143.6%,淨利潤率達到了27.94%。一方面是蘋果公司較為激進的回購,導致ROE水平有點異乎尋常的高,推升了股價;另一方面也確實因為蘋果公司一年淨利潤1000億美金,是真的賺錢超級機器。
前面提到了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80%,但是中國A股市值只有美股市值的1/5,這就是中國未來經濟的成長空間,國人未來財富的主要來源。
中國A股何時市值能夠大幅躍升,有賴於更多的好公司湧現出來。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市場從快速變革到成熟期的演進中,會有類似符合巴菲特投資邏輯的上市公司出現。
3、擁抱一級市場新經濟投資,做優秀基金的LP
對於企業家的資產配置來講,20%的長期複利回報還可以通過一級市場實現。
從美國和中國等新興國家來看,風險投資前1/4分位的GP機構可以獲得20%~50%之間的回報水平。一家一線的一級市場基金,20%左右的年化回報率是有可能實現的。
對於高淨值的企業家羣體,一級市場投資是一個捷徑,不用自己費心費力選股票,也不用每天辛辛苦苦做企業運營了。但是它的挑戰,第一是這類投資針對高淨值甚至超高淨值企業家羣體門檻比較高、流程比較複雜;第二是週期較長,七八年起,需要企業家有長久的耐心;第三是總規模體量比較小,每年一級市場優質項目的投資機會也就在幾千億元,在百萬億的金融產品中只能是一個“小而美”的細分市場。
中國和美國的差異、跟巴菲特的差異在於,中國的傳統產業今天是下行的,新經濟是在不可逆轉地上行。
我堅信中國資本市場將有遠大前程,只有權益性市場發展才能對沖房地產市場下行,同時,在權益性資產中,新經濟佔比會大大超過傳統經濟佔比。巴菲特投資蘋果公司的種種理由,在美國已經發生;而在中國,會在未來二十年、三十年陸續發生。
所以要借鑑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哲學,而不是照搬;要結合中國國情,結合中國未來發展的進程綜合考慮。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