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豪賭”賠2.3億,10萬股民哭了

鄭爽1.6億片酬和陰陽合同的熱度還沒散去,馮小剛五年對賭賠2.3億的新聞,又登上了熱搜。

驚得我等吃瓜羣眾,個個都是目瞪口呆,敢情娛樂圈的大佬們,玩的都是幾個億的大手筆啊。

馮小剛要賠2.3個億,但他卻一點兒也不傷心。其實,要哭的,應該是華誼兄弟的10萬小股東們。

事實上,無論是鄭爽還是馮小剛,無論是北京文化還是華誼兄弟,只要明星和資本媾和在一起,最終受傷的,永遠是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們。

那麼,為什麼説馮小剛賠2.3個億,哭的是華誼兄弟的10萬股東呢?

一、

時間回撥到2015年,華誼兄弟的股價最高觸及到了64元,市值一度高達900多億。

當時,華誼兄弟的董事長王中軍,意氣風發,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放出了豪言壯語:把市值幹到1000億。

900多億離1000億,僅一步之遙,但王中軍想不到,這是他永遠都無法跨越的鴻溝。

馮小剛“豪賭”賠2.3億,10萬股民哭了

左:王中軍 右:王中磊

為了達成他的目標,王中軍在那一年,拋出了兩個收購案。

2015年10月22日,華誼兄弟以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這家公司有一大波明星股東,包括李晨、馮紹峯、鄭愷、杜淳、陳赫、Angelababy等人。

東陽浩瀚的明星股東們

這一收購案公告發出,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東陽浩瀚成立於2015年10月21日,僅成立一天的空殼,就被華誼兄弟以高價火速收購,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然而,這僅僅是前戲。

不到1個月的時間,2015年11月19日,華誼兄弟又以10.5億的對價,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70%的股權,這部分股份是從如日中天的大導演馮小剛手中買過來的。

這個收購案公告發出,再一次引起了大量的質疑。

東陽美拉成立於2015年9月2日,馮小剛佔股99%,總資產只有1.36萬元,負債1.91萬元。注意單位,是萬元,不是億元。

這家皮包公司,是一家資不抵債的皮包公司,最大的核心資產,就是馮小剛。

然而,華誼兄弟卻出手闊綽,對這家皮包公司做出了15個億的估值。由於華誼兄弟只收購70%的股權,所以只需要支付10.5億元。

那麼,這15個億的估值是怎麼來的呢?

從公告中可以看出來,是根據馮小剛承諾2016年淨利潤1億元的15倍,來進行估值的。

馮小剛“豪賭”賠2.3億,10萬股民哭了

也就是説,如果馮小剛每年都能讓東陽美拉賺1個億,那華誼兄弟這筆投資,要15年才能收回成本。

同樣的,華誼兄弟收購東陽浩瀚時,給出的估值,是其股東承諾目標利潤的12倍。

都是資本運作,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當然,10.5個億馮小剛不能白拿,他和華誼兄弟進行了一次豪賭。

收購5年之內,馮小剛要做出業績承諾,2016年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以後每年增長15%。

也就是説,馮小剛要完成2017年的對賭利潤是1.15億,2018年是1.32億,2019年是1.52億,2020年是1.74億。

5年下來,馮小剛總共要給公司賺6.74億的淨利潤,如果完不成,就得馮小剛個人補齊。

看起來,馮小剛能給華誼兄弟帶來不少收益;但做一個極端的假設,就算5年一分錢沒有賺到,馮小剛賠掉6.74元,對於已經拿到10.5億的他來説,已經淨賺3.76億。

也就是説,這筆收購,對馮小剛來説,5年可以保底賺3.76億元,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二、

那麼,華誼兄弟為什麼要做這筆看起來不太划算的生意呢?

顯然,王中軍有他的算盤,無論是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還是Anglebaby他們的東陽浩瀚,目的是為了將明星們與華誼兄弟深度綁定,借用明星的IP,打造華誼兄弟的千億夢。

但實際的效果如何呢?

兩筆收購完成之後,華誼兄弟的股價就開始一路下跌,跌到現在股價只有4塊多,市值僅剩131億。

此外,華誼兄弟連續三年虧損將近60億元,走到了戴ST帽子的邊緣。

顯然,王中軍的千億夢碎了。

再回到馮小剛的對賭,我做了一個表格,裏面包含了馮小剛每年的承諾淨利潤和實際完成的淨利潤。2016年,2017年和2019年三年是超額完成了對賭淨利潤。

2018年遇到范冰冰和崔永元的事件,2020年遇到疫情,這兩年都沒有完成對賭利潤,馮小剛一共要賠償2.3億元。

綠色:對賭完成 紅色:對賭失敗

加上補償,華誼兄弟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一共收回了6.7億元;馮小剛賠償了2.3億,但還是淨賺了8.2億元。

五年對賭期一過,馮小剛就沒有義務給華誼兄弟拍電影了,兩者的深度綁定也解耦了。

因此,最近馮小剛也跑去和愛奇藝拍網劇了。

沒有了馮小剛的鼎力加持,華誼兄弟收購過來的皮包公司東陽拉美,就真成空殼,後期還能給華誼兄弟賺多少錢,就很難説了。

正常的邏輯之下,如果是我做生意,我收購一家公司過來,我肯定是會想在對賭期,原來的股東把我的收購款給掙回來。

對於被收購的公司股東來説,收購款就是對其未來收益的貼現,那收購款肯定是要低於公司的未來收益總和,這樣對於收購方來説,才有利可圖。

但現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對賭的淨利潤是遠遠低於收購款,在其盈利能力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往往要十來年,才有可能收回收購款。

而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對賭期內,原股東拼命完成對賭利潤;對賭期一過,業績就發生了暴雷。

這種事情,在A股發生的還少嗎?

華誼兄弟收購東陽美拉,2021年的業績情況還未可知,暴不暴雷還不能下結論。

但華誼兄弟收購的東陽浩瀚,2019年是對賭的最後一年,2020年就虧損了6748萬元。

東陽浩瀚2020年淨利潤

再來看看東陽浩瀚的淨利潤對賭情況,2015年、2017年和2018年,都超額完成了承諾利潤,2016年和2019年沒有完成承諾利潤,明星股東們進行了賠償。

綠色:對賭完成 紅色:對賭失敗

華誼兄弟收購東陽浩瀚付出了7.56億元,5年收回了6億元,看起來算是一筆不錯的收購。但對賭期結束,東陽浩瀚就發生了虧損,業績暴雷的鍋就給股東們背了。

當初,這兩筆收購連提振股價的作用都沒有,收購公告之後,股東用腳投票,股價就開始一路下跌,頭都沒有回過。

無論是從王中軍的千億市值夢來看,還是從華誼兄弟與明星IP深度綁定盈利來看,這兩筆收購都是失敗的。

三、

事實上,企業收購成功絕非易事。有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的企業併購,失敗率達到70%;在中國,併購的失敗率更高,超過80%。

既然收購的失敗率如此之高,為什麼國內的上市公司,卻那麼熱衷收購呢?

原因就是很多上市公司老闆,併購並不單純是為了企業長遠發展,更多就是為了資本運作。

當然,上市公司進行併購的時候,都是打着企業長遠發展的名義,去給股民講故事,以此來推高股價。

以前A股還有重組概念股,只要上市公司一發布收購重組公告,股價立馬天天拉漲停板。現在股民比早幾年成熟,這種情況存在但很少了。

有些老闆不光想通過收購,來把企業市值做高,還想借此中飽私囊。

舉個例子,有的上市公司盈利很好,賬上有大量的現金,又不想給股民分紅,那麼控股股東,如何把這些現金轉移到自己的名下呢?

最好的方式,就去收購一家公司,與被收購方私下談好一個價碼,但實際的成交價遠高於此,多出來的部分,實控人拿走。

這對實控人來説,是一舉兩得,既收購了一家公司,做大了公司資產,又減少了分給其它股東的錢,自己卻拿了大頭出來。

這種實控人是賺了錢,自己想多分一點;還有一種實控人則更為卑劣,公司賬上沒有那麼多現金,就通過增發股票募資的方式,來進行收購。

一般是向特定的人增發股票募集一部分收購資金,然後再增發一部分股份給被收購方,通過現金加股票的方式,進行收購。

同樣的,實控人和被收購人會有抽屜協議,談好分錢比例。

這相當於是對全體股東進行收割,定向增發收割一次,增發股票稀釋原有股東的比例,再收割一次。

被收購方拿到的股票,一般都有一到兩年的禁售期,一旦解禁,他們就會立馬砸盤變現,從而引發股價下跌,對股東造成更大的傷害。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收購,剛開始風風火火市值暴漲;對賭結束後就業績暴雷,被收購方套現後就股價下跌;最後上市公司因收購進行商譽減值,導致上市公司虧損累累。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收購都是為了實控人撈錢,但對於大部分上市就是為了圈錢的公司來説,目的都在於此。

真正好的公司,現金流充沛,盈利狀況良好,這樣的公司都不願意上市。像我們常説的老乾媽,像科技界最牛的華為。

上市公司搞收購,興,股民苦;亡,股民苦。真正受益的,是那個做局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04 字。

轉載請註明: 馮小剛“豪賭”賠2.3億,10萬股民哭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