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20年已至中盤,回望過去6個月的坎坷征途,儘管猝不及防的疫情讓中國經濟列車踩了急剎,但掛擋重啓之後,依然平穩向前。從國家統計局近日陸續發佈的經濟數據看,5月份多項經濟指標持續改善,已駛入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回升通道的中國經濟正穩步復甦。
工業利潤增長超預期,服務業生產由負轉正
小區馬路對面高高的塔吊亮燈了,工地上不斷傳來鋼材碰撞的叮叮噹噹聲。隨着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一系列逆週期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自3月份開始,工業、服務業指標便出現較為明顯的改善。到了5月份,工業增長呈現加快發展勢頭,服務業生產更是由降轉升,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連續2個月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由上月同比下降4.5%轉為同比增長1.0%。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表現出了極大的韌性,有效應對疫情和組織復工復產復市等工作到位,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説。
他表示,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各項經濟指標都呈現“V”型反彈,二季度的GDP實際增速有望向“零”靠攏。
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23.4億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轉為增長6.0%。在成本壓力減緩、市場需求改善、相關扶持政策效果顯現等多重有利因素的作用下,石油加工、電力、化工、鋼鐵行業利潤明顯改善。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儘管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實現今年以來首次增長,但疫情影響下市場需求依然偏弱,利潤回升的持續性還需進一步觀察。徐洪才也提醒,“雖然復工率在上升,但是復工不達產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兩駕已起跑
在今年頭兩個月,受疫情衝擊,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現懸崖式下跌,投資、消費和外貿出口增速分別為-24.5%、20.5%和-10.9%,不過3月中旬以後,境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工作穩步推進。從5月數據看,內需復甦較為明顯,瘸腿的“三駕馬車”日漸恢復,投資、消費“兩駕馬車”已經跑起來了。
進入5月,大家明顯感到路上的車多了,商場、超市、餐館、景區的人氣旺了,昔日繁華的城市景象悄然迴歸。隨着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居民外出購物和就餐活動加快恢復,市場銷售連續3個月好轉,從數據上看,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僅同比下降0.8%,這意味着規模已經很接近上年同期水平。消費市場持續改善得益於各地發放消費券、發展“地攤經濟”和其他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協同發力。
投資馬車也從危險邊緣迴歸安全地帶,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增速均由負轉正。
隨着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的作用下,投資項目建設持續加快,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降幅比1—4月份收窄4個百分點。此外,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三大主要投資都在同步恢復。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降幅比1—4月份收窄5.5個百分點。而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增速由負轉正。
近幾個月我國外貿有所回穩,5月出口優於預期,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1.4%。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從前5個月的數據看,我國對外貿易正處於穩步恢復之中。1—5月,進出口總額和出口總額降幅逐步收窄,顯示外部市場需求有所好轉,我國企業應對疫情常態化的能力逐步增強,多渠道、多元化市場開拓取得積極成效。我國與周邊國家貿易恢復較快,其中,對東盟國家出口和進口均實現了正增長,亞洲區域供應鏈網絡的韌性和潛力進一步凸顯。
此外,諸如財政收入、CPI等多項重要經濟指標也在持續改善,中國經濟新動能不斷增強。
穩步復甦,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正增長
“穩步復甦”是張威對上半年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她説,從生產、消費等主要指標來看,我國經濟正在穩步恢復,趨勢向好。總體而言,上半年中國經濟隨着疫情形勢的發展而變化,從當月看不少指標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從累計值看,很多指標仍在下降。雖然整體在逐步復甦,但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經濟學院教授陳彥斌也有同樣擔憂。
以消費為例,陳彥斌向本報記者分析,無論是發放消費券還是發展“地攤經濟”,都只是疫情衝擊之下的權宜之計,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居民消費持續低迷的問題。貨幣政策等傳統宏觀政策對此作用也很有限,只有依靠改革的辦法才能真正有效提振居民消費。
他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從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兩方面入手,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壯大中等收入羣體。三是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減輕居民部門住房債務負擔,降低居民債務對消費的抑制作用。四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根本性地減輕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後顧之憂,降低居民預防性儲蓄。五是構建“世界工廠 世界市場”新模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月24日發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4.9%,此前預期為-3%。預計中國2020年經濟增速為1%,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展望下半年經濟形勢,張威説,下半年經濟走向何方充滿了不確定性,包括會否發生第二波疫情?如果能在控制疫情和穩定經濟中間找到很好的平衡點,全球經濟總體上會向好,但是經濟和貿易下滑的勢頭仍不容易被遏制,仍需要很長時間恢復。
徐洪才對我國經濟形勢則更為樂觀,“肯定好於上半年經濟,全年經濟正增長沒問題。”他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在1%-2%。今年以來,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外商投資法,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以及近期深圳創業板市場試點註冊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經濟恢復;特別是民法典的頒佈,功在長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