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手續費數據有“水分” 中國銀保信將加強數據治理

□記者 仇兆燕 房文彬
2月1日,《中國銀行保險報》從業內獲悉,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保信”)近日向各保險公司下發了《關於加強全國車險信息平台手續費數據上傳質量工作的函》(以下簡稱“函件”),明確指出車險綜合改革上線以來,險企在上傳全國車險信息平台(以下簡稱“車險平台”)手續費數據時有“水分”,其中數據上報不實問題最為嚴重。
跟單手續費為零
中國銀保信於1月28日向各經營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下發該函件,函件中指出,商業車險手續費上傳目前主要存在五個問題,其中跟單手續費不實就佔據了兩項,包括:跟單手續費比例上傳為零、跟單手續費與財務支付手續費不一致。
所謂跟單手續費,就是簽發保單時歸屬到該保單的手續費金額。
針對跟單手續費比例上傳為零的問題,中國銀保信指出,這種情況的保單量佔比較高,與實際中介業務場景不符,降低了手續費數據的準確性。
例如,河北、安徽、湖南等地區經紀業務渠道跟單手續費比例上傳為零的保單量佔比超過20%;部分保險公司跟單手續費比例上傳為零的保單量佔比超過10%,最高佔比達96.64%。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一般來講,車險保單基本都是有手續費支出的。大部分情況下,跟單手續費小於財務報告的車險手續費開支,所以容易對比發現。因此較多跟單手續費比例為零,不符合常識。
此外,中國銀保信指出,通過計算保險公司跟單手續費與保險公司財務支付手續費金額差異,存在手續費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不一致的問題,“報支不一”的問題容易影響監管和行業對車險市場最終支付手續費結果的判斷,造成決策偏差。
業內人士認為,出現“保單財務支付手續費金額小於跟單手續費金額”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財務支付有滯後性而造成的,屬於正常情況。而出現“支付大於跟單手續費金額”的現象,則可能是有超出跟單手續費的費用,也有可能是支付了往期的手續費費用。
王向楠表示,車險綜合改革範圍廣、力度大,壓降手續費是一個關鍵的落腳點。一些想保持車險市場規模的公司並沒有較低成本的銷售渠道和方法,所以沒辦法真正壓降手續費。有的地區車險市場競爭很激烈,公司及中介機構的日常監管環境較寬鬆,使得數據不真實情況相對嚴重。
信息上傳不及時
此次中國銀保信下發的函件顯示,存在的其他三大問題分別為:手續費財務支付時效問題、手續費數據上傳時效問題、代理人許可證或執業證信息有誤問題。
從車險綜合改革上線後保單財務支付(已出單但支付不及時)情況來看,部分地區的保險公司支付完成度較低、支付時效較慢,可能存在費用延遲入賬現象,容易加劇財務數據的不真實,對後續開展保費不足準備金測算造成影響。例如,兼業代理渠道支付完成度較低,90天支付保單量佔比僅為27.31%;部分公司90天支付手續費筆數為零。
從保險公司財務完成手續費支付後上傳至車險平台的時間來看,存在部分公司上傳不及時的問題,容易造成後續監測保費不足準備金的數據缺失。例如,從各地兼業代理渠道來看,重慶和福建高於70%的保單存在已支付但上傳至車險平台延遲超過10天的情況。
中國銀保信還發現,大部分地區保險公司上傳的許可證號或執業證號與原件信息不一致,影響手續費支付信息上傳及正常結算,不利於行業對車險手續費違規支付亂象的管理。
持續加強手續費數據治理
為確保車險綜合改革年手續費數據監測嚴肅性和保費不足準備金測算數據完整性、及時性、準確性,避免因數據不真實影響改革實施推進工作,中國銀保信指出,將持續加強車險手續費數據治理工作。
王向楠表示,由於數據不真實情況長期存在,損害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和資源配置,妨礙了車險綜合改革的效果評價和配套政策完善,糾正這種現象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上述五大問題,中國銀保信要求,一是各公司遵照車險平台業務和技術文檔要求,據實上傳承保、理賠、手續費等環節相關數據,確保上傳數據的完整性、及時性、準確性。二是各公司應圍繞相關問題開展排查,並採取相關措施儘快進行整改。三是各公司應明確專人專崗對上傳數據的跟蹤和比對,定期提取數據,探查手續費數據情況,確保上傳數據的有效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3 字。

轉載請註明: 車險手續費數據有“水分” 中國銀保信將加強數據治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