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輕企業家如何與挑戰共舞——堅持!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財經

  “敢為·青年企業家演講”系列節目聚焦“企業家精神”,邀請來自智能製造、民生消費等行業中敢想、敢為、敢闖的青年企業家代表,通過現場演講的方式,講述青年企業家的奮鬥故事,展現當代企業家精神和青年企業家的風采,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企業家樹立實幹信念,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青年企業家,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

  明明有着光鮮體面的工作,為何要“逃離世界100強”,跑去“賣雞賣魚”?從對餐飲行業知之甚少的“小白”,到一步步踩風口、趟低谷,她究竟經過了怎樣的創業沉浮?一路“打怪升級”的她,又如何將一個個危機轉變為機遇,實現自我成長和戰略迭代?在《中國青年報》與微眾銀行“微眾企業+”聯合推出的“敢為·青年企業家演講”系列節目中,姚姚酸菜魚、金戈戈香港豉油雞創始人姚旻汐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我最驕傲的,就是自己從來都沒有放棄。”“堅持”是姚旻汐提及率最高的一個詞。創業不會一帆風順,學會與風險和挑戰共舞是每個創業者的必修課,在姚旻汐看來,跨越溝溝坎坎也許有運氣的成分,但這背後往往都有堅持的痕跡。用她的話説:堅持就是最大的運氣,堅持會把我們引向更開闊的境地。

  演講中,姚旻汐娓娓道來,分享了兩個自己通過堅持轉危為機的經典案例。第一個,是剛開始創業時走過的彎路:她在深圳的商業繁華區開起了自助火鍋店,門店設計得很好看,還別具特色地採用類似遊樂場的門票制。沒想到,因為自助火鍋先天毛利就比較低,再加上很多顧客只是為了體驗一把,來這裏“打個卡”,難以形成持久的客户黏度,火鍋店很快入不敷出。

  面對虧損,姚旻汐並未輕言放棄,而是思考如何作出調整,還很幸運地遇到了後來的合夥人。他們在重新梳理後,發現了兩大問題:一是產品線做得太雜;二是缺乏品牌意識,以為隨隨便便開個店,就可以成為一個品牌。覆盤後,他們決定重整旗鼓,砍掉五花八門的門店和產品,聚焦做一個品牌。很快,她的第一個餐飲品牌——姚姚酸菜魚誕生了。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姚姚酸菜魚最早的店面,是在此前虧損店面的原址上改建而成的。因為戰略做對了,門店業績很快實現了5倍的增長,與此前陷入虧損的困窘狀況形成鮮明對比。姚旻汐因此感嘆:“只有堅持下來,不斷髮現問題,迭代自己的戰略,持續打磨戰術,才能夠完成自身的跨越。否則,失敗的廢墟就只是廢墟而已。”

  第二個“迎戰危機”的案例,則是在疫情中實現突圍。在姚姚酸菜魚的商業模式成功後,姚旻汐又按照同樣的底層邏輯,推出了金戈戈香港豉油雞這個品牌。最初,金戈戈是以商場店為主,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當全國百餘家門店瞬間停業,收入歸零,還要負擔高額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壓力,姚旻汐直言當時的第一感受:彷徨。

  不過,彷徨之後,姚旻汐也在堅持尋找自救轉機。在看到社區團購的巨大潛力後,她和團隊迅速對產品進行改良,將商場店的豉油雞變為更符合普通家庭需求的手撕豉油雞和鹽焗雞,並迅速聯繫社區團長、組建零售小程序,實現了疫情下的華麗轉身。如今,金戈戈香港豉油雞已經全面下沉社區,在2022年就擴展到了100家店。

  “危機危機,‘危’中是有機會的。”在姚旻汐看來,創業中總是會不時冒出大大小小的挑戰,“可每次只要堅持下去,運氣就會隨之而來。”

  談及敢想敢為的企業家精神,姚旻汐認為:“企業家精神是通過實幹在無形中落地的。”“到一線去,這就是實幹。”她的團隊常常會提到“三現主義”這個詞,即到現場去,看一下現實,摸一下現物。她分享道:前段時間剛去過河南的一個養豬場,雖然每天都會被身上的豬味兒燻醒,想凌晨3點去洗頭,可是到一線去能讓她看到最真實的養殖、分割、屠宰過程,跟供應商面對面討論貨源的質量和穩定性。

  “把這份事業做到極致,帶領團隊一直向前走,致力於滿足真實的社會需求,這就是最紮實的企業家精神。”在演講現場,姚旻汐也給有興趣創業的青年提供了一個“錦囊”:與其一上來就擘畫特別遙遠的使命,不如沉下心做好眼前的事。

  她發現,雖然創業之初並未想過太宏大的願景,但是在紮實實幹的過程中,這份事業的社會價值在不斷顯現出來。比如,通過開創良好的運營模式,他們不僅能夠解決大量青年的就業問題,還會鼓勵員工內部開店、開放一些有潛力的店長成為合夥人,激發出更多年輕人的活力,推動共同富裕。

  這也讓她進一步堅信:“如果重來,我依然會選擇這份最具人間煙火氣、最有温度的事業。”

  青年企業家是擔當有為的開拓者,是鋭意進取的催化劑,他們依靠創新為整個社會注入活力。青年企業家兼具青年特點與企業家精神,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先鋒力量之一。在中國數字時代的浪潮下,青年企業家在發展中探索新機制、培育新文化、激活新基因,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創新賽道上縱情馳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