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牧原股份有息負債500億再收問詢函!“牛散”孫惠剛豪擲30億抄底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財經

牧原的年報再引爭議,被深交所連拋六問,要求其説明流動性風險。而豬週期磨底已久,市場博弈也更為劇烈,神秘牛散斥資30億抄底牧原,籌碼正在不斷集中。

虧得越狠,買的越猛。

隨着豬價暴跌和瘋狂擴產,豬企的虧損幅度也在加大。牧原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82.78億元,同比下降9.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鉅虧51.8億元。

5月18日,牧原股份稱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被要求説明公司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以及在生豬價格走低情況下加大生豬出欄量的具體考量,與對公司的影響。

而黑暗之中似乎迎來曙光。三月下旬起豬價反彈超25%,豬企被認為能提前回歸盈利。有牛散甚至斥資30億元抄底,無懼短期浮虧,爭搶着佈局低位籌碼。

公司業績未動,股價未漲,上百億大資金卻已悄悄湧入,是豬週期真將探底回升,還是市場的又一次“狼來了”?

4個月鉅虧70億

繼一季度鉅虧超50億元后,牧原股份燒錢再加速。

據公告,今年4月份,牧原股份生豬銷售量創歷史單月之最,達632.1萬頭,環比增長5.5%,按主要養殖企業4月平均出欄體重為108.8公斤測算,牧原股份單頭虧損約326元,對應總額約20億元。這也意味着,牧原股份2022前四個月已虧70億元,燒完2021全年利潤。

“多數豬企虧損狀況已持續近一年,現金流狀況日益趨緊,於是不得不主動加快出欄節奏,回籠資金。”分析師指出。

現金流方面,截至一季度末,牧原股份賬面貨幣資金為161.16億元;短期借款319.74億,比去年年末的222.92億增長了98億元,主要為銀行借款。截至2022一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1%,升至歷史高位。

融資成本與償債方面,牧原股份支付的利息費用高達7.14億元,較上年同期4.35億元,同比增長64%。期末公司有息負債605.37億,比上一季度巨增80億,融資成本4.72%,未來資金壓力繼續加大。

對此,深交所問詢函中也要求牧原股份結合營運資金需求、持有的貨幣資金情況、銀行授信使用情況、經營現金流情況、償債期限及安排等因素,分析説明公司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具體行動上,今年2月末,牧原披露了定增預案(修訂稿),擬向大股東定增募資不低於50億元,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價格為40.21元/股。

同時,牧原股份還在5月12日的業績説明會上回應,公司1-4月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基本持平。現金儲備可完全滿足日常生產經營。公司不否認還在借錢:“一季度加大了融資業務的開展力度。”

21年3季度至今,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合計1106億、“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合計604億,淨增502億元本金。並且,這是在豬週期下行、豬價屢創新低的背景下取得的借款,可見公司相比同行,融資能力依舊突出。

除了融資,問詢函中要求牧原進一步説明,公司應對行業下行壓力已採取或擬採取的措施(如有),同時説明在生豬價格走低情況下加大公司生豬出欄量的具體考量,並分析其對公司的影響。

30億“抄底”牧原

資本用腳投票。四季度買了25億的“牛散”,一季度再加倉。

根據牧原股份2022年一季報,“超級牛散”孫惠剛持有5831萬股,持股比例約1.1%,位列第四大股東。期間孫惠剛增持819萬股,環比四季度增長16.35%,以期內股價區間(47元-62元)計算,大約斥資4-5億元。

來源:看究竟App

而在剛公佈不久的2021年報中,其以5012萬股,佔總股本1.41%的比例新晉成為牧原股份的第六大股東。按期間50元均價算,孫惠剛單季度買入牧原股份約25億元。

不過,以其3月31日持有牧原5831.46萬股計算,截止5月19日發稿,牧原收跌48.58元/股,孫惠剛持有市值為28.3億元,而其總成本在30億左右,半年已經浮虧近2億元。

孫惠剛是誰?

據傳聞,孫惠剛是杭州餘杭人,目前身家上百億,沒有成為牛散前是一名貨車司機,後來專門從事炒股,因葛洲壩、中國中車和中興通訊等股票上的動作為人所知。

其最出名的要屬於在萬華化學上的操作,從2018年二季度建倉,到2021年一季度大幅減持。據估算,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其淨賺不少於50億元,這一成績或許“超過”了A股一半的上市公司。

另外,孫惠剛於去年5月,認購了12億湯臣倍健此輪定增股份的近四成,成為第四大股東,這些股份將於今年11月19日解禁。受疫情催化,公司保健品業務穩定增長,2020淨利潤甚至翻了5倍,按其定增價22.55元計算,期間最高浮盈7.3億元。

而即使近幾個月湯臣倍健股價巨挫近50%,仍在其成本價周圍浮動,未見大額浮虧,顯示出孫惠剛極強的“低位吸籌”能力。

去年四季度,牧原成為這位超級牛散的下一個目標,也是“第一大重倉股”。

孫惠剛的入場時間在去年末,正是市場體感“菜比肉貴”的時候,許多聲音開始高喊豬週期見底,今年一季度將反轉,A股市場的養豬股也開始掀起一波反彈。唱多者認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是豬價的回升。

豬價漲勢確實兇猛。受全國疫情管控催化,豬價月內反彈超25%,加速上漲。中國養豬網顯示,截至5月15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為15.59元/公斤,較3月下旬年內最低點11.78元/公斤,累計反彈32.34%。

然而,這並不等於豬企盈利。對於未來前景,有公募基金經理指出,牧原的生豬養殖產能已達歷史峯值,“量價齊升”的“量”上升空間非常有限。牧原的屠宰業務能否在年內實現盈利仍是未知數,疊加財務壓力,中長期的盈利成長仍具較大不確定性。

“從上市公司來看,我認為生豬養殖板塊二季度可能尚不能實現扭虧,除非6月份價格有一個明顯的上升,達到17元左右,一些養殖效率更高的上市公司有可能實現盈利。”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事業部研究員魏鑫指出。

豬價回升,催化博弈

在5月最新業績説明會中,牧原表示,近期生豬價格有所回升,公司預計下半年豬價會有所好轉。

“4月份,豬價觸底反彈,當前豬肉供需已由供給過剩向基本平衡轉變,意味着後期豬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小,本輪豬價下跌週期或已結束,未來可能將進入新一輪週期。”來自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朱增勇表示,這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人士的觀點。

資本市場預期回暖,豬企的鉅虧卻仍不見底。

據今年一季度財報統計,17家規模豬企共虧損166.8億,賣一頭最多要虧1200元。其中,牧原的虧損幅度就達到了51.8億,温氏、新希望、正邦等3家企業一季度虧損也在20億元以上,絲毫不見拐點。

在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局勢下,機構博弈更加劇烈。

第一個現象是,股東人數持續減少,籌碼正越來越集中。6個月以來,牧原的股東人數從29.98萬下降至1季度的19.85萬,股東人數大幅減少10.13萬,僅有之前的2/3。

從機構操作變化來看,一季度持股牧原股份的機構數量幾乎“腰斬”,總份額卻不降反升。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持股牧原股份的機構數量共計390家、持股數量為12.64億股,對應2021年第四季度數據為744家、12.48億股。

第二個現象是,部分機構一季度開始“狂買”牧原股份。

一季度,北向資金合計增持牧原股份3051萬股。公募則加倉78.56億元,佔到牧原流通股超4%。牧原也因此迴歸“A股香餑餑”,成為當季度主動權益基金增持金額第二名。

其中,前海開源大手筆建倉牧原股份,有3只產品排到增持數量排行榜前三名,合計買入超1800萬股。截至一季度末,前海開源的20只產品共計持股牧原股份3450萬股,其中13只產品是在一季度首次買入。

四季度持有牧原的中歐和招商基金則繼續增持。招商基金旗下共有21只產品增持股牧原股份,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合計持股數量為1628萬股。

數據顯示,中歐基金旗下10只產品一季度共增持牧原股份2075萬股,合計持股數量達4600萬股,是持有牧原股份最多的公募基金。其中,中歐時代先鋒在增持465萬股,持股數量上升至1216萬股,成為當季度末持股牧原數量最高的公募基金產品。

而前期持股數量較高的公募則進行了減倉,甚至清倉。如易方達、匯添富、南方基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持。

魏鑫指出,這一輪豬週期和之前相比,有一些不同點。首先,目前養殖行業出現了一個結構性的改變,大型養殖户入場,生豬養殖的集中度提升,這使豬週期的上漲和下跌,不會如之前一樣猛烈。我們判斷未來豬週期的波動幅度上下均受到一定限制。

“也就是説,就算豬週期真的到底了,豬肉股的賺錢效應可能也不如從前了。”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