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從山寨到科技開拓者,中國啓發西方

香港《南華早報》11月9日文章,原題:從“山寨”到科技開拓者,中國現在啓發西方  如今,中國的科技創業者日益受到全球的關注。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尤其是科技企業,被西方同行斥為只會“山寨”。現在一大批中國企業,如華為、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也在創新——不僅僅有產品的創新,還有商業模式、概念和理念的創新。

此外,儘管特朗普政府一再阻撓中國的5G發展,但中國正擴大領先優勢。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5G用户突破8800萬,約佔全球用户的80%,華為繼續成為5G的開拓者。

西方公司開始模仿這些中國公司。為了與字節跳動的熱門應用TikTok競爭,臉書推出了自己的短視頻功能。這是臉書第二次嘗試模仿中國社交媒體。

創新中心從西方向中國轉移的意義重大。創新不僅是人們可以觸摸到的有形產品,還有無形的,如戰略思維、組織和商業模式設計的理念。

創新已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發展模式的基礎。自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試驗以來,中國發展出了一種獨特而有韌性的發展模式。

一方面,其“三層模式”推動了經濟進步。在頂層,中央政府搭建舞台,指明方向。在基層,富有活力的企業家推動增長和創新。在中間,地方政府相互競爭,合作形成區域集羣,成為中央政府和基層企業之間的黏合劑。

另一方面,在二元經濟結構中,國有企業提供公共產品,而私營企業利用這些公共產品為參與者創造商業價值。這種“三層二元結構”共同賦予經濟以巨大韌性,並不斷髮展和完善自身。

與此同時,華盛頓的科技黑名單迫使中國在半導體等領域提升能力。現在,不論公司大小、國有還是私營,都在努力研究、開發和商業化技術。

僅去年一年,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就接近3240億美元,約佔其經濟總量的2.23%。同時,中國的創新領域也在吸引着最優秀人才。越來越多在西方,特別是從美國學習理工科的中國人回國。

西方國家必須摒棄成見,不要再把中國與盜竊知識產權、缺乏市場準入、不公平競爭、國家補貼等相連。他們還必須忘記認為中國模式與蘇聯模式一樣的想法。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不應試圖將中國拒之門外,而應設法確定與中國合作的內容和保護的內容。各國不應針對具體的公司,而應就潛在的合作領域制定明確的國家規則。它們應該與中國合作,發展全球治理方法,解決數據安全和新技術協議等核心技術問題。  對於西方企業來説,這個信息很明確。中國不僅是一個商機巨大的龐大市場,最重要的是,中國正成為科技創新的靈感來源。利用這個平台產生知識和新的做法,不僅為中國市場,而且為全球企業,對公司和行業的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作者Edward Tse,喬恆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77 字。

轉載請註明: 港媒:從山寨到科技開拓者,中國啓發西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