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京企合作深化 混改進程擴圍提速

隨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啓動,央地不同層面國企合作也不斷深化。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與北京市近日召開了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進落實國家戰略座談會。會上,北京市與國務院國資委簽署合作協議,8個央地企業重點合作項目簽約,掀開央企京企合作新篇章。隨着混改項目集中亮相,北京成為國資優化佈局和結構調整高地。

83個混改項目集中亮相

高新技術項目佔比超六成

在助推北京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央企是重要倚重力量。近日召開的“2020年央企·京企混改項目聯合推介會”上,在京中央企業、北京市地方企業聯手推介的83個混改項目集中亮相,擬融資金額超過60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項目佔比超60%。北京市國企混改項目推介專區也在北交所同步上線。

據悉,北京市將支持央企深度參與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聯合攻關一批“卡脖子”技術,進一步推動商業航天、5G應用、智能電網、氫能利用等領域重大項目在京落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國企改革層面,兩級國企加強合作將提升北京國資國企產業發展層次、企業規模實力、創新能力和國資監管效能。混改作為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更多紅利有待釋放。

同時,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然要求,地方國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兼併重組、交叉持股、財務投資、戰略聯盟等多種模式推進混改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

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推介中介紹,2017年集團出資1億元設立越野車子公司。為了優化越野車公司資本結構,增強企業活力,計劃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至少2至3家戰略投資者,融資金額20億元。混改完成後,北汽集團將持股70%,仍是公司控股股東,戰略投資者持股30%。

強化資本運作

積極推動國企上市

當前,上市公司已成為央企混改的主要載體,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和利潤佔到67%和88%。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局長賈立克指出,國有資本帶動作用顯著,中央企業所有者權益中,引入社會資本形成的少數股東權益從2012年底的3.1萬億增加到2019年的8.4萬億,佔比從27%提升到38%。2019年底中央企業對外參股企業超過6000户,國有資本投資額超過4000億元,培育形成了一批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

參與現場推介的首旅集團旗下首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混改後,公司將從股東利益最大化出發,根據公司長期規劃和市場發展趨勢進行制度改革。根據公司戰略規劃進行組織架構優化,引入市場化人才,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設立有效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員工對賭機制,落實人員收入能增能減、企業人才不斷升級。“此次混改,擬引入投資者4至7家,融資金額20億至31億元。到2022年至2023年,計劃A股創業板上市。”

今年9月,北京時尚控股旗下北京銅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鐘上市,正式登陸創業板,公司成為創業板實施註冊制改革以來北京首家成功上市的國有控股企業。

“作為中央企業與北京市管企業、中關村企業進行股權融合、實施混改的天然紐帶和橋樑,北交所承擔着中央和北京市兩級企業國有資產公開、陽光交易的重要職責,同時為各類非國有企業提供併購和融資服務。整個‘十三五’期間,北交所共計完成各類國資交易項目23000多項,交易金額達到13000億元。”北京產權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汝川介紹。北交所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管企業通過北交所平台進行113項混改,累計募集社會資本為382.67億元。

地方國資在混改大潮中正不斷取得突破。張貴林介紹,截至目前,共有3家一級企業完成整體上市,5家企業納入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名單,10家一級企業主要資產已集中在上市公司,市屬國有控股或第一大股東的上市公司已達69家,總市值超過1.5萬億,市管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户數佔比超過73%。超過80%的市管一級企業與中央企業開展股權合作,與100餘户中關村園區企業實施混改。2020年,100餘家市屬國有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產權市場實施混改,引入外部資本超過150億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5 字。

轉載請註明: 央企京企合作深化 混改進程擴圍提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