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峯
編輯|吧哩
題圖|曠視科技官網
人臉識別下的用户隱私成了今年315晚會曝光的第一個靶子。
為實體店鋪提供人臉識別技術方案的“萬店掌”、“悠絡客”,因為違規手機人臉信息被央視點名。在央視的曝光下,人臉識別技術濫用問題時隔數月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上一次是去年9月,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一場活動上“口誤”,表示創新工場曾經幫助曠視科技從美圖和螞蟻集團拿到了大量人臉數據。這在互聯網上引起了人臉識別技術是否會侵犯個人隱私和肖像權的擔憂。
曠視科技當時否認了李開復的説法,卻從此和人臉識別侵犯隱私聯繫在了一起。雖然和315晚會曝光的案例無關,但曠視還是被網絡點了名。搜狐財經一篇53億總閲讀的評論員文章,直接在標題裏要求這家公司詳盡披露隱私保護措施。
在隱私問題上面臨的質疑,只是曠視諸多不順之一。
2019年,身為AI四小龍之一,曠視科技以41億美元估值向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有望成為“AI第一股”,但無疾而終。
時隔一年半,這家公司又在上週五向科創板提交招股書,計劃擬募資60.18億元人民幣。
這一次,鉅額虧損搶佔了標題。在2020年的前三個季度裏,曠視科技營收規模達到7億元人民幣,卻在最終賬面上虧損了28億元。而在招股書披露的4年時間中,虧損規模更是累計超過百億元之巨。
從被資本追捧的AI四小龍,到折戟港股IPO,再到被輿論提防。上市科創板,會讓曠視科技再次迎來春天嗎?
三個想做遊戲的清華學霸
讓馬雲成功刷臉買郵票
公開信息顯示,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10月。那一年,曠視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楊沐剛剛作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學生,完成本科學業。
為曠視科技提供天使輪融資的是聯想創投。“我們非常認可人工智能會是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宋春雨對創業邦表示,當時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還是空白。
曠視科技三位創始人本科就讀於以“姚班”著稱的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期間就對計算機視覺技術抱有濃厚興趣。在畢業之前,三人以Vision Hacker(視覺黑客)為名,發佈了一款名為《烏鴉來了》的iOS遊戲。
在遊戲中,玩家不需要動手操作,只需要對着手機前置攝像頭扭頭,就可以控制畫面中的稻草人移動,阻擋源源不斷的烏鴉偷取南瓜。
遊戲沒有進行過任何推廣,卻迅速進入到了蘋果應用商店的免費榜前三名。也是因為這個遊戲,三個小夥子受到了資本的關注。
拿到投資後,三人仍然想做遊戲,但技術總要落地。在投資人的幫助下,聯想成了公司的第一個客户,訂單內容是給筆記本電腦做人臉識別開機。
在聯想創投集團董事總經理、聯想加速器總經理梁穎的記憶裏,這個業務把剛成立的曠視科技“蹂躪”了很久,第一個項目上線就調試了半年多的時間。
在招股書的官方介紹中,這成了公司進入消費物聯網領域的起點。創始團隊不僅在運營公司的能力上迅速成長,還把以雲計算軟件的形式向開發者和企業用户提供計算機視覺能力確定為公司發展方向。
到2012年,谷歌、Facebook等硅谷巨頭開始紛紛重金押注人臉識別,相關技術在國內也頗受矚目。也是在這一年,曠視科技上線人臉識別平台Face++,向開發者提供人臉識別的底層技術。
憑藉這個項目,曠視科技團隊拿到了當年的創業黑馬大賽年度總決賽冠軍,吸引到了李開復的目光。2013年,曠視科技獲得了創新工場和聯想創投提供的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李開復眼裏的曠視科技,是“一羣技術人,沒有任何產品和行業經驗,靠着自己獨特的技術能力來創業”。
當時,公司員工不到20人,按業務方向被分成了兩個團隊。一支團隊由技術人員組成,繼續完善平台的人臉識別技術;另一支則利用底層技術開發遊戲等C端應用,作為平台技術的演示Demo。
到今天為止,曠視科技的業務結構中已經沒有C端應用開發的蹤影。平台業務發展壯大,分化成為了公司業務的主要版圖。
2014年年中,螞蟻集團對曠視科技投入了超過1億元的戰略投資。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憑藉這次融資,成為了曠視科技的最大機構股東。而阿里巴巴通過螞蟻集團和淘寶中國,總共持股29.41%。
曠視科技股東結構,其中AI Mind Limited和Machine Intelligence Limited為公司員工激勵持股平台 數據來源:曠視科技招股書/創業邦製圖
融資結束後,雙方展開合作,成果之一是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刷臉支付。在螞蟻集團入股曠視科技將近一年之後,馬雲在德國IFA電子展的開幕式上展示了刷臉買郵票。這套系統的開發基礎,便是曠視科技的Face++。
到2014年底,曠視科技已經發展到了50多人規模。辦公地點從創新工場的幾個工位搬到了銀谷大廈,之後又搬進了谷歌中國、英特爾、蘋果中國等入駐的融科資訊中心。
2015年5月,曠視科技的技術實力得到啓明創投認可,獲得了這家機構領投的4700萬美元B輪融資。
啓明創投合夥人周志峯向創業邦介紹,啓明看到這家公司的“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深度學習技術表現出的性能已經超過了全球科技大廠,在業內的三個基準比賽中取得全球第一的成績,覺得非常棒,就投資了他們。”
也是在這次投資之後,曠視開始向成為獨角獸的方向狂奔。
圖源|攝圖網
讓智能手機認識人臉,幫張學友抓逃犯
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關注度在2015年之後迎來爆發。2016年,DeepMind擊敗圍棋冠軍李世石之後,AI行業迅速崛起成為風口。與曠視科技並稱“AI四小龍”的商湯、依圖和雲從,在這一時期內成為行業明星。
與此同時,曠視科技完成了早期的技術積累。沉澱下來的算法資產能夠以平台的方式複用,進入到更多具體應用場景中去。
螞蟻集團的刷臉支付便是其中之一。這背後是基於人臉識別的雲端身份驗證方案。簡單來説,這套系統能夠通過圖像獲取人物面部特徵數據,再和已有的數據進行比對。
方案是否實用,和識別準確度密不可分。如周志峯所説,Face++平台當時的人臉識別準確率已經超過了97%,遠超Facebook團隊方案。
與此同時,這家公司的技術方案,也開始頻繁在重要場合展示。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辦方使用了曠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將報名時提供的照片錄入系統後,參會嘉賓只要在會場門前經過,旁邊的大屏幕上就會顯示出報名信息,供安保人員比對。
到2016年,安防成了公司的重點攻克方向。為了迅速啓動業務,曠視科技開始從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和大華挖人。為了吸納這些傳統行業加入的人才,曠視甚至在這兩家公司的所在地杭州開設了分公司。
兩年之後,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領域的影響力開始展現。2018年,張學友因為80多名逃犯“粉絲”觀看演唱會落網,被冠上了“逃犯剋星”的戲稱。但據媒體披露,逃犯頻繁落網的原因,實際上是警方在安檢環節佈置了連接全國犯罪數據庫的人臉識別系統。曠視科技則是這個系統的供應商之一。
曠視科技向科創板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是目前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在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該業務貢獻營收4.6億元人民幣,在整體營收中佔比64.35%。
曠視科技營收構成(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曠視科技招股書/創業邦製圖
緊接着,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升級,讓曠視開闢了又一個陣地。
2016年,手機廠商將屏佔比逐漸提升到了極限後,紛紛計劃推出全面屏手機。這一波潮流的高潮是2017年蘋果推出的iPhone X。自此之後,整個手機行業進入了全面屏時代。
由於正面空間被擠佔,原本被安裝在正面的指紋識別急需新的替代方案。人臉識別技術從此在C端找到了巨大的應用空間。
另一方面,在華為的帶領下,人工智能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整合進手機拍攝功能中。除了美顏功能外,人工智能給手機帶來了畫質提升,讓手機也具有了和專業拍攝設備比肩的能力。結合AI能力的攝像頭因此成了廠商競爭的焦點。
在這段時間裏,曠視科技獲得了1億元人民幣B+輪投資。富士康出現在了投資者名單當中。
隨後,曠視科技開始提供設備解鎖和計算攝影解決方案。這部分業務的營收在2018年便飆升145%,達到9200萬元。2019年,該部分營收繼續提升26.8%,突破1億元。
和早期積累的算法技術一樣,曠視在攝像頭製造上取得的經驗也反哺給了安防業務。除此之外,公司從2018年起開拓智慧物流業務,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幫助工廠和物流企業打造智能倉。
曠視科技融資歷史,圖片來源:睿獸分析
至此,曠視科技業務結構基本定型。2017年中國風投、螞蟻金服、富士康等多家機構參與的C輪融資,以4.5億美元融資額把曠視科技送上獨角獸神壇。2019年的7.5億美元D輪融資,更是把公司估值推升到了40.9億美元(約266億元人民幣)之巨。
累計虧損超百億,這次IPO能成功嗎?
2019年8月25日,曠視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如果一切順利,這家公司會以“AI第一股”的身份,在當年10月鳴鑼上市。
但到了10月份,曠視等來的不是上市通知,而是來自美國的禁令。
圖源|攝圖網
2019年10月7日,包括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在內的28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根據美國方面的規定,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投資人都很難交易曠視科技在港股的股票。
然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經表示實體清單和港交所沒有任何關係。他在公開答覆過曠視科技IPO的問題時稱“港交所只會按照自己的規則來審批上市。只要是通過了,就可以來港上市,即使有人反對,也依舊會上市。”
不過,曠視的上市路陷入停頓。2020年2月25日,曠視科技在港交所的招股申請狀態變為“失效”。3個多月後,科創板表態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在這個背景下,曠視科技對媒體回應正在積極考慮科創板,同時否認了中止港股上市的傳聞。
曾有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曠視科技折戟港股,原因可能是估值沒有受到認可。公司既往融資和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遺留問題,也對IPO產生了影響。
曠視科技歷次融資記錄,圖片來源/曠視科技招股書
這些問題在科創板招股書中也暴露了出來。
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曠視獲得的年度營收分別為3億元、8.5億元、12.6億元和7.2億元人民幣。除去僅統計了前三季度營收的2020年,招股書中披露的營收年化增長率達到了320%。
曠視科技營收、支出和虧損情況(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曠視科技招股書/創業邦製圖
同時,公司的虧損規模也隨着營收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同期內淨虧損分別達到7.7億元、28億元、66.4億元和28.5億元人民幣。虧損的主要來源是研發費用,從2017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該項支出分別為2億元、6億元、9.3億元和6.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在營收中的佔比出現暴漲,達到92.23%。這意味着2020年前三季度裏,曠視科技幾乎所有的收入都被投入到了研發工作上。
各項經營費用佔比
數據來源:曠視科技招股書/創業邦製圖
不過,去年公司研發費用的絕對值卻在減少。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在整體經營費用中的佔比首次低於50%,為48.2%。相比之下,銷售費用佔比比往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截至2020年9月,以為安防、交通、社區、商業等場景為基礎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為公司貢獻了64.35%的收入。面向智能手機廠商、電商平台、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消費物聯網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為28.16%。從2018年開始展開的供應鏈物聯網業務,營收佔比僅為7.49%。
曠視科技面向的多個領域,都存在回款週期長的問題,這影響到了公司收入的健康程度。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曠視科技從2017年起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應收款餘額分別為1.5億、6.4億、9.9億元和9.7億元人民幣,佔營收比重分別為50%、75%、78%和136%。
曠視科技應收款及壞賬情況(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曠視科技招股書/創業邦製圖
但值得注意的是,應收餘額中包括的壞賬規模已經破億。截止2020年9月,曠視科技已計提的損失準備或壞賬準備餘額達到了2億元。
與此同時,由於涉及硬件生產,曠視科技的存貨壓力也在逐年攀升。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貨資產價值分別7.9億元——這達到了同期營收規模的111%。
相比之下,業務結構類似的海康威視,2019年應收款項在營收中的佔比僅有36%。存貨佔比不到20%。
除此之外,包括聯想創投、創新工場、啓明創投、GGV在內的早期股東,都沒有出現在招股書披露的大股東名單中。
這其中持股份額最高的是創新工場,達1.23%。其餘機構持股均未超過1%。李開復原本是董事會成員,但2018年7月因股權結構變更退出了董事會。另一位早期投資人鄺子平,則從去年12月28日起在董事會中擔任獨立董事職務。
其他AI公司也在經歷相似的磨難。就在曠視科技提交招股書的同一天,科創板網站顯示,因主動要求,依圖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被中止,再往前,提供語音識別技術的雲知聲從科創板撤回了招股申請。
雲從科技和雲天勵飛都已經經過了上交所問詢,後者也近期提交了補充説明材料。公開融資金額最高的商湯科技傳言上市已有多年,但至今仍然沒有動作。
在2020年度的AI技術成熟度曲線裏,Gartner預計未來2-5年計算機視覺將會進入成熟階段。也就是説,以“AI四小龍”為代表的第一批AI公司們,還要至少探索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