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財政直達資金抵達“最前線” 官方強調把更多財力下沉

  記者 昌校宇

  基層財力問題被市場持續關注,而資金直達則是有效的“輸血”機制。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

  4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將直達機制常態化”。其中,“督促地方做好剩餘直達資金下達和使用,保障相關政策及時落地生效。引導地方在中央直達資金基礎上,因地制宜擴大地方財政資金直達範圍。省級政府要繼續當‘過路財神’,不當‘甩手掌櫃’,把更多財力下沉,增強基層抓政策落實的能力”,被列為下一步的工作之一。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常態化並擴大範圍,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運用效率,釋放了財政政策“不急轉彎”,將繼續助力疫情後經濟復甦形勢穩中加固的信號。對於資本市場來説,有助於穩定市場對經濟前景和政策調整的預期。

  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創新宏觀調控的重大舉措。《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多地積極祭出“大招”,力推直達資金落地顯效。

  例如,財政部官網公佈的信息顯示,202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納入直達機制管理財政資金1090.12億元,其中,中央下達轉移支付補助預算1019.93億元,自治區安排70.19億元。截至3月31日,直達資金自治區本級分配下達進度為99.7%,市級分配下達進度為99.5%,縣級分配進度為99%。全區各級已將直達資金細化安排到具體用款項目9242個,已經形成支出431.62億元,支出進度39.6%。此外,在強化直達資金調度保障方面,直達資金從中央到市縣基層,實行點對點直接調度,對下達縣(市、區)的直達資金,自治區本級在收到財政部專項調度後,及時對接各預算管理部門分解、測算,在三個工作日內直接調度到市縣基層,節省了設區市的中間環節,加快了資金的撥付;同時,自治區本級多方籌措資金,在財政部未調度前,始終保持對下調度進度高於中央調度進度5-6個百分點,提前墊付調度市縣近50億元資金,以鼓勵市縣加快支出,避免項目等資金。

  再如,財政部湖南監管局發佈消息稱,將發揮“哨兵”作用,督促地方落實好各項重大財税政策。其中之一便是“加大直達資金監控,確保資金精準高效落地”。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今年財政下達直達資金使用分配有序有效,提升了基層財政保障能力,在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基層運轉以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作用顯著。其中,各地或在使用領域、實施流程中,因地制宜、有所側重,以增強直達資金的使用效率。

  “各地還應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實施相關政策。”董忠雲建議,一方面是在資金的分配與使用上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資金給到“六保”最需要的領域;另一方面,在資金下達流程和資金監控方面,各地應結合自身情況優化流程和監控手段,以確保直達資金高效率地“一竿子插到底”。

  田利輝表示,地方政府不能僅做個清廉公正高效的通道,而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地方具體情況,積極向中央建言直達資金的使用領域和下達時間。在信息充分上通下達的背景下,讓國家有限的財政資金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域,給予適當的人或企業,既保障了民生,更促進了發展。

  董忠雲則表示:“要提高直達資金使用效率,就需要在準、快、嚴三個維度上不斷髮力。”“準”,就是要確保資金精準流向實體關鍵環節,促進經濟穩中加固;“快”,是指可進一步優化資金下達程序,縮短資金下達期限,加快直達資金支出進度,以使財政直達資金能夠儘早發揮作用;“嚴”,則是要不斷優化資金監控,加強對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確保資金規範安全使用。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0 字。

轉載請註明: 推動財政直達資金抵達“最前線” 官方強調把更多財力下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