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團變更為國有控股,政府“套現”或融資需要

茅台集團變更為國有控股,政府“套現”或融資需要


9月9日,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回應工商資料變更相關事宜,稱本次變更事項為投資人變更,變更前內容為貴州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100%),變更後內容為貴州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90%)、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0%)。

茅台集團變更為國有控股,政府“套現”或融資需要

由於金控集團是由貴州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職責、省財政廳與省國資委共同管理的一家國有獨資公司。因此,此次變更並沒有影響茅台集團的國有性質,只是由獨資公司變成控股公司。而變更為國有控股公司的主要目的,可能與政府方便“套現”或融資有關。

我們注意到,近兩年來,貴州方面已經兩次對茅台集團的股權進行無償劃轉。第一次發生在2019年年末,由貴州省國資委通知茅台集團將持有的貴州茅台5024萬股無償劃轉至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相關劃轉於2019年12月31日完成。第二次劃轉則發生在2020年12月23日,省國資委再次向茅台集團下發通知,要求茅台集團將持有的貴州茅台5024萬股股份無償劃轉至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兩次無償劃轉股份合計佔貴州茅台總股本的8%。

經過兩次劃轉,茅台集團的這部分股票也就從貴州省國資委手中轉到一家實體企業手中。由於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為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0%控股的公司,兩次股權白無償劃轉,就等於將茅台集團8%的股權,由此前的省國資委持有,轉為省財政廳間接持有。這一次的投資人變更,不僅將此前兩次無償劃轉進一步規範化、並將茅台股權由金控集團的子公司持有轉為金控集團持有,讓茅台集團的心裏“好受”一點,而且在此前已經劃轉的8%股權基礎上,又增加了2%,達到10%。如此一來,就等於財政廳手中已經間接掌握了茅台集團10%的股權。而新增的2%股權,相當於2500萬股,按照茅台股票現價摺合成市值,將達到400億左右。如果此刻套現,將為金控集團帶來400億現金收入。即便不套現,用作股權質押融資,也能為金控集團帶來很大的幫助。

茅台集團變更為國有控股,政府“套現”或融資需要

雖然按照政策規定,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都已經轉型成實體企業,不能再作為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仍在扮演着政府融資平台的角色,政府的許多投資項目,都是通過轉型後的融資平台來投資完成。所不同的是,政府必須將其當作實體來對待,而不能當作融資工具。只是,在這些實體企業出現資金矛盾時,幫助調度資金的,還是政府。如果出現風險,買單的也是政府。類似現象,在地方的具體操作中,隨處可見。

從貴州省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是很高,而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卻很多,如何籌集建設和發展資金,確實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而貴州省能夠用作調度資金和套現的實體企業,數量也不是很多。特別像茅台這樣的企業,更是數量很少。因此,通過轉讓股權、股權質押等方面融資,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貴州方面不可繞過的思路。此前傳出的讓貴州茅台投資建設高速公路,就是政府責任企業承擔的一種表現。

雖然國有企業是全民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如何操作,則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尤其是貴州茅台,除了是國有企業之外,也是上市公司,是公眾企業。即便劃轉的股權是茅台集團的,但划走的是上市公司股權,或隨時有變現的可能,或隨時有被質押的需要。特別是變現,等於是拋售股票,對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是會帶來負面影響的。

茅台集團變更為國有控股,政府“套現”或融資需要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貴州方面的此次操作,沒有任何問題。國資委也好,財政廳也罷,都是政府的職能部門,誰持有茅台股票,都沒有問題。關鍵是,股權劃轉以後的操作,對投資者是一種考驗,是一件需要認真關注的事。別看貴州茅台現在的市值很高、投資價值很大。如果過度質押和變現,也會給企業帶來風險的,會影響投資者投資信心的。因此,如何規範股權劃轉後的行為,不要輕易變現茅台股票,保持投資者對茅台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是竭澤而漁,會對茅台帶來不利衝擊和影響,甚至對貴州地方企業也會帶來不利衝擊和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7 字。

轉載請註明: 茅台集團變更為國有控股,政府“套現”或融資需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