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外資實現“開門紅”。商務部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022.8億元,同比增長11.6%。
專家認為,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反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跨國投資形勢依然嚴峻,吸收外資平穩開局的同時也面臨較大挑戰。穩外資政策有望加碼,一些新舉措將陸續推出,一季度吸收外資可望保持良好態勢。
“磁力”不減 吸收外資開局平穩
在去年吸收外資突破萬億元大關基礎上,今年首月我國吸收外資成績依然亮眼。
數字印證我國吸收外資“磁力”不減。專家認為,這主要得益於我國開放紅利持續釋放、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企業預期和信心穩定。
從開放角度看,我國對外開放紅利持續釋放。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壓減,汽車製造業外資股比限制全面放開,自貿試驗區製造業限制實現“清零”。此外,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今年1月1日如期生效,釋放積極信號。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示範等開放平台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舉措持續出台,高水平開放平台對外資的吸引力增強。
從政策角度看,穩外資政策效果不斷顯現。去年商務部制定出台22條穩外資措施,指導各地出台140多份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組合拳”。東、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協同發力。
從營商環境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陳春江日前表示,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文件,制定、修訂和廢止了500多件法規文件。完善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健全投訴工作網絡,幫助外資企業協調解決一系列投訴事項,維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商務部近期問卷調查顯示,3000多家重點外資企業中,94.9%的企業對未來經營前景總體持樂觀態度。
引資質量提升 服務業“挑大樑”
最新的引資“成績單”證明,引資規模增長的同時,引資質量也在提升,折射出經濟發展成色更足。
商務部數據顯示,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3億元,同比增長12.2%。從近幾年數據看,服務業在吸收外資額中的比重大幅提升。2005年服務業佔外商投資額的比重為24.7%;2011年這一比重超過50%,2020年進一步提升到77.7%。
服務業逐漸成為外商投資的首選領域。專家認為,服務業在吸引外資中“挑大樑”,與服務業佔我國GDP比重越來越高相匹配,也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特點。
服務業吸收外資引力增強的同時,高技術製造業也勢頭不減。1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6.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2%,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4.6%。
專家認為,更多外資流入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折射出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成色更足。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表示,從最初外資扎堆製造業,到如今更青睞服務業,外商投資的“轉向”折射出中國開放的不斷升級和經濟產業結構發生的深刻變革。
挑戰較大 政策需持續加碼
吸收外資實現平穩開局的同時,穩外資依然面臨較大挑戰。
一方面,國際產業鏈重構呈現近岸化、本土化、區域化特點,各國引資競爭愈演愈烈。全球疫情繼續影響跨境招商引資活動開展。另一方面,國內企業面臨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壓力。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跨國投資難以再實現快速增長。
為應對內外部挑戰,專家認為,穩外資政策有望加碼,不少新舉措將陸續推出。
開放領域方面,《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有望修訂擴大,更多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和更多中西部地區優勢產業料納入目錄,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將擴大。
擴大投資方面,商務部表示,將促進重點產業外資項目對接,組織開展“跨國公司地方行”活動,為地方招商引資提供更好支持。
政策完善方面,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有望持續完善,陳春江表示,商務部將全面清理與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不符的規定,落實外資企業公平待遇,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
風雨兼程再出發,揚帆聚力再提升。更高水平開放信號的密集釋放和相關舉措的加快落地,將進一步增加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推動中國穩外資乘勢而上,實現量和質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