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併購鑄就鈞達股份股價2年漲超10倍,在股價暴漲的背後,提前“埋伏”的蘇泊爾集團實控人蘇顯澤顯然是最大的幕後贏家。有意思的是,蘇顯澤進入的時間恰巧是鈞達股份併購轉型前不久。而鈞達股份併購標的捷泰科技正是蘇泊爾集團投資的公司。如此種種巧合,也讓蘇顯澤坐享暴利的“隱情”浮出水面。
8月10日,鈞達股份股價再次漲停,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年內累計漲幅達173%。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鈞達股份股價一路走高,截至2022年8月10日,公司股價累計漲幅已超10倍,達1120%。
2年10多倍的漲幅也讓鈞達股份背後的股東賺得盆滿缽滿,其中蘇泊爾集團實控人蘇顯澤便是如此,從2020年6月進入鈞達股份至今,蘇顯澤光在股市的浮盈或已超26億元。疊加蘇泊爾集團出售給鈞達股份捷泰科技股權賺取的3.3億元,收益近30億元。
而盤剝泊爾集團實控人蘇顯澤的此番運作,其精準埋伏與鈞達股份併購前,更耐人尋味的是,鈞達股份併購的標的竟是蘇泊爾集團投資的公司。
蘇泊爾集團實控人蘇顯澤“提前”埋伏鈞達股份併購
鈞達股份憑藉收購捷泰科技蹭上光伏概念股價飛漲,而這背後也浮現出蘇泊爾集團實控人蘇顯澤提前“埋伏”坐享暴利的“隱情”。
抽絲剝繭發現,蘇顯澤和捷泰科技的淵源頗深。早在2020年6月,蘇泊爾集團聯合上饒市宏富光伏產業中心(有限合夥)(簡稱“宏富光伏”)和上饒展宏新能源科技中心(有限合夥)(簡稱“上饒展宏”)兩家合夥企業從捷泰科技原控股股東江西展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手中受讓捷泰科技100%股權。其中蘇泊爾集團出資1.36億元獲得捷泰科技15.03%的股權。
2020年11月,鈞達股份、海南楊氏家族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氏投資”)、嘉興起航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嘉興起航”)、陸小紅簽署《關於股份轉讓及資產置出的合作框架協議》。
鈞達股份擬將重慶森邁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蘇州新中達汽車飾件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楊氏投資或其關聯方;同時,楊氏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嘉興起航轉讓鈞達股份1875.9萬股,轉讓總價款為3億元,對應每股轉讓價格15.99元/股。
本次交易完成後,嘉興起航在2020年年末新進成為鈞達股份第二大流通股東,而嘉興起航的背後正是蘇泊爾集團實控人蘇顯澤。
據企查查顯示,嘉興起航的管理人為嘉興知時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嘉興知時”),進一步股權穿透發現,嘉興知時由蘇泊爾集團和杭州遠橋正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出資90%、10%。
而嘉興起航的股東則是蘇泊爾集團和嘉興知時,分別持股96.7%、3.3%。杭州遠橋正明私募基金的背後則是蘇泊爾集團和周曉樂。蘇泊爾集團則是由以蘇顯澤為首的蘇氏家族掌控。
緊接着,鈞達股份迅速開啓捷泰科技的收購計劃,2021年7月參與競買宏富光伏公開掛牌轉讓的捷泰科技47.35%股權。
正是從收購捷泰科技開始,鈞達股份開始了2年10倍的暴漲模式。
短短兩個月後,鈞達股份不僅通過江西產交所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受讓宏富光伏持有的捷泰科技47.35%股權,交易金額為13.3億元。與此同時,公司還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上饒展宏持有的捷泰科技3.65%股權,交易金額為1.03億元。也就是説,鈞達股份斥資約14.33億元拿下捷泰科技51%股權,成為捷泰科技的控股股東。
鈞達股份收購的捷泰科技正是蘇泊爾集團2020年6月花1.36億元獲得15.03%股權的標的。
緊接着,蘇顯澤來了一次“左手倒右手”的運作。
2021年12月,蘇顯澤正式接盤嘉興起航所持鈞達股份的1875.9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3.66%。此次交易金額為7.2億元,每股轉讓價格為38.34元。
鈞達股份和蘇顯澤的淵源顯然並不止於此。2022年6月,蘇泊爾集團將手握捷泰科技15.03%的股權以4.66億元出讓給鈞達股份。也就是説蘇泊爾集團一轉手便賺了3.3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蘇顯澤所持鈞達股份數量仍未改變,但在8月2日,蘇顯澤減持鈞達股份200萬股,所持股份數量降至1675.95萬股。
若按照8月11日收盤價186.04元/股計算,蘇顯澤所持市值為31.2億元,其成本價在5億元左右,這意味着蘇顯澤將暴賺26億元。而這還不包括減持的200萬股。
也就是説,蘇顯澤一邊通過出售捷泰科技股權獲利,一邊通過持有鈞達股份收穫滿滿,暴賺近30億元,可謂穩穩的幕後贏家。
2年10倍的背後,一場“籌謀”多時的轉型
在光伏行業高景氣度的背景下,鈞達股份顯然也想分一杯羹,其憑着跨界光伏領域,股價已駛向快車道。
自去年7月1日以來,公司股價扶搖直上,從當日的收盤價20.86元/股節節攀升至今年8月11日的歷史最高點197.37元/股,累計漲幅已超881%。
而鈞達股份轉戰光伏的過程中則由一家主營光伏電池片的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捷泰科技”)貫穿其中。
上述兩方的關聯起源於去年2月,彼時鈞達股份向捷泰科技持股48%的子公司上饒弘業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弘業新能源”)增資1.5億元拉開進入光伏行業的序幕。本次交易完成後,鈞達股份將持有弘業新能源12%股權,位列第三大股東。
隨後鈞達股份又將目光轉向捷泰科技,通過兩次收購全資持有捷泰科技。
首先是上文提到的2021年9月,鈞達股份斥資約14.33億元拿下捷泰科技51%股權,成為捷泰科技的控股股東。
鈞達股份自然不滿足於此,其想要的是捷泰科技100%股權。第二次收購隨之而來,今年6月鈞達股份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計劃將捷泰科技49%的股權收入囊中。
除鈞達股份以4.66億元接盤蘇泊爾集團合計持有的捷泰科技15.03%的股權外,公司還計劃受讓宏富光伏持有的捷泰科技33.97%的股權,交易金額為10.5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交易作價,本次重組標的公司100%股權對應估值為31億元,較2021年末捷泰科技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溢價20億元,溢價率為155%。
直至8月1日,鈞達股份收購捷泰科技剩餘49%股權事項塵埃落定,這意味着公司完成對捷泰科技100%控股。
探尋鈞達股份高溢價收購捷泰科技的背後是先前主業汽車零部件的萎靡不振促使業績表現不及預期。
回溯歷年業績,據Choice數據顯示,公司營收從2017年的11.53億元逐步下滑至2020年的8.56億元;歸母淨利潤亦是如此,從2017年的6744萬元逐步下跌至2020年的1355萬元,甚至於2021年出現1.79億元的淨虧損。
捷泰科技能助鈞達股份“突出重圍”?
鈞達股份不惜重金將捷泰科技“攬入懷中”,其表現也未讓鈞達股份失望。
據鈞達股份數據顯示,捷泰科技2021年營業收入為50.5億元,同比增81.63%;淨利潤為2.25億元。
而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才納入鈞達股份合併報表範圍,其短短3個月就為捷泰科技貢獻營收16.89億元,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貢獻4951萬元,這還未讓鈞達股份由盈轉虧。
直至今年上半年,捷泰科技實現營收為39.4億元,同比增長127.25%;淨利潤為1.66億元,同比增長88.95%。在此背景下,鈞達股份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同樣表現亮眼,營收同比大增644.28%至44.27億元;歸屬利潤同比大增885%至2.7億元。
這背後離不開捷泰科技主營業務-光伏電池片的加持,據鈞達股份數據顯示,捷泰科技2021年電池出貨量5.7GW,同比增長36.86%,今年上半年電池片出貨量再次同比增長87.41%至4.05GW,逐漸接近2021年全年的電池片出貨量。
在光伏行業延續高景氣度的背景下,捷泰科技又將目光轉向前景可期的TOPCon大尺寸單晶高效電池。
2021年12月,捷泰科技投資112億元開工建設16GWN型TOPCon電池項目;今年6月,鈞達股份擬募資5億元投向捷泰科技全資子公司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N型TOPCon電池項目。
但捷泰科技並非沒有隱憂,光伏行業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擠壓捷泰科技的毛利率。
據鈞達股份公告顯示,捷泰科技單晶電池片價格從2020年的0.74元/W上升至2021年的0.85元/W,但原材料中硅片採購單價從2020年的1.97元/片上漲至2021年的4.12元/片,也就是説銷售價格漲價的速度並未趕上原材料價格漲價的速度,對於捷泰科技而言,會促使其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事實確實如此,據鈞達股份數據顯示,2021年捷泰科技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87.7%至45億元;毛利率在2021年也同比下降3.04個百分點至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