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攬存大戰!有大行突停按月付息大額存單,小銀行力推“組合存款”,年化利率超5%
每經記者 李玉雯 張禕 胡琳 肖世清 每經編輯 廖丹
鼠年歲末,銀行攬儲硝煙再起,而在此關鍵時刻,卻有大行緊急叫停一枚攬儲利器。
每經記者獨家獲悉,某大行近日叫停所有按月付息型存款產品,包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型)。另據記者瞭解,另一大行上海地區有支行日前接到分行通知,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將於近期停售,現有額度可儘快銷售。
與此同時,每經記者近期走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銀行網點發現,諸多銀行推出攬儲新玩法,各式組合產品花式亮相。而在不少地方中小銀行引流吸存的宣傳中,贈送積分兑糧油、冰箱,抽獎“原價購茅台”等方式則成為重點着墨之處。
一直以來,監管對於商業銀行吸收存款行為都有着嚴格規範,要求不得通過返還現金、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有律師對記者表示,由於積分可用於抽獎或兑換禮品,以存款兑換積分方式的實質仍是向存款客户回饋財物的表現,屬於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行為。
利率高、額度緊有大行突停按月付息大額存單
“正好年前存款有活動,10萬起存,三年定期最高年化利率可以到4%,而且是按月付息的。”某大行上海地區一網點客户經理向記者介紹道,與各大行目前推出的大額存單產品對比來看,無論是利率水平還是利息支付方式,這一產品都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然而戲劇性的是,就在記者諮詢的當天下午,客户經理再次向記者發來消息稱,該行通知按月付息型的存款產品暫停銷售。不僅上海地區網點如此,記者注意到,該行西安某網點一位客户經理也在朋友圈告知,“按月付息定期存款最後一天”。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上述大行總行近日通知,暫停銷售所有按月付息型存款產品,包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型)。各支行也要求停止對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的所有宣傳。
另據記者瞭解,另一大行上海地區有支行日前接到分行通知,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將於近期停售,現有額度可儘快銷售。而此前該行銷售按月付息大額存單時需要一事一議,客户提出購買需求後,銀行需申請額度。
不過,從記者走訪多地銀行網點了解到情況來看,目前多家銀行仍有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在售。
上海、廣州、成都地區多家銀行網點表示當前仍有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產品,分為三個檔位,2年期起存金額50萬,3年期起存金額可以是100萬,也可以是800萬,對應的年化利率分別為3.15%、3.85%和3.9875%。
此外,成都地區某大行網點門口醒目位置處擺放了一塊小黑板,上面寫着大額存單三年(月付)20萬3.85%、50萬3.987%、200萬3.9875%。
記者從廣州地區一大行網點了解到,該行雖然在去年已經停掉了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但工作人員介紹道,目前正常大額存單3年期的年化利率為3.85%,客户可以申請4.15%的年化利率,而超出3.85%年化利率以外的利息將按月付給客户,剩下的利息將在3年期限到期後一次性返回。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對商業銀行開展攬儲業務的規範力度在不斷加碼。
去年12月,包括六大行在內多家銀行陸續發佈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意味着大額存單的流動性一定程度上將大打折扣,一時間引發市場熱議。
而早在2020年3月,央行便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其中指出,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未到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的規定,應予以規範。
隨着靠檔計息存款產品銷聲匿跡,為了留住客户資金,不少銀行將推薦重點轉向按月付息型產品,並將其視為靠檔計息存款的“替代品”,在介紹時突出其每月收益帶來的流動性優勢,可用於再投資,實現利上增利。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加強存款產品管理背景下,部分銀行停止按月付息產品,讓相應存款產品合規性更強,同時減少市場上一些不公平競爭行為,讓存款市場整體競爭秩序更加良好。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儲户的合法權益,現有存量產品應在到期履約之後再退出,從而更好地保護儲户權益。
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止一家銀行停售或計劃停售這一產品,主要還是基於合規因素考慮。
一方面為提升負債質量管理水平,不久前銀保監會下發《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要強化銀行業機構的審慎經營原則,維護銀行業體系安全穩健運行。如《徵求意見稿》所述,“堅持依法合規和審慎原則,確保創新活動與本行的負債質量管理水平相適應”。
另一方面銀行則需要依照監管要求,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及規範吸收存款行為等有關規定。
“由於存款利率定價具有較強的外部性,因此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連續打出‘組合拳’,對各類不規範情形實施穿透式監管,此次部分銀行的舉動或成為一種信號,不排除後續更多銀行採取類似措施以謀求存款業務的合規性。”蘇筱芮表示。
此外,春節臨近,有銀行在存單利率方面也“一浮再浮”。例如,記者從上海地區一中行網點處瞭解到,該行常規大額存單20萬起存,三年期年化利率3.85%,不過近期可以通過銀行櫃面申請加入白名單,這樣三年期年化利率可再度上浮至3.9875%。
據記者瞭解,同一家銀行的不同網點根據自身運營情況,會在攬儲上執行不同的措施,利率上浮程度可能也有所不同。“從銀行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成本價來看,如果存款利率給到4%,其實銀行在這塊是虧損的,但是拉進來新客户並且有新資金流入,長久來看是好的,所以有些網點願意貼這部分利潤去拉高存款利率。”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
利率上浮,隨之而來的是大額存單額度愈發緊俏。工行上海地區一網點客户經理告訴記者,每天早上9點趕到網點來買,有機會能搶到三年期年化3.987%的產品,通常很快就會售完,而同樣金額、期限的產品自己在手機上買只能是3.8%的年化利率水平。
類似地,一位農行客户經理也表示,現在利率稍高的大額存單都要申請額度,申請不一定有,大額存單購買還是要靠搶。
有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大額存單如此熱銷,一方面因為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走低,另一方面疫情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這也使得居民的儲蓄意識變強。
年化收益超5%有中小銀行熱推組合型高息定存產品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大額存單外,不少中小銀行還推出了一種“按月付息+零存整取”的組合定期存款模式,一般通過五年存期內利滾利,拉高整體收益,從而使得年化利率通常能達到5%以上。
“考慮定期存款的話,看你在存款時間上能不能接受五年,我們現在收益最高的有一款五年期的,綜合收益最高可以達到5.333%。”在瀘州銀行成都分行營業部,一位客户經理就極力推薦一款名為“月月紅”+“快樂金”的5年定期存款組合。
銀行大廳內的宣傳資料顯示,“月月紅”是瀘州銀行一款5年期存本取息儲蓄存款產品,1萬元起存,定期利率4.80%;“快樂金”則為一款5年期的零存整取產品,起存門檻為400元,定期利率4.37%。
客户經理介紹,這種產品分為每個月支取利息和到期支取兩種模式。“如果是每個月支取,定期利率有4.80%,假如你存十萬,每個月會有400元的利息打到你的卡上,但如果想利率達到5.333%,這400元的利息就不能取,用來做‘快樂金’零存整取,到五年之後再一起支取。”
不過,因為“快樂金”是400元起存,若想做“月月紅”+“快樂金”組合,“月月紅”需要10萬元起存,才能實現5.333%的綜合利率。“如果不要求綜合利率達到5.333%,只想要4.80%的利率和每個月領息,也可以1萬元起存。”客户經理如是表示。
反觀瀘州銀行目前在售的20萬元起存、三年期、收益4.18%、整存整取的大額存單產品,上述定期存款組合除了在時間上稍長外,在收益以及靈活性上顯然會更勝一籌。
客户經理還表示,這種五年定期存款產品組合在瀘州地區已銷售多年,因為收益率比較高,買的人比較多,現在已是限額銷售,而在成都地區,目前個人限售金額會稍高一些,為300萬元。
實際上,記者在成都地區走訪時發現,類似於瀘州銀行這樣,將“按月付息”和“零存整取”產品進行組合,從而得到5%以上的較高利率,這種模式在當地中小銀行中並不鮮見。而且,這些銀行往往會將這類產品的期限和收益寫在花花綠綠的廣告牌上,放在門口顯眼位置,與大額存單產品一併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諮詢。
“五年定期存款組合收益可達5.43%”“三年定期存款組合收益可達4.47%”,在人來人往的成都市錦江區東大街,貴陽銀行成都錦江支行在臨街的網點門楣下方張貼了醒目的大幅海報。剛進網點大門,就能在看見一個展示着該行儲蓄產品詳情的小黑板。
這份產品詳情資料顯示,貴陽銀行推出的5年期“爽月利”+“爽聚存”,1萬元起存,組合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到5.43%,而3年期大額存單+“爽聚存”,20萬元起存,組合年化收益率也能達到4.47%,均明顯高於該行20萬元起存的3年期4.18%的大額存單利率。
“這種是按月付息,利息不取,轉到零存整取。”該行一位客户經理迎上前來,介紹道,通過利滾利,到期再取,收益會更高一些。
不過,這位客户經理表示,5年期的組合產品前兩天剛賣完,至於什麼時候可以買,還要看後面有沒有額度,“很多客户都在等通知。”
此外,記者在遂寧銀行成都分行營業部看到,在該行“月月薪VIP”+“零整寶”定期組合存款模式下,3年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4.35%,相較該行三年期大額存單最高4.2625%的年化收益率,高出了0.0875個百分點。
走訪長城華西銀行和樂山商業銀行在成都地區的營業網點時,記者也見到了此類產品。其中,樂山商業銀行成都分行推出的“月月得利1號”+“快樂存”定期組合,起存金額10萬年,存期5年,年化利率可達5.05%。這一利率比該行新年特供的20萬元起存、3年期利率4.262%的大額存單也要高出不少。
中小銀行紛紛另闢蹊徑,以組合產品吸儲,不容忽視的是背後的攬儲壓力。
近年來,監管部門出台了多項針對商業銀行存款的監管政策,繼去年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在全國範圍內被叫停、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幅度壓降之後,今年年初,銀保監會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又聯合印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
此前,部分中小銀行在互聯網平台上競價吸收存款,推高了中小銀行的負債成本,迫使銀行匹配高風險的資產,帶來較高的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在業內看來,隨着互聯網存款業務新規的出台,會給區域型中小銀行存款增長帶來壓力,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將再次面臨挑戰。
中國銀行研究院鄭忱陽點評指出,《通知》對自營渠道建設完善、客户資源豐富的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來説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自營平台比較薄弱、吸儲渠道不暢通的中小銀行,精細化客户管理、拓展自營渠道、創新存款產品、轉變發展策略將是中小銀行重要的“自救”方式。
“相對大銀行來説,中小銀行在吸存攬儲方面,面臨着較大的壓力。”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對記者表示,中小銀行受地域和客户基礎薄弱的限制,網點少,客户羣體比較單一,過去互聯網存款的發展,彌補了中小銀行的地域制約,因此存款增長比較明顯。
對於中小銀行通過高息產品吸收存款,温彬認為,隨着互聯網存款產品下架,在自律機制的範圍內,適度地提高儲蓄的利率,是中小銀行為了進一步增加儲蓄來源採取的一個市場化措施,將推動中小銀行更好地做好資產負債的管理,進一步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挑戰。
返現金、兑積分、抽獎齊上陣中小銀行攬儲“各顯神通”
歲末年初是各家銀行“花式攬儲”的高峯期,而網點數量少、經營範圍受限的中小銀行,更是新老招式齊齊上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時注意到,近期,不少地方中小銀行在攬儲過程中,仍通過宣傳贈送積分兑好禮、抽獎、返現金等方式來拉存款。
例如,鎮平農商銀行一年及以上定期存款每滿1萬元積10分,他行定期轉存加送50%積分,按積分數量兑換不同禮品,最高2000積分可換一台空調。
另有上蔡農商行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稱,凡在該行任一營業網點辦理存款定期1年以上且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個人用户,憑當日存款單據,均可積分兑換相應禮品。宣傳海報顯示,200萬元定期存一年,可獲得2000積分,可兑換218L三開門海爾電冰箱。
記者還發現,還有銀行通過抽獎方式吸引用户存款。記者發現,九江銀行南昌某支行針對活期用户推出“1499原價購茅台”的抽獎活動。其活動規則是,活期存款餘額達1萬元客户每天享有2次抽獎機會,達2萬元用户每天享有4次抽獎機會。而客户將活動分享至好友還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更有甚者通過“補貼”現金的方式拉存款,河南地區一農商行員工告訴記者:“現有大額存單產品50萬起存,年化利率2.175%,然後每萬元補貼現金15元,綜合年利率為2.325%。”
但是對銀行來説,有效的攬儲方式仍是上浮利率或送禮。記者走訪多家中小銀行網點時發現,銀行拉存款的方式有的是上浮利率,也有的是贈送購物券,還有多家銀行在網點內陳設出琳琅滿目的生活用品,例如掛麪、雞蛋、洗衣粉、洗潔精等。
記者在一家大行廣州地區網點發現,該行在大廳內擺滿了米、油和蜂蜜,在一堆禮物的中間,放着大額存單的宣傳單。記者從該行的理財經理處瞭解到,在該行購買20萬以上的大額存單就可以任意挑選禮品。
記者在成都部分銀行網點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景。除了存款送積分,再用積分兑換米、油等禮品,還有銀行推出存款返購物券(如存1萬元返15元的超市購物券)、存款送抽獎券(如新增定期存款每5萬元送一張抽獎券,獎品有足金吊墜、旅遊套餐、茶葉茶具、特色年貨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來,監管對於銀行吸收存款行為都有着嚴格規範。
2010年發佈的《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規範市場競爭、嚴禁高息攬存的通知》第一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嚴格執行法定存款利率,嚴禁擅自提高存款利率。各機構總行要對全行的存款營銷行為負責,應專門發文,明確禁止分支機構通過向存款客户贈送實物、購物卡、現金、金條等方式變相提高存款利率。
2018年,銀保監會、央行發佈《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出,商業銀行不得違規返利吸存,即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
然而,上述通知並未對抽獎、積分兑取等手段作出明確規定。對此,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肖颯律師對每經記者表示:“以存款兑換積分的行為仍屬於違規返利吸存的範疇,可被解釋在‘等不正當手段’之中。”
肖颯表示,由於積分可用於抽獎或兑換禮品,以存款兑換積分方式的實質仍是向存款客户回饋財物的表現,屬於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行為。
對於如何減少違規攬儲行為的出現,肖颯從立法層面建議指出:一方面,建議將實踐中銀行拉存款的具體亂象逐一、明確納入到監管規定之中,減少尋租空間。另一方面,建議明確並加重違規的行為後果,對有關負責主體做出行政處罰。從執法層面來看,各地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各銀行拉存款行為的規範引導,出台指導性文件,並對明確違規的每一個攬儲行為作出處罰,減少被監管主體的僥倖心理。
記者手記:“返利”式吸存為何屢禁不止?
存錢是老百姓心中的大事,特別是經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2020年,國人對於儲蓄和財產保值的需求日益旺盛。
春節即將到來,不少公司陸陸續續派發年終獎,而這個時點也是銀行一年一度的攬儲的“好日子”,眾多銀行為攬儲爭相“發力”,但是對於一些沒有網點和品牌優勢中小銀行而言,攬儲的KPI壓力成了懸在中小銀行頭上的一把利刃。每到這個時刻,不少銀行還是會帶着家電、柴米油鹽等禮品加入攬儲之爭,同時,變相推出高息產品也是攬儲的重頭戲。
實際上,在智能存款逐步規範,並在互聯網平台“下架”等背景下,中小銀行攬儲難度加大,負債承壓。其實,近年來銀行攬儲壓力愈加明顯,理財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消費行為的改變,使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和規模壓力越來越大,淨息差逐年收窄。面對全新的經營及市場環境,如何破解攬儲難的痛點?還是應當改變經營思路,告別高成本、高收益、高風險“三高”的業務發展模式,應該回歸本源,強化服務能力,凸顯差異化競爭特色。
記者:李玉雯 張禕 胡琳 肖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