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破產,是市場敲給美聯儲的一記警鐘 | 新京報專欄
硅谷銀行從正式曝光虧損到破產,僅僅用了三天時間,着實讓市場嚇了一跳。一家歷史記錄良好、服務科創企業的商業銀行如此脆弱,確實讓人大吃一驚。但是,一些國內自媒體藉機炒作,諸如“美團王興找維權羣”之類,也純屬謠諑,不值一提。
事情當然也不容忽視,美國政府和監管部門因此先後介入。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官員表示,硅谷銀行的儲户將從3月13日開始可以提取他們的存款,美國政府宣佈採取行動來支撐存款並阻止硅谷銀行破產帶來更廣泛的金融影響。也因此,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主動關閉了總部位於該州的簽名銀行,並宣佈為銀行存款提供擔保。
美國財長耶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馬丁發表聯合聲明,在與美國總統拜登協商後,批准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硅谷銀行的決議。
美國金融管理和監管部門的態度很明確,救儲户不救銀行。因為,銀行的經營風險,理應由管理層、股東、投資人自行承擔,而保障儲户的利益,避免科技產業蒙受損失,則是市場憂慮的焦點。尤其是,華爾街不缺銀行家,但美國經濟離不開科技創新企業。
破產事件警示作用不容小覷
以目前形勢看,硅谷銀行破產造成的後果應該可控,難以成為2008年雷曼危機的2.0版。
首先,硅谷銀行迅速破產的舉措,雖然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衝擊,卻也避免了大規模擠兑的發生,儲户的資金安全基本得到了保障。
硅谷銀行破產前存款規模為1754億美元,與2021年1900億美元的峯值相差有限。資金流失規模有限,無疑降低了破產處置的難度。
而且,硅谷銀行屬於商業銀行,而不是雷曼兄弟那樣的投資銀行,風險管控更為嚴格。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硅谷銀行破產是因美債利率倒掛引發的流動性危機,自持的資產質量尚可,有希望找到合適的買家。
硅谷銀行長期服務科技初創企業的金融服務,不乏臉書、推特等實力雄厚的“老朋友”,潛在的“白馬騎士”大有其人。
比如,推特新任掌門人馬斯克就已經作出了積極的回應。3月12日,雷蛇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民亮發推文表示,他認為推特公司應該收購硅谷銀行,成立一家數字銀行。馬斯克隨即在推特上回複稱,“我對這個觀點持開放態度”。
如果“白馬騎士”能夠及時進場,和監管部門的救助雙管齊下,加上儲户“週一可以取存款”的承諾,市場情緒就能更為樂觀一些。最起碼,錢沒少、人沒跑,單就個案而言,此次硅谷銀行破產事件,多半是一部結尾平淡的驚悚片。
當然,硅谷銀行破產事件的警示作用,仍不容小覷。
當地時間3月12日,美聯儲表示,將通過一項新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提供額外資金,該計劃將向存款機構提供長達一年的貸款。這無疑也表明,美聯儲已經注意到這場商業銀行流動性危機背後的結構性風險。
事實上,此次銀行倒閉事件也正是市場給美聯儲敲響的一記警鐘。
美國銀行破產風險普遍存在
硅谷銀行雖然是一家投資業務比重很高的商業銀行,但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其破產並不是因為風險業務引發的。
如果商業銀行大量持有美債這樣的優質資產,依然難以避免破產的結局,再指責其經營不善似有苛責之嫌。硅谷銀行未能及時準確地調整美債利率的預期,美聯儲難辭其咎。
短短三年間,美聯儲從暴力降息到暴力升息的極限操作,導致市場風險激增。美債利率歷史性倒掛的結構性風險陰影下,金融機構的“容錯率”大大降低,對美國商業銀行體系的威脅具有普遍性。
硅谷銀行破產是這一風險爆發的個案,但風險確實普遍存在。如果不能及時化解,那麼危機警報不會因為硅谷銀行破產風波的結束而解除。
來自市場的警告如此強烈,美聯儲終於作出了3月12日的政策應對。“向存款機構提供長達一年的貸款”的措施,可以理解為暴力升息的“貨幣水龍頭”再次有了放鬆跡象。曾經信誓旦旦“寧可犧牲部分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也要升息的鮑威爾,此時會是何種心態?
歷史經驗表明,央行的利率政策急轉彎,敗多勝少。1989年,三重野康接任日銀總裁,短期內連續五次升息,將日本推入了“失落二十年”的深淵。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也和美聯儲大幅升息的激進政策有脱不開的關係。
然而,這些教訓的真相被掩蓋在金融危機的廢墟中。三重野康曾經是日本公眾視為挑戰高房價的悲情英雄,直到2000年後他對日本經濟的破壞責任才被公眾所認知。次貸危機更是找到了雷曼兄弟公司這樣的私營機構背鍋,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決策失誤罕有提及。
“歷史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不汲取歷史教訓。”此次風波爆發前,鮑威爾正在重複“平成惡鬼”的一意孤行。
市場記憶顯然比歷史記憶更為可靠,硅谷銀行破產事件給美聯儲敲響了警鐘。無論怎麼自信滿滿標榜“逆週期操作”的專業合理性、“央行利率是市場合理利率的呈現”,在市場的現實表現面前,都不堪一擊。
不可否認,美聯儲給硅谷銀行的破產滅火時顯示出了相當的專業性;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正是此前美聯儲從暴力放水到暴力升息的極限操作嚴重違背市場規律,造成了今日美國金融體系結構性風險。
“縱火者”成了“最佳救火隊員”,不是值得誇耀的功績,毋寧説是一種諷刺。這一記響亮警鐘也提醒美聯儲,敬畏市場,慎用權力。
撰稿 / 關不羽(財經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