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佳儒
5月23日,欣旺達又跌了,收盤價16.4元,總市值305.4億。跌跌不休、陰跌不止的走勢,引發廣大股民吐槽,“好歹漲一下,天天跌”、“割肉後好久沒來看,還是這鬼樣。”
欣旺達股價走勢如何?2021年11月10日,欣旺達曾創下54.93元階段高點,對應總市值1022億元。此後一路震盪下滑,最新股價相比此前高點跌沒70%,總市值沒了700億元。
如此股價走勢,不僅讓散户投資者難熬,也讓一些參與定增的機構投資者或被套了。
根據公司公告,2018年至2021年,欣旺達已經完成2次定增,2021年的定增發行價41.90元,16家機構認購39億元。最新收盤價16.4元對比定增發行價41.90元,出現了60%的跌幅。
近期,欣旺達新一輪定增方案已經出爐,擬募資總額不超48億元。根據一季報,截至2023年3月31日,欣旺達貨幣資金餘額218.09億元,是此次最新擬定增募資總額48億元的4倍多。
高位定增募資39億,16機構或被套2022年報顯示,欣旺達主要從事鋰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形成消費類鋰電池、電動汽車類鋰電池以及智能硬件等產品為主的業務格局。
欣旺達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業務持續穩固發展,消費類鋰電池業務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目前已成為國內鋰能源領域設計研發能力最強、配套能力最完善、產品系列最多的鋰電池製造商之一。
業績來看,2022年年報顯示,欣旺達營收為521.62億元,同比增長39.63%,淨利潤10.64億元,同比增長16.17%。2023年一季度,欣旺達營收104.8億元,同比下降1.34%;淨利潤虧損1.65億元,去年同期9492萬元。
鋰電池是近幾年A股熱門賽道,欣旺達通過融資不斷擴產。
比如2021年11月,欣旺達披露《2021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募集資金總額39.15億元,用於3C消費類鋰離子電芯擴產項目、3C消費類鋰電池模組擴產項目、筆記本電腦類鋰電池模組擴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相關公告,欣旺達定增發行對象為16家機構,包括三峽資本、諾德基金、申萬宏源、朱雀基金等。認購股份鎖定期為6個月,也就是解禁期是2022年5月。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欣旺達39億元定增落地前後,公司股價創下54.93元(向前復權)的階段新高。2021年4月,欣旺達股價還不到19元,短短7個月時間漲近200%。
然而2021年11月高點開始,欣旺達股價坐上滑梯,2022年5月30日定增股票解禁當日,欣旺達收盤股價僅為26.12元/股,相比於41.90元的發行價下滑37%。
2022年5月30日之後,欣旺達股價也並未有驚豔表現,整體震盪向下。
2023年5月23日,欣旺達收盤價僅剩16.4元,相比發行價41.90元跌幅有60%。這意味着,參與欣旺達39億元定增的16家機構,至今大概率是浮虧狀態。
又擬募資48億,陷入爭議股價低迷之際,欣旺達拋出新一輪定增計劃。2023年3月9日,欣旺達發佈定增預案,擬定增不超約5.59億股,募資總額不超48億元,用於欣旺達SiP系統封測項目、高性能消費類圓柱鋰離子電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有聲音認為其“或存過度融資”。原因一是此前募資的39.15億元,截至2022年底,定增募集資金有12.9億元未投入使用。二是截至2023年3月31日,欣旺達貨幣資金餘額218.09億元。
所謂過度融資,一般是指上市公司擬募集的資金遠超過公司項目實際需要的資金,最終導致大量募資金出現閒置,最終淪為理財資金或者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欣旺達4月底公告,公司擬使用最高額不超過3億元(含)的閒置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不過,欣旺達明確提到,投資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不涉及募集資金。
對於欣旺達是否過度融資,還有待觀察。
從融資用途來看,欣旺達選擇繼續加碼消費類鋰電池業務,並進一步向封裝產業鏈拓展,但動力電池業務不在此次募投項目計劃。前次定增募資用途來看,3C消費類鋰離子電芯擴產項目、3C消費類鋰電池模組擴產項目也是消費類鋰電池。
兩次募資用途來看,欣旺達的重點都是在消費類鋰電池業務。資本市場上,與新能源車高度關聯的動力電池業務相比更受看重。
在股價低迷背景下,欣旺達的定增如何推進也是一個問題,因為股價走跌,募資額不變的情況下,就需要發行更多的股份,原有股東權益也會被更大稀釋。
近期的業績説明會上,有股民提到欣旺達股價下跌問題,“如何看待股價太低問題,有何措施?”
欣旺達方面回答,公司股價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屬於市場行為;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充滿信心。
從機構持倉來看,2023年一季度,欣旺達股東中的機構數量34家,持倉比例16.47%,這兩項數據均是2022年一季報以來的最低值。
對於欣旺達股價變化和再次募資,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