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暴增近120倍,千億中國鋰王壓力不小?

淨利潤暴增近120倍,千億中國鋰王壓力不小?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8月30日晚,天齊鋰業披露了2022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96億元,同比增長508.05%;淨利潤為103.28億元,同比增長11937.16%,躍居鋰資源行業之首。

對於業績暴增,天齊鋰業表示,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

但事實上,蔣衞平和他的天齊鋰業仍然有不少的問題需要解決。

能夠重回巔峯,這一切都離不開掌舵人蔣衞平的“心狠手辣”和近乎瘋狂的舉債擴張。兩場蛇吞象式的併購奠定了天齊未來數年的產能優勢。2013年以超50億的對價收購泰利森,以及2018年前後耗資270億搶下SQM25.87%股權。讓天齊擁有了百分百鋰礦自供的能力,成為了同時擁有着全球品味最高的鋰礦山和鋰鹽湖的鋰礦巨頭。

時代的浪潮也沒有辜負蔣衞平,在經歷了2018-2020的低谷之後,又一輪強勢上行的鋰週期為天齊鋰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碳酸鋰價格近一年裏一度上漲近10倍,從5萬元/噸飆漲到最高50萬元/噸。天齊鋰業的業績也大為受益。一季度暴賺33億,同比增長14倍,已經大大超出市場預期。而來自產業機構的研究顯示,鋰礦今年年底的供需缺口仍將逐步拉大,預計四季度碳酸鋰現貨報價或將突破50萬元/噸的大關。

作為鋰礦最大的下游,新能源汽車不斷增長的需求,是對上游鋰價最強有力支撐。根據最新銷售數據顯示,截止5月份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2萬輛,滲透率已達26.5%。按此趨勢,或在年末突破35%的拐點,佔據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處在新一輪爆發的前夜。

天齊鋰業目前擁有1614萬噸碳酸鋰的權益儲量。2025年規劃的權益產量達到了15萬噸,如果按照目前碳酸鋰價格測算,年產值高達750億。中信證券的研究顯示,根據目前已知的產能規劃,本輪鋰價上行的拐點或在2023年到來。

這意味着,本輪鋰礦的景氣週期至少還要持續2-3個季度。

雖然從結果來看,天齊鋰業兩次併購都成功上岸了,但鉅額負債和高企的負債率也讓公司備受市場質疑。這也是天齊鋰業在港股上市時,相比A股腰斬折價發行的最大原因。而本次募資的最主要用途也是用於償還債務。

回溯蔣衞平的兩次豪賭,既有自身戰略的成功之處,也離不開時代的幫助。如果不是打着“為國掃礦”的旗號,中投不會在泰利森的收購案中及時出手。如果不是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快速爆發,資本市場也不會為他提供充足的彈藥,天齊鋰業也不會輕易地爬出債務泥潭。

在完成對SQM股權的收購後,2019年至2021年天齊鋰業的利息支出分別為20.45億、18.20億以及14.68億。負債率也從2017年的40%上升到了2021年的70%以上。去年7月,再經過了半年的談判後。天齊鋰業又以澳大利亞奎納納項目49%的股權和泰利森24.99%的股權為代價,獲得了IGO13.95億美元的戰投增資,轉頭便用償還債務。

種種跡象表明,大手筆的收購所帶來的副作用正在慢慢顯現,天齊鋰業實際的債務壓力不小。天齊鋰業如何能夠在這一輪週期裏進一步降低負債,健康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是眼下最為緊迫的問題之一,也是決定“中國鋰王”能否成為“世界鋰王”的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1 字。

轉載請註明: 淨利潤暴增近120倍,千億中國鋰王壓力不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