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國防軍工板塊異動拉昇。截至收盤,鋮昌科技、立航科技、光啓技術等股漲停,晨曦航空漲逾12%,航發動力、中航機電、愛樂達等紛紛跟漲。
機構普遍認為,在軍費穩定增長以及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背景下,國防軍工行業基本面趨勢持續向好,未來幾年將迎來高速、持續、穩定的發展機遇期。
軍工國企改革提速
消息面上,6月10日晚,中航電子、中航機電同步披露重組方案:中航電子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航機電,並定增募集配套資金不超50億元。
具體來看,中航電子為吸收合併方,中航機電為被吸收合併方。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中航機電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中航電子將承繼及承接中航機電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資產重組的意義重大,合併後的中航電子有望成為近千億元市值的航空機載龍頭上市公司。
實際上,軍工行業一直是國企改革的重點領域,加快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進程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國企混改”對於提升軍工板塊的資產質量和整體盈利能力有着“立竿見影”的影響。
自2015年以來,我國十大軍工集團不斷提質增效、改革創新,多家集團總資產均獲得明顯增長。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為例,2015~2021總資產從2207億增至5451億,複合增速16%。
今年又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早在去年9月,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就曾表示,2022年“七一”前基本完成國企三年改革任務。中航電子、中航機電的重組也為中國軍工領域央企的重組也是重要事件,有望帶動更多國企改革。
同時板塊中企業的股權激勵推進也提速明顯,2016 年至今,板塊內上市公司推動的股權激勵84 次,其中2020 年以來佔一半以上。各央企已進入改革快車道,板塊情緒有望得到進一步催化。
華金證券分析師劉荊也表示,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預計軍工領域國企改革有望提速。當前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都在抓緊時間,聚焦混改上市、中長期激勵等多項改革任務提速加力,確保“響鈴交卷”。
行業具備較強業績確定性
除了國企改革的催化以外,中報業績確定性也是重要的催化因素。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軍工行業有較強的“計劃性”,受疫情等因素的衝擊較小,且行業正處於“十四五”黃金髮展期,無論2022 年還是未來2-3 年都成長可期。
這個説法也並非空穴來風,可以從其一季報一窺究竟。從國防軍工板塊2022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來看,軍工板塊高景氣依舊。
中信建投相關統計,軍工行業86家上市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8.38億元,同比增長13.80%,環比減少37.53%;實現歸母淨利潤81.35億元,同比增長19.94%。
如北方導航,公司在實現一季度營業總收入5.75億元 同比增長31.48% ,而實現淨利潤3534萬,淨利潤增長率高達2634%;中海達一季度實現營收2.48億元,雖然同比下降24.09%;但實現淨利潤0.84億,並且淨利潤增長率高達1383.06%。
此外,廣聯航空、成飛集成、中科海訊、晨曦航空、通易航天、中兵紅箭、中簡科技、中航重機、立航科技的一季度業績增幅均超100%。
從政策角度看,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我國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和強軍相統一”。目前仍是十四五初期,“實現百年強軍目標、國防實力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等決策的有效推進,有望使得未來3-5年軍工行業的需求較明確。
從合同負債+預收款總額來看,軍工2022年僅為進入高景氣的第二年,下游主機廠22Q1 合同負債與預收款總額同比增長252.2%,目前處於訂單飽滿階段。
機構看好軍工主升浪機會
對於軍工行業的後市投資,南方軍工基金經理鄒承原表示,軍工行業的長期確定性非常明確,同時成長性也較為突出,不會因短期而影響長期終端需求。
中航證券也指出,即將進入中報業績預告和中報披露期,傾向於認為軍工的中報業績橫向比較依然優勢凸顯,可實現同比和環比穩健增長。疫情如進一步平抑,對於三季度,軍工企業將一方面補二季度之“缺口”,另一方面為了應對疫情不確定性,會將四季度任務儘可能提早超前完成,因此三季度的生產交付將會尤其飽滿。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從估值維度看,板塊估值分位數約33%,提升空間較大;從基本面維度看,軍工裝備採購計劃性強,需求端增長確定,供給端產能瓶頸持續破除,2022年板塊業績有望實現30%以上增速。此外,產業資本增持將有效帶動板塊投資信心的提升,建議關注“四維度”配置:
1)航空產業鏈,包括中航光電、北摩高科、全信股份;
2)導彈產業鏈,包括新雷能、智明達;
3)國產化提升受益標的,包括紫光國微、能科科技和振華科技;
4)國企改革受益標的,包括航天發展、中航機電、中直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