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日發佈《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日發佈《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報告稱,自2013年以來中國排名持續穩步上升,確立了作為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且每年都在向前十名靠近,這“凸顯了政府政策和激勵措施對於促進創新的持續重要性”。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中國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專利數量高於日本、德國和美國,如按專利總量計算則更令人印象深刻,單位GDP的商標和工業設計數量也是如此。不過在研究人員、高等教育入學率等指標上,中國仍落後於德國和美國。
從創新集羣的地理分佈來看,今年全球前十名與去年類似,只有微小變化。深圳-香港-廣州和北京分別位列全球前100個創新集羣的第二和第三名,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日本東京-橫濱集羣,而上海排名第八。排名前100的集羣中,中國有19個,僅次於美國的24個,但中國的集羣在科技產出方面的增長最為顯著。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每年發佈一次,對132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進行排名。與過去幾年一樣,瑞士、瑞典、美國和英國的排名繼續領先,分別位列一至四位。今年進入前十名的還包括韓國、荷蘭、芬蘭、新加坡、丹麥和德國。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介紹,新冠疫情對各國生活和生計造成了巨大影響,但許多行業都展現出驚人的韌性,特別是那些注重數字化、技術和創新的行業。軟件、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硬件和電氣設備以及製藥和生物技術等行業的企業加大了創新投資和研發力度,而運輸和旅遊等行業則遭受嚴重打擊。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為,疫情期間許多政府和企業加大了創新投資,科學產出、研發支出、知識產權申請和風險資本交易繼續增長。這説明人們日益認識到,創新對於戰勝大流行病以及確保疫情後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來源:新華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