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創X財聯社”記者訓練營在滬開講,探尋跨界融合下的產業發展新引擎
央廣網上海12月3日消息(記者周洪)12月2日下午,由贏創工業集團、財聯社和鯨平台聯合舉辦的記者訓練營開講。本次訓練營以“超越化學邊界丨跨界融合,探尋未來產業新引擎”為主題,邀請化工行業專家、投資領域大咖、媒體圈層大拿共同挖掘跨學科研發應用的深度價值與意義,高度聚焦產業融合大趨勢下的技術創新。蘇民投新材料基金總經理耿斌、贏創大中華區區域發展副總裁朱駿、財聯社第二編輯部主編林琦擔任課程導師,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併為現場學員們答疑解惑。
“若將化工按照技術層次進行劃分,可分為四個大類:首先是以乙烯、丙烯等為代表的基礎化工原料產品;其次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合物和合成材料;再來就是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涉及新能源、電子化學品等;最後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則是前沿化學品,如生命科學、生物製藥等高端新材料。”蘇民投新材料基金總經理耿斌在課堂上表示,“而目前國內化工材料的主要產能集中在前兩者,在高端新材料領域幾乎空白。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仍需進口,就是國內化工產業結構的現狀,同時也昭示着其結構優化的突破口。”
蘇民投新材料基金總經理耿斌
無論是化工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還是產品技術的向上突破,都無法脱離創新應用而獨立存在,而創新應用的幕後推手則正是“跨界思維”。
“看似高大上的材料,其應用在日常消費領域往往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產品。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叫作‘黑科技’;事實上,每個‘黑科技’對應的或許就是一個新材料的創新應用。”耿斌如是説道,“新的消費需求,需要創新材料去滿足,或者在現有的材料上做創新應用。而創新應用則需要跨界思維,特別是需要跨學科人才,發揮材料最好的性能,以實現最大的應用,是現階段化工產業亟待實現的目標。”
技術創新與跨界融合已成為化學工業未來“破圈之路”的重要匝道口。作為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工企業,贏創深諳其道,始終以特種化學品為深耕領域,並以技術創新及應用開發為主導,今年更是提出了“超越化學邊界”的企業使命。
“2019年贏創的銷售額高達131億歐元,其中80%的銷售額來自領先的市場地位,產品應用品類多達8000餘種,遍佈各個細分領域。顯然,贏創在業內已處於頭部位置,但我們的步伐不應止於此,而繼續向上突破的核心推動力,則正是‘超越化學邊界’。”贏創大中華區區域發展副總裁朱駿強調,“跨界對於特種化工企業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説是制勝法寶。”
贏創大中華區區域發展副總裁朱駿授課現場
朱駿表示:“業務發展必須緊貼市場熱點,把市場難點和痛點轉化成我們工作的重點,才能化被動為主動、緊抓機會。”因此,贏創在大中華區的發展極為注重本土帶來的機遇。被冠以“基建狂魔”的中國,不僅建路千千萬,更肩負着養路重任。與此同時,擁有着3億保有量的中國不僅是汽車大國,更是輪胎生產大國和輪胎消費大國。但需注意的是,廢舊輪胎的處理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性的難題。
贏創通過其創新技術,將廢舊輪胎處理與建路養路進行了一次“夢幻聯動”。衞塔耐?工藝助劑可將廢舊輪胎轉化為瀝青橡膠路面,在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同時積極助力循環經濟的發展,而添加了衞塔耐的路面不易產生裂縫、坑洞,具備降噪功能,且使用壽命顯著提高,可謂一舉多得。
朱駿指出,從過去的產業鏈到現在的生態圈,中國各產業之間的跨界融合進度正在不斷加快,贏創希望可以取各學科所長,發揮互相聯繫的優勢,使得中國產業更開放、更協同。
財聯社第二編輯部主編林琦以20多年的產經條線媒體從業經驗,現身説法。他認為,產經記者的自我進階有三招:第一,永遠保持好奇心和新鮮的視角;因為好奇心往往就是挖掘新聞最初的原動力,亦是撰寫新聞報道的源泉。第二,躋身行業核心圈;媒體是給予記者最好的平台,藉助媒體記者的身份可以結交專業人士、結識各行業頂尖企業的高層,從而第一時間獲取核心素材。第三,學會講故事;在達到新聞傳播的同時,兼顧新聞事實和要點,讓報道更具備可讀性,這是對記者技能的考驗,也是職業生涯永恆的課題。
財聯社第二編輯部主編林琦
“我們要根據所在媒體的屬性決定自己寫稿的角度,尤其是產經,它不像金融、消費等條線具有明顯的特性。產經很多都是具體的產品、具體的應用,如何將這些與普通讀者建立聯繫是一種技能。也可以説是你的稿子、你的報道能否被廣泛傳播的基礎。”林琦在回答記者學員提問時強調,“記者可以通過高時效報道、核心信息解析、產業信息的匯聚與分發、產業建策等方式實現自我價值。當然,在提高自我技能同時,也不能忘記抬頭看看媒體的生態變化,與時俱進一樣重要。”
三位導師的主題課程結束後,到場的30餘位媒體記者分別參觀了贏創的舒適與保温材料實驗室、高性能聚合物實驗室和二氧化硅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