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搭上了火箭。
截至 4 月 2 日收盤,螺紋鋼期貨收報 5157 元 / 噸,創下了 2011 年 3 月以來的新高,今年累計漲幅約 18%。與此同時,熱軋卷板和線材期貨均創下期貨品種上市以來的新高,今年累計漲幅分別為 22%、15%。鋼材價格大漲,國內鋼企賺得盆滿缽溢。
截至 3 月 31 日收盤,已有三家上市鋼企公告,一季度淨利預計同比翻倍。南鋼股份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 9 億元至 9.3 億元,同比增長 95.11% 至 101.61%。沙鋼股份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83.16% 至 174.74%。鞍鋼股份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約 362%。
上述公司均表示,一季度鋼材產品價格和銷量增長,使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隨着鋼價大漲,相關鋼材的生產毛利也大幅增加。據中泰證券統計,截至 3 月 26 日當週,國內螺紋鋼毛利為 560 元 / 噸,達到了 2020 年年初以來的最佳水平;熱軋卷板毛利為 718 元 / 噸,創下了 2018 年 10 月以來的最佳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限產力度持續增強,供應端偏緊的格局已然顯現。而下游鋼材需求良好,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下行,預計今年鋼鐵企業盈利水平將有顯著提升。
碳達峯政策舉措持續加碼
鋼材價格暴漲的背後,除了 " 金三銀四 " 旺季需求外,更與碳達峯要求下的鋼鐵行業限產減排有關。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 4 月 1 日消息,2016 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各有關方面持續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行業運行和結構調整呈現良好態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行業內一些深層次矛盾尚未根本解決,且隨着鋼鐵行業效益好轉,一些地方和企業存在盲目建設鋼鐵項目的衝動,鞏固去產能成果面臨新挑戰。為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提升鋼鐵去產能成果,促進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於 2021 年組織開展全國範圍的鋼鐵去產能 " 回頭看 " 檢查以及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鋼鐵去產能 " 回頭看 " 將重點檢查 2016 年以來各有關地區鋼鐵去產能工作開展及整改落實情況。一是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打擊 " 地條鋼 " 涉及的冶煉裝備關停和退出情況。二是鋼鐵冶煉項目建設、投產運行情況。三是歷次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四是舉報線索核查以及整改情況。五是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工作情況。六是開展 2021 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的情況。
此次 " 回頭看 " 檢查分三個階段進行。一是自查自糾階段。各省(區、市)組織開展並完成本地區 " 回頭看 " 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及時組織赴實地指導。二是現場檢查階段。自查自糾工作結束後,由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組成若干個現場檢查組開展實地檢查。三是總結報告階段。根據各有關地區自查自糾和現場檢查情況,形成總結報告並上報。
2021 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將在鞏固提升鋼鐵去產能成果基礎上,統籌考慮做好 " 六穩 " 工作、落實 " 六保 " 任務、碳達峯碳中和長遠目標節點要求以及鋼鐵行業平穩運行等因素,在保持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後企業的粗鋼產量,避免 " 一刀切 ",確保實現 2021 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專家:需警惕鋼價非理性上漲風險
不過,業內專家也表示,需要警惕鋼價非理性上漲。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處於高產、高價、高成交量的繁榮態勢。如何平衡好短期效益和長期發展,是擺在行業面前的最大課題。全聯冶金商會 4 月 2 日召開交流會,專家在會上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碳達峯是目前鋼鐵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根據《鋼鐵行業碳達峯及降碳行動方案》修改完善稿,2025 年前,鋼鐵行業要實現碳排放達峯;到 2030 年,行業碳排放量較峯值降低 30%。如何實現目標?全聯冶金商會會長董才平在給民營鋼鐵企業的建議中,提出了多項舉措。董才平表示:" 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力爭減排低碳項目早建成,快見效。同時研究制定鋼鐵碳達峯的路線圖、時間表。積極響應工信部壓縮粗鋼產量的要求,主動控制鋼鐵生產總量。減少普通鋼材出口,增加鋼坯廢鋼等進口。"
國內一些鋼鐵企業已經發布了自己的碳達峯計劃。對於具體實施路徑,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建議,鋼鐵企業最好根據見效速度,分三步實現碳達峯。徐向春介紹:" 從近期來講,最立竿見影的就是鋼鐵產量儘快達峯。只有鋼鐵產量達峯,碳達峯的前提條件才完全具備。中期來講,短流程的比重提高,以及節能減排技術不斷升級。第三步遠期來講,就是低碳冶金技術、氫冶金技術、碳捕捉技術、碳儲存技術的利用。"
實際上,減產對碳達峯來説雖然立竿見影,但難度卻並不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 1-2 月,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 12.9%,鋼材產量同比增長 23.6%,不光沒減,還保持了較高增幅。這也引發討論:我國鋼鐵產量究竟達到多少才合適?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這要由市場説了算。劉世錦表示:" 中國鋼鐵發展的規模到底有多大?速度到底應該是多少?我們可能還是得尊重市場規律,要看市場的供求關係。從國際經驗來看的話,即使一個行業包括鋼鐵行業,達到了生產峯值以後,也有相當長的平台期,在這個平台期也會有一定的波動。"
受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鋼材價格已經僅次於 2008 年的歷史最高水平,各品種產品價格有全面突破 5000 塊錢每噸的態勢。但與此同時,日成交量也在放大,説明有市場需求支撐。專家認為,高價鋼材推高了下游各行業成本,帶來調控壓力。徐向春提醒,鋼鐵行業需要警惕鋼價非理性上漲風險。徐向春説:" 我們知道價格過高,利潤過高,實際對一個行業也並不是一件好事,它只能使一個行業短期內過度繁榮。繁榮之後,遭到政策的調控以及經濟週期的影響,這個行業的傷害可能會更大。這一點我想我們也應該引起重視,要保持冷靜理性的觀點。"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國家發改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