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千億攜程的“歸去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深度丨千億攜程的“歸去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概股攜程網(TCOM)正與私募投資公司、國內科技公司在內的財務投資者、戰略投資者接觸,計劃籌集資金從納斯達克退市。該報道同時強調,攜程退市討論還處於早期階段,可能會有變化。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攜程方面求證,獲回應“不予置評”。
這不是攜程第一次與私有化傳聞沾邊。自今年中概股紛紛迴流赴港上市之時,攜程再次被傳出相關計劃。
作為早期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代表,攜程在過去十年通過併購不斷充實自身體量,並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平台(OTA)。但這艘OTA鉅艦眼下正在遭遇疫情所帶來的巨大沖擊,虧損的現狀以及全球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使得攜程不得不調整發展步伐。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攜程意圖放棄美股身份與當前不夠“友好”的美股市場環境不無關係。但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對攜程而言,是否意味着國際業務步伐的放緩則有待觀察。
美股估值縮水
攜程眼下正在經歷一場嚴峻考驗。
國內旅遊行業因疫情遭受重創,OTA巨頭攜程首當其衝,今年上半年業績不佳。從一季度公佈的財務數據上看,前三個月裏,攜程整體營收下降的同時更是陷入鉅虧狀態。淨利潤虧損約53億元的狀況考驗着攜程現金流的穩定性。
疫情的出現讓攜程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關卡,而該公司在美股的估值正在縮水。
今年以來,攜程股價跌去17%,較最高點則跌去54%。截至7月28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報收27.72美元,總市值摺合人民幣約1148億。
那麼,今年以來攜程的估值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根據Wind提供的動態市盈率估值數據,今年一季度,攜程的動態市盈率由期初40.35倍,降至期末的13.73倍,期間均值為32.14倍。對比在港股上市的另一家OTA企業同程藝龍(00780.HK),後者動態市盈率變化由期初的41.50倍,降至期末30.21倍,期間均值為34.98倍。
市銷率的直接對比,更直接反映出美股和港股對兩家OTA企業估值的差異。截至7月28日,攜程的市銷率為3.61倍,而同程藝龍的市銷率為4.15倍。
這意味着,總資產為178億元、淨資產為132億元的同程藝龍,與總資產為1967億元、淨資產為1010億元的攜程相比,港股市場給予前者在估值方面更多的認可和穩定性。相對地,美股投資者對疫情下攜程的經營表現和前景持並不樂觀的態度。
事實上,從2003年赴美上市至今,攜程遭遇過股價的腰斬,也經歷了市值上的輝煌。
2017年7月,攜程的股價在一片“漲聲”中創下歷史新高,總市值也一度突破2000億元。這是梁建章回歸後帶領攜程大刀闊斧、突破競爭對手“圍剿”的直觀成績。但很快,隨着捆綁銷售、大數據“殺熟”等一系列負面事件的發生,攜程在公眾對其價值觀的質疑中,遭遇了經營上的滑坡。2018年,攜程增收不增利。其股價當年度也跌去近40%。
2019年,攜程創下歷史最佳業績——實現營業收入356.66億元,同比增長15.18%;實現淨利潤70.11億元,同比大增530.49%。但這一年,攜程的股價並未重回巔峯。
私有化後的歸處
前述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私有化後謀求再上市,是中概股常見步驟。而對於體量龐大、近些年業績尚可的攜程而言,其赴港上市的阻力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回港上市,也是目前分析人士對攜程私有化後去處的主流觀點。此外,在目前全球疫情尚未穩定的情況下,無論赴港還是回A股,立足任意一地的資本市場都有助於攜程將經營復甦的重心放置於國內旅遊市場。
隨着國內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逐步走上正軌。但對於旅企的國際業務而言,停滯仍是目前的常態。
攜程2019年業績的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際業務的發展。
2019年,攜程在國際化的步伐上大跨步,標誌性的事件包括更名“Trip.com Group”、和TripAdvisor開展合作、收購荷蘭OTA集團Travix。據券商研報預測,國際化業務預計將佔據攜程收入的40%-50%。
但從目前旅遊業的恢復進展來看,跨省遊的復甦、出境遊的暫停,意味着旅企未來短期內的主要市場重心需在國內。而因疫情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對現金流穩定性的考驗,讓攜程眼下並沒有過多的精力放在國際業務的快速拓展上。
攜程目前在美股的市值並未能完全反應企業價值。
根據Wind對攜程企業價值的估算,該公司最新價值約1785.81億元人民幣,對應市值1149億元人民幣。而對標同程藝龍在港股的情況,Wind對該公司企業價值最新估算為274.26億元人民幣,對應市值272.35億元人民幣。即,同程藝龍在港股的市值反映已經接近其企業價值。
因此,攜程放棄美股上市地位便在情理之中。
眼下,經歷難關的攜程正在梁建章的帶領下,邁向復甦。自疫情發生以來,梁建章更是親自上陣加入直播秀。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攜程獲悉,4個多月、40場,梁建章的直播帶貨秀累計創造超GMV11億元。
無論是繼續進擊藍海“下沉”市場,還是升級產品結構和供應鏈獲取消費者的剩餘價值,重申對國內市場的關注是當下攜程最為現實的選擇。
(作者:曹恩惠 編輯:徐旭)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